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记_第二十二章 慈宁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慈宁宫 (第1/2页)

    蓉jiejie,你说蒋子真,真的去了太后的寝宫。

    蓉贵妃笑着点了点头,语气非常肯定的,道:是的,消息不会有错。

    华妃靠到蓉贵妃的身旁坐下,小声的,哀求道:jiejie,能不能帮忙想个办法,现在这个时候……,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声音压的很低。欢儿真不能见他,怕……会有……什么误会…。

    蓉贵妃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有点为难的望着华妃,道:jiejie倒是很想帮你,可是……。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meimei,你有所不知,蒋子真为太后出诊的时间,正好我们在给太后请安。恐怕……蓉贵妃没有往下说,而是让华妃自己去想。

    唉,华妃低声叹了口气,如今想要躲开蒋子真,是有点行不通了。心里又是愁又是喜,愁的是,怕到时见到他,担心会引起没必要的事来。而喜的是,多年没见,怀念和他在一起的日子。这两个念头,一直环绕在华妃的脑海中,嘴边不停的嘀咕着,这该怎么办……这该怎么办……双眼露出求助的目光,看向了蓉贵妃,轻声的,道:欢儿知道,jiejie最聪明了,肯定会有什么办法的。

    蓉贵妃依然故作为难的道:办法没有想到,不过,帮你缓一缓,问题倒是不大。能不能等到蒋子真把太后的病治好。

    华妃当即明白蓉贵妃话中的意思,随着微笑的,道:jiejie是让我,以照顾你为由,在这几天,可以不用去慈宁宫请安。以便躲过和蒋子真见面。避开了这尴尬的……

    蓉贵妃轻嘘了一声,止住了华妃往下说,展颜笑了笑,道:meimei真是聪慧,一点就通。

    可蓉jiejie,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蓉贵妃当然清楚,而且还知道华妃所担心的是什么。随手从石桌上的玉盘里,抓了一点鱼食,撒向亭子下的水池。鱼儿瞬间涌了过来。笑容依旧。缓缓的,道:meimei,说的没错,如果蒋子真,能在这几天,治好了太后的病。那就没必要再为这事烦恼了。反之……没有接着往下说。而是在等对方的反应。

    话虽如此。太后的病情,连宫中的太医,都没有办法治好,更何况他了。蓉jiejie,你这不是和欢儿开玩笑吗。

    蓉贵妃却不以为然望着华妃,轻声的,道:这么说,meimei,真有点太小看蒋子真了吧。他在江湖的传闻,jiejie还是知道一点。

    华妃抚摸着胸前的秀发,似懂非懂的看着蓉贵妃,不明白她到底想要说什么。

    欢儿meimei,你可知道江湖上的人,都称呼他什么吗?

    华妃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唉…蓉贵妃轻叹了一声,望着目光呆滞的华妃,道:看来meimei,对宫外的事,真有点与世隔绝呀。

    华妃微微的笑了笑,依然保持着沉默。

    “jiejie实话告诉你吧。江湖上的人,都称呼他为妙手神医。”

    华妃面色惊讶的看着蓉贵妃,小声的,道:想不到多年没见。他的医术,精进了这么多。居然还当了神医。看来,当年真是小看了他。

    蓉贵妃轻轻的拍了拍华妃的香肩,带有点戏谑的口吻,道:meimei,听你这么说,是不是已经开始认可他了呀。

    华妃笑而不语,岔开了这个敏感的话题。望着之前蓉贵妃被刺客刺伤的地方。

    “jiejie,你的伤口还疼吗。”

    蓉贵妃轻抚着受伤的前胸,面带着苦色的笑容,道:还有点。说起来,还真亏了皇后的灵丹,才让我恢复的这么快。改日,定要去西阳宫登门道谢。

    华妃轻点了下头。心里却想着蒋子真的事。拿定了主意。望着一直看着自己的蓉贵妃,笑了笑,道:要不要欢儿,陪jiejie一块过去。

    这样也好,又得麻烦欢儿meimei陪我走一趟了。

    jiejie,你这是说的那里话。如果当时没有你帮我挡下刺客的那一剑。说不定受罪是的那个人……。还没等华妃把话说完,蓉贵妃抢先道:这事以后就别提了。更何况,我们是几十年的姐妹。而且又比你年长几岁,保护meimei,那是我应该做的。

    华妃顿时无语,只好默默的点了点头。

    御书房。杨誉坐在书桌前,靠着椅背,双手揉着太阳xue,带着几分震怒的神色,望着眼前身穿金色战甲的中年男子,问道:张统领,有没有查到什么线索。

    回禀皇上,目前还没有。张统领看着杨誉的脸色不太好,估摸着是动了真怒。当即跪在地下。

    “微臣无能,请皇上降罪”。

    罢了,这事也不能完全责怪张爱卿,快起身吧。

    是,皇上。

    对了,朕还听说那刺客是从玄武门逃出去的。可有此事。

    张统领的身子微微一颤,急忙解释道:微臣也有耳闻,并询问过玄武门的守将。也没能把刺客抓住。

    杨誉对御林军的实力,十分了解,个个都是精锐,能以一挡十,绝不在话下。居然也会失手,真是让人费解。抬头望着张统领,语气中带有点怒气的,道:张爱卿,看来这刺客,真有点不太寻常呀。玄武门的几百御林军,连一个刺客,都拦不住。要是传出宫外,岂不是让天下的百姓,笑掉大牙。

    张统领当即被杨誉的这番话,吓的浑身哆嗦,再次又跪在地下。战战兢兢的,道:微臣立马加强戒备。像这种类似的事,绝对不会让它再次发生。

    杨誉用乾坤扇敲打了几下桌面,并吩咐的,道:刺客一事。你抓紧去查。有什么线索,立马回来告诉朕。

    是,皇上。话刚说完,张统领就转身离开了御书房。站在杨誉身后的苏公公,突然说道:皇上,老奴觉的,这事有蹊跷。就算刺客,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毫无声息的潜进皇宫。

    杨誉沉思了片刻,也有同感的,道:你的意思是说,有人故意放他进来。

    苏公公点了点头,语气十分肯定的,道:是的,皇上。

    杨誉想了想,觉得此事确实如此。望着苏公公,吩咐的,道:马上传左丞相,到御书房议事。还有,这事,绝不能对外走出半点风声。

    是,皇上。老奴这就去办。苏公公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天色渐渐变黑,明月悬挂,点缀着散散星光。

    欧阳皇后坐在前花园的凉亭里,抬头看着空中的月光,忽然想起了过去,望着采儿,微笑的,道:还记得小时候吗。

    当然记得,那时候的采儿。只是一个小小宫女,身份低微。娘娘并没有因此嫌弃我,私底下还把我当成了姐妹。

    欧阳皇后笑着轻点了下头,接着又道:是呀,那时的我,不过才十一二岁,无忧无虑。可现在,分隔两地,真让我回想起,那时的我,你、还有父王和母后,以及王兄、王姐。在夜晚的时候,大家一起到湖边的草地上,把歌言欢,一起观赏夜空的月色,其乐融融。

    采儿也随着看了看空中的月色,深以为然的,道:娘娘,说的没错。那时候的时光,过的真的很开心。只是现在……采儿没有接着往下说。看了看欧阳皇后忧伤的神色,接着又道:娘娘,别想那么多了。无益腹中的孩子。

    欧阳皇后轻点了下头,继续望着空中的月亮,过了一会,又想起了什么,忽然问道:采儿,父王和母后,应该启程了吧。

    采儿没有说话,伸手从腰间,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欧阳皇后,小声的,道:娘娘,这封信,是南昭国,八百里加急传来的。

    欧阳皇后接过采儿手中的书信,心中顿时萌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难道父王和母后,出了什么事吗。着急的这般想着。有点不敢去撕开信封,生怕传来的是噩耗。双眼注视着采儿,问道:这封书信,是从那里来的。

    今天早上路过玄武门的时候,守将徐帆给我的。

    欧阳皇后下意识的看看书信封口处的红色印泥,见没有动过。这才松了口气。急忙的,问道:还有其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