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准太子妃 (第1/2页)
甄缙、姜澄儿乘着白马儿一路追随张弘范大军的踪迹到了临安府方止,都拉图也已带队与阿尔斯楞的驻军会合。 按理,张弘范应亲至太子的溪流别院等候召见,然而张府只草草送了张拜帖,人影也没见到一个,连一向有礼有节的都拉图也不免摇头以显不悦。 倒是甄缙素来为人豪迈,又有容人之雅量,故而并不以为意。 张弘范治下的人口风极严,这一路又将逆犯羁押得十分隐蔽,连都拉图也没了法子,又不可倚着太子府的名义去逼问于他。 倒是姜澄儿一脸轻松,道:“原本此事也不该由太子殿下亲自出面,见了面话说多了少不免露了痕迹。他不过是武人心思,纵是礼数不周到些也无甚要紧。逆犯一案,他有专处之权,所奏直达天听。张弘范处事周密,万万不能教他疑心。” 都拉图道:“姑娘所言不差。只是逆犯叛党关系社稷安危,主人略表关切原是自然,姑娘为何担心张将军会疑心?” 姜澄儿略一沉吟,随即笑道:“是我想多了,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推行太子殿下的新政,要论治乱扶危张弘范已是驾轻就熟,太子府自己的事还顾不过来呢,何苦再多事?” 都拉图略想一想,仍觉说不通,然而甄缙已开口道:“太子府确实不该牵连到这些事中去。倒是张弘范这个人素有谋略,我早有意与之结交,奈何他的态度总是模糊不清。” 都拉图道:“行军打仗之人在战场厮杀惯了,见不得朝堂之上勾心斗角,张将军想是不愿理会新政和旧法之争,只想明哲保身罢了。” 甄缙淡淡笑了一笑,心中却另有计较。 姜澄儿看出他的心思,知其干预逆犯一事的真正情由并不愿其部下知晓。 他终究是元人,而逆党无论是谁事出何因,总归是伤了许多蒙古人的性命,他作为元人太子若是在这等大事之中对逆党有所偏袒,将来如何得登大位? 她心下叹了一声,脸上却现出笑意,道:“近来怎么不见习谷?” 都拉图道:“他如今随着阿尔斯楞学习骑射之术,将来好挣个军功。” 甄缙点点头,道:“他年纪小,玩心重,莫要苛责于他。若是心思没在那上面,读读书也是好的。前日里我见他一身戎装倒也有模有样,举止稳重了许多,可见你们费了心思教导。” 都拉图道:“是!主人先前对他也太溺爱了些。” 甄缙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噎给怔住了,无奈地摆摆手,道:“你若无事也瞧瞧他去。张弘范那边若是拔营上京,记得与我知会。” 都拉图领了命,行礼而去。 姜澄儿心中另有隐忧,那是甄缙未能料到的。 众人虽都推测所押逆犯乃玉虚盟人,然而并没人想到,那或许也与数月前销声匿迹的南诏派相关。 若逆犯为南诏派门人,那便如何? 姜澄儿不愿细想,她虽与陆警予素未谋面,然而陆秀夫的遗书毕竟是这一切的根源。 若是汉人同胞身陷囹圄,她绝不会坐视不理。只是,怕苦了甄缙。 旧日的师徒情分,前朝旧事千丝万缕,那是解也解不开的。 甄缙揽住她,笑问道:“你扮我的书僮要扮到几时?” 姜澄儿道:“我偏喜欢这个样子,你奈我何?” 二人嬉笑间,忽听得前厅有女子用蒙古语争执的声音,姜澄儿不懂蒙古文,只道是蒙古女子烈性,与太子府的人有过节特来理论的,然而甄缙却浓眉紧锁,神色大变。 她摇了摇甄缙的手臂,问道:“外面在说什么?” 说话间一个高挑的女子身影便出现在庭中。 只见她身着红缎蝴蝶纹马蹄袖长袍,耳悬金银环,脚踏短皮靴,人还未站定,头带上晃动的松石、玛瑙和珊瑚链坠便哒哒作响。 来人眼睛骨噜一转,停在姜澄儿腰间螭钮金印上,又满带疑惑地细细打量了她全身上下,才用蒙古语问道:“你是太子?” 姜澄儿瞧着眼前这位细眼高鼻的英气女子,不知她嘴里叽里咕噜在问些什么,只好漠然地摇摇头。 那女子又用蒙古语气呼呼道:“你说退婚便退婚,当我弘吉剌氏的女儿是好惹的么?如今又躲到这等南蛮地方,我阔阔真绝忍不了这口气!” 姜澄儿见她怒气冲冲,越发奇怪,正欲张口说话,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