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相助与选择 (第2/2页)
薛涛、刘采春、鱼玄机四大女才子,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能被王维称道的人,尽管是女子,张说丞相也有些期待。 结果,在诗会上,听了李清照的几首词后,张说大为吃惊,拍掌道:“易安居士,文采果然非凡,令我等喜出望外。今日之后,恐怕你的名声会从长安传向四方。 在大唐,论作词,恐怕很少有人能及得上。” 不过,他也有一些奇怪,这等文采出众的女子,为何以前没听说过? 转念一想,李清照极擅长作词,便有释然了。 大唐虽然也有词,但盛行的是诗。能把词做得出众的,还真不多。 李清照的词,令张说丞相惊喜。除此之外,李白,杜甫两人又年轻文采又好,也令他很意外。 “如今,我大唐人才辈出,可喜可贺。” 张说望北而拜道:“盛世人才济济,全仰仗圣上之英明啊!” 对于自己在大唐名声越来越大,李清照乐于见到,影响力越大,她就能获得更多的影响力值。 若是能在唐朝获得一官半职,她倒是多了一条退路。 她所在的世界,宋徽宗赵佶太坑,与其经历北宋灭亡之苦,还不如来盛唐安定过日子。 正当众人兴致正隆的时候,张说丞相府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而且已经躲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没让旁人声张。 此人,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四十多岁,正直盛年,还没有遇到杨贵妃。 “好!” 唐玄宗李隆基拍掌叫好,走了出来。 目光落在李白,杜甫,李清照三人身上。 王维他已经见过,而且十分赏识其才华。 “啊!” “皇上!” “臣/草民,拜见皇上!” 众人十分震惊,连忙跪拜在地。 唐玄宗李隆基的突然到来,令气氛紧张起来。 “都平身吧。” 唐玄宗李隆基说道:“大家不必拘束,朕也喜欢吟诗作对,更喜欢有才华之人。你等文采斐然,让朕看到了大唐人才辈出,甚是欣慰。” “因为有陛下在,才有了大唐的盛世,才能让更多人安心读书,才会有如此多人才出现。” 张说丞相拍马屁道:“陛下圣明,大唐永盛!” “陛下圣明,大唐永盛!” 众人跟着喊道。 之后,张说丞相一一为唐玄宗李隆基介绍了在场的文人。 “李白,李太白,年纪轻轻,诗文出众,刚才朕听了你的诗,很不错。” 唐玄宗李隆基问李白:“可有参加科举?” “回皇上,草民准备下次参加科举。” 李白行礼道。 “嗯。” 唐玄宗李隆基鼓励道:“朕希望,你将来能为朝廷效力,好好准备科考。” 说完,看向杜甫,道:“杜甫,未到弱冠之年,就能与王维,李白等人在此吟诗作对,年少有为!” 一旁的李清照,不经意间对身旁的孟浩然小声说了几乎。 唐玄宗李隆基和杜甫,王昌龄说过话后,看向孟浩然,之前倒是没听到孟浩然作诗,不知道其才华如何。 “陛下,孟浩然文采横溢,不在臣之下。”王维主动帮孟浩然说话。 “哦?” 能得到王维如此称赞和说话,唐玄宗李隆基来了兴趣,说道:“孟浩然,念一首你的诗,让朕听听。” 历史上,孟浩然也有一次今天直接面圣,得到赏识的机会。 只不过,当时杜甫把他科考落榜后做的诗: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历史上孟浩然把这首诗念给了唐玄宗李隆基听,结果唐玄宗李隆基因诗句中的“不才明主弃”,而大怒,命令孟浩然离开长安。 然而这次,因为有李清照的提醒,孟浩然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吗?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