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历史的进程 (第1/2页)
正当张锡风感慨历史的进程不可违抗的时候,从淮左到四川,数千里的战线上,宋蒙战争的烽火重燃,李庭芝、郭靖、张钰分别在扬州、襄阳与合州三处大败进犯的蒙古大军,可范文虎和夏贵率领的水陆两路援襄大军却在鹿门一带中了刘整的埋伏,大败亏输,折损了两万兵马。 此次战斗的失利,不仅大挫了宋军的士气,增加了襄阳的压力,也令驻守在鄂州的吕文德感到歉疚和痛心。 其时,吕文德背上生了个大毒疮。这场惨败更增加了毒疮带来的疼痛。rou体上的痛苦,加上更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痛苦,令他的良心受到极其严厉的谴责。当他在床榻上辗转反侧时,深以当初答允蒙古建榷场为恨,痛苦地忏悔道:“误国家者,我也!” 经营襄、樊数十年的一代豪强吕文德,就是在这种极度的忏悔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噩耗传来,正在为襄阳的防务而殚精竭虑的吕文焕和靖蓉等人无不悲痛欲绝。吕文焕是吕文德的堂弟自不用说,郭靖黄蓉夫妇与吕文德也是四十多年的故交,彼此感情真挚,他俩义守襄阳得到过吕氏的颇多帮助和配合。郭靖在朝廷眼中只是一个寻常村夫,吕文德却待之上宾,言听而计从,可谓为肝胆相照。靖蓉二人虽然对吕文德贪图小利,同意蒙古修建榷场的事情依旧愤恨不已,但他已经用生命去赎罪了,谁又孰能无过呢? 吕文德在江淮、川中、荆湖和襄阳一带都立过赫赫战功,没有他,赵宋恐怕连这小半壁江山也守不住。况且吕氏与jianian相贾似道交好,靠着这种特殊关系为襄阳争取到了许多援助,而今其溘然长逝,襄阳的局势又将怎样发展,都是存在变数的。于是靖蓉叫来了身为丐帮帮主的女婿耶律齐,吩咐他如此如此。 在襄阳城中的靖、蓉、文焕陷入悲痛的同时,围城的蒙古大军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蒙军都元帅、正帅阿术此刻正端坐在账内,一名下人通报道:“刘整大人来了!”阿术连忙起身,迎到了门口,只见刘整穿着紫色的文官公服,快步而来。 阿术拱手道:“刘大人,恭喜恭喜!”刘整微愣了一下,问道:“何喜之有?” 阿术一双浓眉鹰翼般地扬起,满腮的络腮胡子也都硬揸起来。此时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颤声道:“鄂州吕文德死了!” 刘整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也是一阵激动,吕文德是他的死敌,他之所以投靠蒙古,也有被吕文德逼迫的因素。 但他很快便平复下来,沉静如水地说:“吕文德昏庸无能,早已是冢中枯骨,而今一朝暴毙,算他的造化,阿术大人何以言喜?倒是刘整不能亲自手刃此贼,正深以为恨。”说罢,他将一只酒杯重重掷在地上,摔得粉碎。 阿术被刘整搞了个无趣,只好岔开了话题,说道:“吕文德既然已死,荆湖宋军暂时群龙无首,想我在白河口的城堡一旦筑好,驻重兵守住,就等于扼住了襄、樊的咽喉,届时我蒙古的雄师劲旅大举攻之,要拿下这襄阳城真是易如反掌!” 刘整听罢,脸上浮现出一种复杂的笑容,说道:“是吗,元帅有把握胜过郭靖?”他本是宋朝的宿将,素知郭靖之能,又知道襄阳城坚粮足,不是那么轻易能攻下来的。他的心里可没有阿术那么轻松。 这次是刘整初次与阿术合作,他对自幼便随父祖转战南北,打下甘肃、青海、大理等地,名扬天下的阿术的英勇坚信不疑。 在历次与蒙军的血战中,刘整对蒙军将帅的勇猛相当佩服。但他对其中一些将领的谋略不足也深有所感,他自视甚高,虽然也是行伍出身的虎将,号为“赛存孝”,却宁愿以谋略为长为傲。 此时的阿术正在兴头上。他向刘整主动示好,本想得到他的热烈响应,没想到得到的竟是不冷不热的应付。他有点生气,两只腮帮都鼓胀起来了,一双大眼睛也睁得圆圆的。 刘整并没有恶意,但他自负文武全才,不拘小节,个性豪爽,率性直言,从不隐藏自己的想法。谁都跟他很难相处,否则在宋朝为官时也不会跟俞兴和吕文德都搞不好,被迫投降蒙古。他本是中原人,先降宋,后降蒙,也算几姓家奴。若不是背了个双重降将的恶名,多少有点心理负担,他简直要上天了。 阿术虽是蒙古武将,领兵时间长了,倒也很有修养。他强忍住怒火,虽然心中忿忿道:“你只不过是一个降将罢了,何来这等威风!”口中却道:“有刘大人相助,阿术定能不辱大汗之命!” 如果不是因为大汗信任刘整,在出征前千叮咛万嘱咐,要他搞好和刘整的关系,他肯定会当场发作,让刘整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的。 当刘整处理完公务,威风赫赫地离去时,阿术望着他雄壮伟岸的背影,心中骂道:“老南蛮,早晚教你好看!”劈手也将一盏茶杯扔在地上,摔得粉碎。 宋蒙战争不仅影响到宋朝,也远远影响到了蒙古的腹地,沿途各行省府州街头都有缺胳膊少腿的伤员出现,坊间亦有说书人将那宋朝的郭靖李庭芝张钰诸人事迹编为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