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藩王府改制 (第2/2页)
大乾官制持续上千年,总有其存在的价值。 而郭嘉却有不同看法,似乎是想把三国那一套体系搬过来,类比三国,乾元这位藩王跟一方诸侯并没什么本质区别。 乾元眉头微微皱起,说实话,他对双方的提议都不怎么满意。 郭嘉的提议就不说了,改动太大,难免水土不服。忠叔的提议呢?表面上看挺合适的,但乾元对府衙机制不满久矣。 整个府衙,全凭府丞、同知、通判等少数几位官员支撑,下面的执行机构设置随意,人员混杂,职责不清。 府衙政令发出,全凭县令直觉执行,既无监督,也无评价。 一句话总结,就是“因人成事”。县令忠诚,能力强,那就能把一县治理好;县令稍微平庸,整个县城就在放羊。 不确定性太高。 身为穿越人士,乾元本能倾向于现代政务机构,部门设置明确、规范,人员定编,职责界定清晰,而且上下贯通。 但要就这么移植过来,也是不现实的,跨度太大。 半个时辰过去,讨论告一段落,大家齐齐看向乾元,请乾元最后定夺,乾元没急着表态,而是看向忠叔,问:“翼泽县提高六房地位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有什么明星变化没有?” 曹叡等人莫名其妙。 忠叔却若有所思,道:“不瞒殿下,下辖七县中,翼泽县的执行力跟效率确实是最高的,仅推广马铃薯跟九州一号一事,就做得很漂亮。” 乾元点头,“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翼泽县令林睿之前是县尉,再往前,也就是一年前,才是乾元的玄甲护卫,由军转文,是个十足的官场新人。 所以,翼泽县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如果说只是林睿个人才干突出,那实在说不过去。 这不是贬低谁,而是实事求是。 这其中,更主要的,怕还是乾元之前就藩时打下的基础,提升了六房地位,明确职责,让翼泽县衙变得高效起来。 “殿下的意思是?”忠叔问。 乾元道:“朝中有六部,县衙有六房,郡衙如何暂且不说,至少府衙在这一块是缺失的,没能很好地上通下达。” 听了大家的讨论,乾元思路渐渐清晰,已经有了决断,“依我看,藩王府的架构就以六曹为骨架进行搭建,诸位以为如何?” 六曹者,吏曹、礼曹、兵曹、户曹、刑曹以及工曹,各曹分置郎中、员外郎以及主事一人,必要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一到两名主事。 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为副官,主事更次之。 这么一来,就在藩王府组建起一个小朝廷,整合军政大权,上通下达,把封地官场彻底梳理一遍,又不对大乾官制进行完全的颠覆。 “下官同意。” 忠叔第一个表态支持,这个时候他必须站出来力挺。 “同意!” 其余官吏也都一一表态支持,自然没有不识趣者,而且这种设置不仅耳目一新,还空出很多官职来,仅六曹郎中、员外郎以及主事,就达十八人呢。 乾元满意点头,“既如此,那我先宣布几项任命,李忠!” “在!” 忠叔出列。 “着你负责筹建吏曹以及工曹。” “诺!” 忠叔感激行礼。 在场都是聪明人,自然明了,哪一曹的筹建者,就是将来该曹郎中的当然人选,一下负责筹建两曹,可见忠叔地位稳固,深得殿下信任。 “郭嘉!” “在!” “着你负责筹建兵曹。” “诺!” 郭嘉掌兵曹可谓是最没有悬念的,同样没有悬念的还有刑曹,由宋慈负责筹建。 如此,六曹一下去了四曹,剩下的人就有些紧张。 其中又以曹叡最甚,他就担心,殿下借调整机构编制的契机,一举将他排除在封地权力核心之外,以便扶持亲信上位。 “曹叡!” “在!” 曹叡赶忙出列,脸色激动,心头大石终于落地。 还好。 “着你负责筹建户曹。” “诺!” 曹叡深深行了一礼,六曹之中,户曹掌管户籍、钱粮赋税以及会计预算等,地位尊崇。 这么看,曹叡一点都没受到冷落,依旧被委以重任。 最后就剩下礼曹。 礼曹负责掌管仪式、制度、外交辞令、葬礼、宴会、外宾接待、史官、考试等,因为儒学不显,地位次于吏曹。 可乾元希望通过礼曹推行科学教育,地位又不一般。 好在眼下就有一位合适人选。【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