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七章 色如玛瑙,完美无瑕!(4000字大章!) (第1/2页)
生活需要仪式感,比赛更需要仪式感,所以这开盖环节尤为重要。但在如此万众瞩目的时刻,那金闪闪的盖子,分量太重! 除了选手本身根本没人有资格开盖! 陈冲三人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下缓缓伸手放在盖子顶部,随着一声‘起’,三人依次揭开。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的灯光控制非常给力,当三人伸手触碰到盖子的瞬间,灯光暗淡。而当盖子提起时,三盏聚光灯准确无误的打在三道菜肴上,吸引了所有人的全部心神。 哇。 随着第一道菜露出真容,全场发出整齐的惊叹声。 率先打开盖子的,是来自皇老先生的东坡rou。不过,它并不像平时见到的那样用一个大盘子盛装,而是由十个白色的小碗分别盛装。 每一个小碗的摆盘都很精致,由四颗小白菜装饰,菜叶垫底,根部朝上,以放射状,朝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摆放。 小白菜的根部透亮,颜色由根部的亮白逐渐向菜叶方向的青绿转变,很是漂亮。 而被四颗小白菜夹在中间的,则是一块形状方正,上宽下窄,色泽红亮,宛如红色玛瑙般充满质感的五花rou,其上的酱汁像是被高温熔化的糖浆一样,慢慢向着四周流动,精美得如同一件艺术品。 “太诱人了!” 虽然观众只是通过大屏幕观看,无法闻到味道,可‘东坡rou’那副娇滴滴的模样,实在让人欲罢不能,口水四溢。恨不得冲上去狠狠咬一口,感受rou块在舌头融化的满足感! 不过,众人还来不及细细幻想东坡rou的滋味,第二道菜出现了。 那是一个很大的白色圆盘,直径约莫有三十公分。盘中的最外围摆放着八块婴儿手掌大小、深褐色、形似龙鳞的柚皮。再往内,则分布着冬菇与炸锅的蒜瓣而,黑黄搭配,色彩分明。 但,这些不是亮点。 当这道菜彻底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被所有配菜围在中央的,那条栩栩如生、体态完整、像蛇一样盘绕着的鳝鱼! 鳝鱼背部为黑色,两侧翻白,由盘底的黄色酱汁衬托起来,异常醒目! 更不可思议的是,若从远处看去,能发现整道菜像极了一个阳光绽放的小太阳。只是它的光线,为深褐色。 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很难将之前那血腥的一幕与眼前这道造型不凡的菜品结合起来。 唯一可惜的是,这道菜对于大众来说有些陌生,无法像东坡rou那样,只看样子便能大概结合一些相似的记忆滋味。 如今只剩下最后一道菜还未露出真容了。 在见识过东坡rou的精致以及顶骨鳝的大气之后,观众对最后一道菜品则是更加期待!可真当陈冲揭开盖子之后,那种期待却变成了愕然之色! “这是什么菜?” “不知道,感觉整体造型很别扭。” “鱼不像鱼,rou不像rou..” “更奇怪的是,菜上还有个字!” “那是个什么字啊?” “镜头太尽快,没看清..” … 不少观众满脸疑惑,不停的窃窃私语,没敢大声说话,怕被人嘲笑。对方可是陈冲,是美食界金字塔塔尖的人物!他们可没资格对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而在众人疑惑之际,站在陈冲身旁的皇老先生却是猛的睁大眼睛,时而看向陈冲,时而看向陈冲身前的菜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显然,他知道这是什么菜,也知道这道菜的来历! 随着盘中升腾的热气散尽,那古怪的菜品终于是清清楚楚的呈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盘子依旧是白色,但却是个椭圆形的长盘。 盘中的菜品似鱼非鱼,似rou非rou,似船非船,造型古怪。 说是鱼吧,的确能看到鱼头和鱼尾。鱼头成四十五度仰角,张开的嘴中吊着一个用火腿雕刻得栩栩如生,含苞待放的花朵。鱼尾上翘,如船的尾舵,掌控方向。 说是rou吧,也的确能看到约莫三公分厚、十公分长,五公分宽,略带鲜红色的整块rou食。它放置在鱼头和鱼尾中间,取代了原本鱼身的位置,让人难以分辨到底哪一部分才是真正的主食! 在鱼和rou的两侧,分别摆放着六个菜心,菜心如火炬,中间用火腿点缀出一个小红点。 这些菜心明显是装饰,但隐隐将鱼头和鱼尾连了起来,形成一整条鱼。再仔细观察,则发现菜心像是船桨,而主体部分像极了头尾上翘,中间扁平的龙舟! 不过,若是忽略鱼头和鱼尾,菜心又像是古时候跪坐在桌边用餐的食者,而桌子,便是那一大块方rou! 十分神奇! 当然,最引人注意的,还是rou块上面的那个字,‘鲜’! 字体为黄色,立体,四周带边框,给人一种古代印章的感觉,很有质感。 总的来说,这道菜什么也不像,但又什么都像,就看观众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它。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评审席上,十位专业评审已经激动得站了起来,而说话者,正是一向沉稳的杨晓玲。 “东坡rou、偷龙转凤顶骨鳝,以及..羊方藏鱼!”吴卫啧啧称奇道:“一个是闻名遐迩的经典名菜,一个是失传已久的特色名菜,至于最后一个..天呐,这可是堪称华夏美食中的‘天下第一名菜’啊!” “光是这三道菜同时出现,今日这场决赛便不虚此行!”韩志峰颇有同感的点点头。 除了他们三个资历较老的评审外,其余七人由于年纪较轻,倒不太清楚后面两道菜的来历,但看杨晓玲三人的表情,也明白这几道菜的分量有多重! … “偷龙转凤顶骨鳝?师傅,你了解这道菜?”观众席上,王兴看着身旁激动的王山,疑惑道。 “没错。”王山点点头,将关于这道菜的传说快速给王兴说了一遍,旋即叹息道:“唉,很多传统菜由于步骤繁复,工作量大,许多酒楼食肆都不愿供应,导致曾经的经典慢慢消失在餐桌上,令人惋惜啊。” “的确挺遗憾的,但起码这道菜还有人会做。”王兴安慰道。他了解老一辈的厨师们,不是他们不愿收徒,而是很多年轻人都只想快速学习时下流行的美食技艺,不愿接触那些带有传统文化,又费时费力,且不一定成功的古老技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