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间称王_第二十五章:注意你千年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注意你千年了 (第1/3页)

    自从和陈子墨套上近乎,张有归便有意无意的寻找机会,和陈子墨打屁聊天。当然,最后免不得要开口讨要丹药。但每次都被陈子墨脚踹屁股,摔个狗吃屎。

    回到厢房,陈子墨仔细捋了一下进入黑水镇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好像除了蛇妖逃脱之外,也没什么漏网之鱼。赶明日一早,就可以轻松上路,赶往渤海国京城。

    忙完两件事:一是给渤海国主传话,二是替李慕华给她丈夫,渤海国镇国大将军王奔带句话。

    然后就继续南下,穿过令支国,去孤竹国京城,见见那一大家子人。当然,这仅仅只是自己西去昆仑山的一小段路。以后的日子,少不了风餐露宿。

    所以,趁现在有好吃好喝好睡,自己得好好休养一番了。

    中土神州北方,秋季的时候黑得特别早。夜幕刚落,张有归就屁颠屁颠的来到厢房,通知陈子墨吃饭。

    走入饭厅,张本睿和苍松真人已经入席等候。陈子墨告罪一声,在张有归的有事献殷勤下,舒服落座。

    席间,除了张本睿和苍松真人以及两个弟子外,张本睿的小妾和学生也在。

    一桌八人,区别于张府上下其他人等,吃得好喝得好。因为蛇妖被重伤驱逐,席间的气氛非常热烈。

    张本睿端起酒杯,向陈子墨和苍松真人敬酒。

    耄耋老人满面红光,开怀说道:“此次蛇妖被逐,两位仙师功不可没。此间事了,张某自当兑现承诺,替二位建生祠,让小镇百姓永世感念二位仙师的大恩大德。”

    苍松真人作为金丹境的散修,自知生祠的妙用,所以也不推脱。只是手捧酒杯,呵呵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山神庙那老山神已然将生祠的一些妙处告知陈子墨,对张本睿的提议也没有异议。不过,陈子墨有点小心思。

    在和蛇妖对敌之时,小墨人儿吞噬了他的妖丹。陈子墨记得,蛇妖当时说小墨人儿此举,违反了妖修的大忌,以后在走江入海,化龙渡劫时,会遭受天谴。

    陈子墨想,建生祠当真有一份泼天福运的话,如果给小墨人儿建生祠,对他以后走江入海可能更好一些。

    他端起酒杯,对张本睿说道:“张大人的好意心领了,只是我有一事相求,还望你老能够答应。”

    张本睿闻言,疑惑道:“小仙师请说。”

    陈子墨说道:“此次打退蛇妖,小墨人儿功劳最大。所以,关于建生祠一事,我想将这份福缘让给小墨人儿。”

    张本睿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他尴尬说道:“小仙师,生祠一事不可儿戏。儒家有规矩,即便是我,最多也只能建一座,里面最多也只能供奉两座金身。如果你辞让,就会失去这份天大的机缘。”

    陈子墨洒然笑道:“张大人心意我领了,这件事,我觉得没错。”

    张本睿和苍松真人闻言,无不对陈子墨青眼相加,佩服不已。

    “小道友这份骤得富贵还能坚守公义的胸襟,老道佩服。当敬你一杯。”苍松真人一口喝尽杯中酒。

    张本睿亦是无限感慨,说道:“能认识小仙师,是我张某人一生幸事。”

    “小仙师为人真诚豁达,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望小仙师海涵。”张本睿那小妾笑道。

    …………

    席间众人纷纷举杯,表达对陈子墨的敬意。

    众人如此作态,反倒让陈子墨觉得很不好意思。他举杯道:“我辈修道士,追求一个道字。儒家至圣有句话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追求的就是那世间公义。”

    张本睿哈哈笑道:“没想到小仙师还是我辈读书人,儒家张本睿当敬你一杯。”

    一来二去,已是酒过三巡饭过五味。张本睿见陈子墨一张小脸喝得通红,便不再劝酒。他巡视一桌众人,然后将目光落在学生常青秋身上。

    自己这名学生,什么都好。悟性好,天资好,读书自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圣贤书上的许多道理都有独到的见解。

    但唯有一点,让自己很不舒心。

    这常青秋,生于贫寒之家。正因如此,对自己的出身耿耿于怀。所以行事多走极端,急功近利。以至于无法坚守本心,误入歧途。

    对于儒家读书人而言,尊师重道,和孝敬父母一般重要。

    对于他勾引小师娘一事,张本睿看破不说破,但师徒情谊也就到此为止了。

    张本睿突然开口道:“小仙师此次入京传话,我打算让青秋陪你同往。一来他熟悉道路,让你免去一些不必要的冤枉路。二来秋闱将近,早日去京城,多些时间好好备考。我已让人备好车马银钱,你们在路上不会太辛苦。”

    陈子墨点了点头,觉得这事干得漂亮。现在自己修为尽失,长途跋涉虽然不至于累死累活,但如果耽误了传话时机,误了大事就不好了。

    常青秋和那小妾闻言,皆是一愣。小妾随即吃了口菜,将脸上的不舍无声掩饰。

    只是常青秋就没这份定力了。

    他站起身,哽咽道:“学生愿永远跟随先生左右,学习圣贤道理。”

    张本睿不悦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理当心怀天下。儒家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那三不朽。你留在我身边,在这黑水镇能有什么出息?”

    常青秋脸色一愣,没想到先生的态度会如此决绝。

    他随即恢复往日的温文儒雅,说道:“学生遵命。”

    “男儿志在四方,万不能因俗世耽误大好前程。此去京城,我会修书一封,为你铺路。”张本睿沉声说道。

    常青秋拱手弯腰,朝张本睿作揖说道:“先生将我从家乡带出来见世面,已有二十年之久。此去京城,学生必定好好温习功课,誓死夺魁,以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