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终得古经 (第2/2页)
一片,但张文昌也不是曾经的rou眼凡胎了,在神胎的眼中,古棺内部的种种细节都清晰可见。 张文昌把部分意识停留在本体中的识海中,一心二用,一边仔细观看古棺内部的图刻,一边补全识海内的九龙拉棺。 张文昌靠着铜棺的一边,缓步行走,他可以看到一幅幅模糊的青铜刻图,有凶残的九头神鸟展翅高飞,也有头大无比的巨大蛇形凶兽仰天咆哮…… 布满铜绿锈迹的青铜刻图,大部分都是是《山海经》中记载的荒古凶兽,诸如饕餮、穷奇、巴蛇等,体型庞大,面目狰狞,栩栩如生,让人望而生畏。 随后,张文昌转过一角,发现这里是一大片奇异的图案,密密麻麻,星星点点。 “这是一片星空图吗?就是不知道现在还准不准确。” 张文昌放慢了脚步,确保他可以把这些星图全部准确的记录下来。 张文昌在其中仔细寻找,终于在后面找到了形似勺子的北斗七星。 他在周围细细辨认,因为中国古代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不同的星域有不同的名称,可用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来概括周天星图。 而眼前的荒古铜刻,正是按照如此划分方法,特别标注了一些非常出名的星辰。 “地球,都是地球,嘿!” 张文昌看着那颗代表着地球的星点,语气莫名。 他放下心思,沿着铜棺内壁继续走了一段距离,他接着又发现不少人物刻图,像是上古的先民以及一些远古的修士。 有远古的先民,有荒古的神祗,很多人物刻图都雕刻有泪痕,栩栩如生让人感觉到了苍凉与悲郁,似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 张文昌终于把完整的青铜图刻在识海内观想出来,又把其中的小棺观想到内部。 “嗡” 就在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数百个古字如涓涓细流在张文昌心田流淌,让他顿时有一股神清气爽的感觉,古字在张文昌的识海中化作一个个跳动的精灵,自张文昌的精神体中飞出,化作一道星河流入了他刚刚观想出的青铜小棺上。 嗡 小棺发出如实质般的颤音,在这一刻,张文昌感觉诸多妙相,无尽法门,纷纷呈现,玄而又玄,似天伦神音,他神情恍惚,如痴如醉,像是久旱的沙漠逢遇甘露普降,漫漫黄沙中渐渐生机勃勃。 张文昌过来不知多久才回过神来,他发现自己似乎对这经文有了很多的理解,这很唯心,张文昌他表达不出来,也但他就突然发现自己懂了很多道理。 “有意思。” 张文昌觉得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全部领悟,只有他可以清晰的表述出来,才能算是彻底的明白了。 “我的识海又扩大了不少。” 张文昌感应了一下识海,发现识海还变得更为的真实了,有一种说不出的实质感。 “这经文果然不凡。” 张文昌感叹一声,意识重新转移至神胎处。 从这山顶来看,青铜古棺的缝隙中,露出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小人,他探头探脑的打量着外界的情况,似乎稍有风吹草洞,他就会重新躲回去。 张文昌探出头来,眼前所见,一片瑰丽与秀美,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秀丽山峰,佳木葱茏。 他没有发现之前的骷髅们。 山顶近处是奇形怪状的岩石与苍劲的古木,还有水桶粗细的老藤如虬龙般盘绕,更有如茵的绿草与芬芳的野花,充满活力与生机。 清新的空气迎面拂来,甚至还带着泥土的气息与花草的芬芳,自然的气息充溢在周围,外面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光明世界,一点都不像是一片恐怖的魔土。 “似乎没有危险。” 张文昌飞出巨棺,顿时感觉体内的灵气又开始流逝。 他心中一急,赶忙向山巅飞去,张文昌在空中摇摇晃晃,似乎随时会一头栽下。 “圣泉!” 就见在他前方几十米远处,有一个两米见方的泉池,汩汩而流,溢出点点晶莹的光华,像是神液汇聚而成。 张文昌就像在沙漠中找到了水源,顿时惊喜的大叫一声。 “噗通”一声, 神胎直接跃进了神泉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