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 过河 (第2/2页)
一点可耻。 此时云墨走过来,手里拿着四块银元宝,反射着河面上的光,越发的闪亮。 “我家公子说,也许这四块镇纸可以符合要求。”云墨将四块银元宝分别压在宣纸的四角。 “嗯,不愧是杜公子,连银子都比别人家的亮。”梅树声右手提笔,略一思忖,挥毫泼墨。 沙影、白墨心、杜书彦和云墨站在他的面前围观,几笔之后,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不用尺,一笔画出小臂长的直线。 熟练的透视技法,精细的细节描绘,连榫头接续的方式都画了出来。 不多时,一座简约风格的木制桥梁设计图便已绘制完成。 “怎么样?”梅树声最后一笔画完,将右手高高抬起,傲然看着四人。 白墨心摸摸鼻子:“画得不错。” 杜书彦点头。 沙影则拿起纸,脑中对这个世界又产生了怀疑,难道,这是神笔马良的世界?画下来就能成真? “这个,怎么用?迎风一抖就行,还是要扔到水里?”沙影认真的问道。 梅树声看着他的表情像看傻子:“说什么呢?照着做啊!” 他骄傲的声音在林间发出阵阵回响:照着做啊…… 做啊…… 大家陷入沉默,梅树声半张着嘴:“不是吧,没人会?” “你会吗?”沙影问道。 梅树声再一次昂起头:“不会!” 众人被他明明不会,却无比骄傲的模样再次震得说不出话来。 “哎,你们要讲道理的,画出宫殿设计草图的人,要亲自去搬砖吗?照我的设计图做,保准没错。” “图画得不错,但是在这里不适用。急流会把桥墩冲散。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张图是取自于乾州富隆河上的一座木桥,但是那座桥所在的河面宽度,比这里要窄很多。” 杜书彦温和说道。 现在换成梅树声对杜书彦叹为观止:“杜公子果然博闻强记,学富五车,如何连建在那样偏僻之地的小桥都知道,我若非从书上看见,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精巧的设计。” “梅兄所言之书,莫非是《盛世风物通考》?” “正是,杜公子也看过?” 一旁的云墨接话道:“那书就是我们公子写的。” “是……是杜公子写的?” 不仅梅树声惊讶,连沙影也有些意外,他以为那本书是杜书彦买来的,因此上面才会有批注,没想到竟然是他自己写的。 “书上只写是翰林院编纂,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那是翰林院那帮老头子想沾光,让我家公子一个人出去采风,风吹日晒的,他们在家里躲清闲。”云墨恨恨。 杜书彦不以为意:“老先生们岂是你能评价的,休要再说这些。” “杜公子竟然不带随从?” “就带了我一个,一路上那艰难险阻的,说出来你们都不敢相信……”云墨还想再说,被杜书彦止住:“想办法过河要紧。” 沙影从地上拿起梅树声刚刚放下的绳子。 绳子很结实,应该可以经得起一个人的重量,看长度也够。 沙影挥挥手,示意大家靠过来:“在这里找个地方扎绳子,我跃到河对岸,把另一头系上,你们顺着绳索爬过来,如何?” 白墨心首先点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梅树声犯难,他看了一眼杜书彦和云墨:“你们怎么样?” “你管人家做什么,人家是武林高手,你是吗?”沙影已经在树上打了一个鲁班结,催促道。 杜书彦笑道:“杜某一向身体病弱,京中人尽皆知,不知沙兄何出此言?” “就两个人往穷乡僻壤跑,还曾入乱军阵中,如果不是武林高手,怎么能活得下去?” 《盛世风物通考》中有一段,明确记录了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描写非常详细,如果不是离战场很近的地方,根本就无法观察到。 “哪里哪里,不过是藏在草丛里,他们没有发现罢了。”杜书彦徐徐轻晃手中折扇。 沙影“哦”了一声,拿着绳子向河边走,忽然,他头也不回,指尖弹出如水滴大小的一块湿泥,径直向杜书彦的胸口飞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