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 传法长老寄居碧瑶 (第1/2页)
东海流波山一役,青云门力挫鬼王宗密谋,张达吊打鬼王宗宗主万人往声名不胫而走。 一时间,正道声势大振,张达更是被称作青云门百年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 …… 青云门。 张达将夔牛、萧迪、清影安排在大竹峰后山之后,便匆匆跟随田不易赶往通天峰拜见道玄。 …… 通天峰。 道玄看完手中来自焚香谷云易岚的印信,朝着张达说道:“张达,焚香谷谷主云易岚特发来信函感谢你归还玄火鉴,邀请你前往焚香谷做客。” 道玄将手中的印信虚空传向张达。 张达接住印信,说道:“这都是弟子应该做的,云前辈太客气了。” 道玄点了点头,说道:“狐岐山二狐弃暗投明,我青云门自该庇护它们。” 道玄顿了顿,问道:“张达,你现在修为几何?” 张达拱手道:“弟子还处于上清巅峰境界。” 道玄不解道:“你能力压鬼王宗宗主,修为怎会只是上清第九层?” 张达顿了顿,沉吟道:“启禀掌门师伯,弟子心中亦有惑?” “自弟子修炼《神剑御雷真诀》、《天冰坠地真诀》、《九星剑式》之后,已经于体内凝聚九品假丹。” “一月前,我与陆雪琪师姐与死灵渊下滴血洞内获得天书一卷。” “该卷天书之内蕴含‘五行金丹’之法,弟子借此吸取灵兽精血,提升五行灵根,更是将体内假丹增加十五品,现丹田之内已有二十四品假丹。” “故弟子怀疑金丹大道应该聚五行,掌控天地之力,方能登临无上至境金丹大道。” 道玄惊疑道:“你真的凝聚出了二十四品假丹?” 张达意念一动,右手凝聚出一团先天元罡,说道:“真气、真元、先天真元、先天元罡,先贤感天悟地、师法自然,通过生命能量的质变追求长生大道。” “在我看来,法力应该是一种广义上的统称,先天真元之上应该是先天元罡。” “先天元罡的力量比之先天真元更加霸道,更加凝练。” “若要凝聚先天元罡,必先炼血、炼rou、炼骨、炼经等等途径铸就无上根基,方能修炼出先天元罡。” 道玄内心震惊,说道:“先贤也曾有过聚五行的念头,然则五行难聚,多少先辈倒在其中。” 道玄顿了顿,深邃的眼眸凝视着张达,说道:“你可愿将滴血洞内的天书交出。” “当然愿意。”张达颔首道:“弟子也曾有惑,为何魔教功法与我们道教功法如此相像。” 张达将早已默写下来的天书一卷交由道玄,静待着道玄回复。 道玄看着手中的天书一卷,心里震惊道:“魔教功法归根结缔亦是聚五行凝聚金丹?” 张达顿了顿,出声道:“天书中有《九幽业火决》熔炼精血之道,用之提升修士五行灵根,借此步入五行金丹大道。” “弟子猜想八百年前黑心老人功玄造化,必然是凝聚出了五行十五品金丹,方无敌于天下。” “至于我青云门《神剑御雷真诀》、《天冰坠地真诀》、《九星剑式》,则是三种天地伟力。” “这三种伟力看似归属金、水、土三大灵根心法,但这三种力量却又超脱其上。” “故而弟子认为金丹大道绝对不止五行十五品之数。” 道玄这时反而有点犹豫手。 张达所言句句在理。 诛仙剑亦是至邪之物,对于执掌诛仙剑的青云门掌门,道玄岂是迂腐之辈。 道玄思索了一会,说道:“张达,你对天书怎么看?” 张达正色道:“法无正邪,人才有正邪之分,天书中所传五行大道,只要善加利用,必能照拂天下百姓,亦能开创修行盛世。” 道玄转首看向一直莫不言语的田不易,问道:“田师弟,你怎么看?” 田不易沉吟道:“我早已看过小八默写的天书,初始我也曾疑惑,但是正如小八所讲,法无正邪,人才有正邪之分。” 张达补充道:“掌门师伯,现在九幽地府鬼差现世,正是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提升正道力量。” “无论那股神秘势力是正是邪,我们提升力量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道玄斟酌了一会,说道:“张达,我欲提拔你为青云门传法长老,下传青云门天书上所记功法,你可愿意?” 张达拱手道:“弟子自然愿意。” …… 天书功法悄然传播。 青云门下弟子修为急速攀升。 张达在青云门的威信也与日俱增。 自然而然,张达便惦记上了鬼王宗的天书二卷。 万人往修为精湛,寻常的手段无法逼迫其交出天书二卷。 …… 这一日,张达计上心来。 “夺舍术”是元冥近万年在风云世界研究的一门法术。 原理非常简单,通过分魂窃据宿主的精神海,成为宿主的主人格。 万事俱备,可惜万人往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 张达便是打算使用这门法术夺舍“碧瑶”的躯体。 张达本意是通过变换相貌取代碧瑶的身份,但是万人往并非庸人,以其智慧很容易看穿张达化身。 毕竟男女有别,张达也不是很清楚女子的生活习性。 虽然内心还有点抗拒碧瑶的女儿之身,但张达为了天书二卷决定忍了。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张达分出一丝神魂,循着早已在碧瑶身上的精神坐标,往鬼王宗而去。 然而,有些事往往出乎意料。 …… 狐岐山,鬼王宗。 张达伸了一个懒腰,看着镜子中美艳不可方物的碧瑶。 身材袅袅婷婷,凹凸有致,酥胸俏臀;发流散如瀑,纤腰一束,玉腿轻分;五官玲珑精美,面似桃花,珠圆玉润;皮肤粉腻如雪,冰肌玉骨,软语娇音;只须俏目一回眸,那鲜花便绽放万紫千红;只须丹唇稍开启,那黄莺便婉转珠玉佳音;只须蛮腰轻摇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