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扬鞭策马,雪中论箭 (第2/2页)
残酷压迫之下,苦难不堪,迫切盼望着能有个大英雄站出来拯救自己的民族。 故而包括新近降附的东真士兵在内,在场所有的女真兵士听到范察这雄壮的话语,一个个管中的热血都澎湃到沸腾,不由自主地振臂嗬嗬大呼起来:“万岁,万岁,万岁!” 张锡风陪着两位心爱的女孩站在这群林中猎人的身后,倾听着他们的欢呼雀跃。这嘹亮的声音直冲霄汉,在林海雪原中久久回荡。 过了一阵,风儿轻碰张锡风手,细声道:“好哥哥啊,我看范察哥哥他们说得也太过了,他们人这么少,怎么可能是蒙古人的对手!” 张锡风在她耳畔轻轻道:“别小看这群猎人,几百年沧海桑田,女真人终究会东山再起,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三百年后,范察的后代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东征西讨,重建金国,史称后金,最终兼并蒙古,入主中原,建立幅员辽阔的大清帝国。这是后话,不必多言。 蒙古女真,塞外北国的两大强族,十二世纪以后中华大地的主角,强大,衰败,强大…… 历史的周期律! 张锡风正想着心思,却见远方狼烟复起,一骑快马踏雪奔来,马上骑士挥鞭策书,神色惶急,刚奔到营中,便要滚鞍下马,怎知人已累到虚脱,竟扑通一声跌在地上。 “密信!”骑士已累得说不出话来,奋力挥舞着手中的信函。 几名侍卫急奔过去,接过这信,飞奔着送到范察那里。 范察打开信函,才看了几列字,便脸色大变,随即哈哈大笑,高声问张锡风:“张贤弟,蒙古国的东京行省丞相发来敕令,限定日期要咱们归降,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张锡风笑道:“哥哥高瞻远瞩,房谋杜断,小弟鄙陋之人,怎敢胡说妄议,依我看还是别逆天行事!” “贤弟早有良策,何必在这里自谦!”范察爽朗一笑,颁下令来:“传令下去,迎接天使,接受圣朝正朔!” 范察是个聪明人,此时他斡朵里部的实力远不足以抵挡蒙古大军,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二话没说便接受了蒙古的封号。 张锡风见大局已定,便再次挥手告辞,这一次真算是要远别了,不觉心情非常压抑。 范察取出一袋烈酒,咕咚咕咚饮了几口,正欲将酒袋挂回腰间,张锡风在旁说道:“哥哥,烦将酒交给小弟,小弟也欠酒喝!”范察奇了:“贤弟不是饮不惯烈酒吗?” 张锡风笑道:“小弟即将远行,百感交集,惦念着哥哥,不妨一醉方休!”拿起酒袋,咕咚咕咚,喝了个磬尽。 这酒好烈,张锡风喝得猛了,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风雪双艳连忙替他拍打背脊,帮着顺气。 范察见他爽快,不由翘起拇指,赞道:“好兄弟,好汉子,真英雄!”又哈哈了大笑几声,便领着族人打马去迎蒙古帝国的圣使了。 张锡风酩酊大醉,坐在马上摇摇晃晃,风儿恐他坠马出事,便与他共乘一马,穿行在林海雪原之中。 走了一阵,却被一群剑拔弩张、持刀弄枪的兵士拦住。一阵冷风吹过,张锡风呕出几口酒,酒醒了许多。 看来这次蒙古兵为解决女真问题是大动了干戈,大兵压境,若不是范察主动归附并接受封号,白山黑水必将遭刀兵之劫。 只听蒙古兵士厉声喝道:“你们是干什么的!”张锡风和女弟子在燕京住了多日,都学会了蒙古话。 “在长白山采摘了人参,替朋友疗伤。”风儿不欲惹事,实事求是的答道。 “哎哟,这两个小妮子倒蛮标致的!”一个兵士涎着脸,说着不堪入耳的yin词,上前便要不怀好意的动手动脚。 雪儿大怒,长剑刺出,正划在他的颈项上,鲜血飞溅,立时毙命。旁边蒙古士兵见死了自己人,大声怒喝,一齐冲上,乱战中雪儿背部被砍了一刀,却毫发未损。 原来这一刀正砍在她穿着的青丝背心上,外面的白衫裂了个大口子,将青丝背心现了出来。一名为首的蒙将见到青丝背心,脸上变色,连瞅了张锡风和风雪双艳几眼,低声对部下说道:“你们且把他们看好了,不许伤着他们,我去向大人通报!”说罢,一溜烟走了。 张锡风和风雪双艳站在雪地中,与蒙古兵对峙,双方既不战,又不和,就这么僵持着,都觉得很恶搞。 幸而很快便有一位矮胖的万夫长挺着个大肚子奔了过来,见到雪儿穿的青丝背心,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卑职彻里不花叩见大人!这几个瞎眼的奴才胆大妄为,惊了大人及两位姑娘的大驾,万望恕罪!” 张锡风不知道这彻里不花脑中哪根筋搭错了弦,一上来就向自己下跪,很是讶异,却装作大气的样子,挥了下手,笑道:“不花大人不必多礼!” 彻里不花满脸堆笑,问道:“张大人,张少侠有何指示?” 张锡风原以为这群蒙古人只是认错了人,才对自己这么恭恭敬敬,突然听到对方称自己为张少侠,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原来对方并没有认错人。 张锡风呆在了那里,却听风儿轻声说道:“我们几个要回燕京,只是这路可不好走!烦请大人用车送咱们一程。” 彻里不花“遮”了一声,立即下令:“备好上等车马,送张少侠和二位姑娘回燕京。” 张锡风愣愣地坐在豪华马车中,对周遭发生的一切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风儿在他耳畔轻轻说道:“好哥哥,依风儿猜想,这一切都跟咱们身上的青丝背心有关!”张锡风端详着风雪双艳穿在身上的青丝背心,百思不得其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