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肺之神藏 (第1/2页)
一缕一缕仙气顺着经脉流转至张文昌的苦海中。 刚进入张文昌的苦海中,这一缕仙气化开就急剧的膨胀, 轰隆 海量的灵气如同从一座高山垂落而下,白色匹练如银河倒挂,隆隆声响如万马奔腾,壮观而又瑰丽。 真是难以想象,一缕仙气在张文昌苦海中竟化成了如此海量的灵气。 巨量的灵气突然贯入苦海中,造成了苦海的一阵动荡。 嗡 融入苦海中的九个帝字若隐若现,刹那间就稳住了苦海。 张文昌见此连忙运转道经,转化吸收这海量的灵气。 顿时就见张文昌体内快要干涸的苦海被快速的填满,命泉重新开始沸腾喷涌,神力尽出。 苦海内海啸连天,神力涌动。 “轰” 张文昌突然震动出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他浑身神力澎湃,透体而出,似乎化作了神火,熊熊燃烧,整个人像是一轮白色的太阳一般璀璨,阵阵雷鸣与海啸声发出。 此时他像是披上了层层光环的神祗一般,黑发乱舞,周围闪电缭绕,无尽的神辉将他淹没了。 无尽的精气洗刷张文昌的身体,根本不可能全部吸收,这时的灵气太多了,完全超出了张文昌的控制,才导致神力绝大部分都溢出至体外。 这是一种极度奢侈的挥霍,张文昌看着就心疼。 “不行!” 凡事过犹不及,张文昌也没料到神胎蕴含的灵气如此巨大,仅仅流转出一丝仙气,他就快承受不住了。 张文昌紧收心神,控制神胎内的仙气不再流动, 随即运转道宫境的经文,引导着海量的灵气冲入脾之神藏。 神力的涌入使土黄色的脾之神藏在被快速的扩充,就在这时,张文昌却发现脾之神藏发生了变化。 张文昌在他的脾之神藏中央发现有一座模糊透明的道观显化而出, 这座道观出现的无声无息,像是从道宫开辟就一直矗立在这里,张文昌都没注意到它是何时出现的。 这座道观并不宏伟,没有明珠美玉点缀,似乎完全是以普通的石头堆砌而成,内部只有一个蒲团,朴实无华,却给人大道无边的感觉。 张文昌凝神看去,却发现这道观似乎与他隔着一层模糊的玻璃, 若隐若现,巍峨而高远,神秘而模糊。 隐隐间,张文昌耳边响起了道音,像是禅唱,又像是上古的祭祀音,仿若跨越时空,从那遥远的过去悠悠而来。 “这还能外放?” 张文昌感觉很不可思议,他的脾之神藏竟会凝结出一座道观。 道观稳固异常,似乎镇压了脾之神藏,禅唱、上古的祭祀音划破时空,飘渺而来。 张文昌看向这座道宫内的蒲团,感觉脾之神邸若是还在就好了。 “不过以后可以让神胎坐那。” 张文昌想到了原文的记载,有人说那是“逝我”,虽生当世,可却有“我”活于过去,是那“逝我”在为今生诵经。 “逝我”长存,化生五气,流连道阙,为己诵经,勾动天地,捕捉道迹,滋养命主,让今生的“我”不朽。 这是一个很玄的说法,很少有人可以说清,这个迷难以解释的通透。不过,却有修士不会相信有所谓的“前世”,“逝我”并非前世的“我”。 张文昌也不信,他可是穿越来的,他现在就是他的第一世,哪会有什么“逝我”。 不过除却“逝我”外,还有另一种说法,人体如天地,与大世界对应,道宫之所以被称为道宫,那是因为居有“道我”,属于道性的一面,与大世界之道对应。 按照这种说法,宫阙中发出禅唱与上古祭祀弃,其实是“道我”与世界大道的呼应,是内外的互动。 更确切的说是,是在捕捉道迹,感悟天道至理,道我真性,不显于外,蕴生五气中,默默勾动天地大道。 也就是说,是自己道性的一面在感悟大道,参悟长生至理,滋养命主。 “人体真是奇妙,这也就是说,那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悟道,并非什么禅唱与上古祭祀音。” “修士,追求长存,走向仙路尽头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多类似的事,我想从古至今也许只有开创出这种修行法的荒天帝才能解释清楚吧。” 踏上修行的道路,追求超脱,让己身长存世间,路漫漫长,想真正得悟大道,会有很多不解谜题,唯有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才能慢慢明了。 张文昌彻底明白,为何上古存在只修一个秘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