死不掉的永乐年_第六十七章 真正的目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真正的目标 (第1/1页)

    杨子牧此举,其实并无必要。

    至少,作为一名赊刀人,似乎并无必要。

    毕竟,赊刀人的核心目的,终究是向王朝复仇……就算杨子牧,改善了周遭关系,也终将毁于一旦。

    不过,就算如此,杨子牧也依然这样做了。

    因为,他毕竟不是复仇者。

    如果可以的话,他其实更加想要,彻底脱离这群疯子。

    “必须搭线于,当今真正的掌权者。”

    毫无疑问,能彻底压制赊刀人的,只能是当今皇帝。而杨子牧要投靠对方,途径也并不算多。

    值得庆幸的是……刚好就有一条途径,正摆在他的面前!

    “办妥此案,才有望成功觐见。”

    杨子牧心中,无疑已经将此案,给当做逃离虎口的契机。

    自然是,半点儿也不怠慢。

    而在此前提下,见杨子牧自己,也全力于这份任务。负责监视的老白,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甚至,对于他公然宴请,也并不打算阻止。

    这很好,很符合杨子牧的预期。

    归根结底,通过赊刀人获得的东西,其实都是虚的,随时都可能被夺取,甚至反而成为其要害。

    杨子牧真正需要的,乃是他自己建立的关系。

    打好人际基础,无疑正是第一步。

    ……

    一夜无事。

    第二日的杨宅,反倒是异样的平静。

    各自收到杨子牧的回帖,无论是邀约的哪一方,都接受了这份结局。

    毕竟,大多数人,其实只是需要扭转僵局,并不是真正对他看重……至于谢三公子,想必在日后,还将再度宴请。

    不过,关于这些,杨子牧却并不关心。

    他真正在意的,却是另一桩。

    “大人,一应调派许可,下官已经处理完毕。”

    “如今,本旗共计五十人,已全部自司衙中独立,归入您的麾下……自此以后,全凭大人调遣。”

    名为徐畅的总旗官,倒是比杨子牧想象中,办事要更加利落。

    一旦无路可退,却也丝毫不再拖延。

    竟然是,在第二日中午,便已经来访于杨宅,并于侧堂中禀报着。

    杨子牧闻声,自然颇为满意。

    “辛苦徐总旗。”

    “日后这些人手,依然由你一手管辖,我不会插手其中。不过,你本人,今后却要听命于我,成为我的利刃。”

    这话,已然足够直白。

    关于徐畅的权力,杨子牧不但不会动,甚至也不会过于在意。

    但徐畅自己,却必须保证忠诚。

    “那个叫许思杰的人,此后我将让他,同你们一并行动……他不会加入你们,也不会干涉你们,只作为我的私人态度存在。”

    说是态度,其实却是监视。

    不过这一点,也不用说的太分明,大家都并非不懂分寸。

    甚至,闻言之后的徐畅,也不但没有异议,更是话锋一转,竟对此次行动,给出了预先的判断:

    “正如言官所奏,本次运河垮堤,确乃污吏作祟。”

    “贯通南北之运河,乃是基于前朝旧道疏浚,河道本就为古道,主要的工程,也不过是清理河道、加固堤坝。”

    “然则,时至今日,堤坝刚刚加固数月,便已经决堤垮塌……若非有人克扣银钱,缩减了材耗,断不至于此。”

    说到这儿,徐畅的眼神,也变得凛然起来。

    毕竟,一旦堤坝垮塌,那便是无数的良田被毁。

    就算运河之水,远不及黄淮迅猛,并不至于闹出人命……但百姓本身,若是少了一年粮产,却也是要命的灾难。

    大多数锦衣卫,虽是择身世清白者而纳。

    但终究,也是些平民之后。

    对于民生疾苦,他们自然也感同身受。

    此案,眼前的徐总旗,倒是比杨子牧本身,都要更加的愤慨。

    ……

    “依你之见,此案主要涉及哪些衙门?”

    既然徐畅,早有准备。

    杨子牧也不含蓄,直接便问起了怀疑。

    “禀大人,疏浚运河一事,乃是由工部所理。而具体的执行部衙,则是其下辖的都市清吏司。”

    “地方流官,无权管辖运河事宜,只能单方面被调遣。而六部乃至朝堂,恐怕也难有精力,时时注意具体的执筑。”

    “也就是说,如果这其中,必有某个环节溃烂。那么最大的可能,正是在于……都水清吏司这一层!”

    这番推论,无疑并无问题。

    换做是杨子牧,大约也是这般结论。

    不过,有些麻烦的是:

    若真是这一层,出现了所谓贪腐,则杨子牧最需要彻查的,便不仅仅是京师衙门……反而该是,远驻运河辖地的监理处。

    或者,更直白一点儿说,其实就是……必须得离京详查!

    并且,想及此处,杨子牧更是兀然再道:

    “你确定,只是这一层?”

    这话,就值得深思了。如果都水清吏司,也并非唯一的溃烂,则最有可能的……

    “大人的意思是,工部衙门本身,也有问题?”

    徐畅心头一惊。

    其实这一点,杨子牧也并不确定。

    然而,基于赊刀人的态度,杨子牧却不得不怀疑……仅仅一个都水清吏司,如何能离间于皇室?

    除非是,还有更大的矛盾点。

    “主理都水清吏司的,是工部哪一位要员?”

    杨子牧直白问道。

    徐畅的准备,倒不可谓不充分。纵使他此前,从未有过怀疑,但对于这位要员,却早也做了了解:

    “回大人,辖理此事的,乃是工部右侍郎、薛仁守。”

    “此人与杨士奇、蹇义、黄淮等学士交好,算半个东宫近臣,其过往的德行,也并无什么不妥之处。”

    “却不知……”

    徐畅疑惑的,自然是怀疑他的理由。

    但杨子牧如今,也根本就没法回答,只能搪塞道:

    “此事你暂且记下,如果没有问题,自然最好不过。而一旦发现问题,你必须第一时间,向我汇禀状况。”

    杨子牧嘴里,虽然说着无碍。

    然而他的心里,却已经确认了七八成……此事,就是针对薛仁守而来!

    一名与东宫密切的要臣。

    一份自北方而来的秘令。

    这其中,能做出怎样的文章,其实已经显而易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