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四:逆水行舟三百里 (第1/2页)
随着楼船靠近,松江水面的波浪越来越大,乌篷船像一片芦叶,随波起伏。 王玉珂站在船头,一手持夜光杯,一手提酒壶。他以壶轻敲船栏,叮叮当当。一边小酌,一边清唱楚歌。 张有归脸色微变,目光闪烁不定。 陈子墨觉察到他的异样,轻声说道:“张有归,你和他有仇?” 张有归双手捂眼,低沉道:“五年前,他给了我爹一壶丹药。” 陈子墨联想到张本睿小妾的那番话,瞬间明了其中内幕。想必那壶丹药,才是张有归娘亲身死的罪魁祸首。想到此,陈子墨不禁伸手握住了背上的刀柄。 艄公和谢石孰视无睹,对楼船视而不见。一个欢快洗碗,一个静坐鱼儿上钩。 突然,鱼线一阵猛烈颤抖。谢石哈哈笑道:“好大一条鱼。” 艄公抿嘴一笑,没有抬头,继续洗碗。 陈子墨和张有归侧身看向谢石,确实看到鱼线在颤抖,鱼竿被拉成一轮满月。 松江水面,波浪起伏。 谢石一手持鱼竿,一手轻击船舷,和歌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弯弓垂钓,愿者上钩。” 随着鱼线颤抖,远处的楼船在水中打了个转儿,船身旋转九十度。由于来势太猛,楼船失去了重心,横斜着倒向水面,大有倾覆翻船的趋势。 王玉珂哈哈一笑,将白瓷酒壶抛入水中。只见那酒壶见风而长,霎时间变得硕大无比,抵住了倾斜的楼船。 “好一手太公垂钓!”王玉珂飞身站在船栏上,大手一挥,酒壶又恢复成原样,飘入手中。 “彼此彼此。”谢石拉着鱼竿,水中大鱼还在奋力挣扎。 “谢先生,鱼跑了。”艄公哈哈大笑道。 陈子墨和张本睿举目望去,果然见到鱼线脱落鱼竿,浮子在水面极速远遁。 方向正是楼船位置。 谢石笑道:“他想要,便拿去。” 砰然一声巨响,水中大鱼撞在楼船船底。一道水柱,自松江水面冲天而起。 楼船被撞击的地方,出现一个硕大的窟窿。江水汹涌而入,楼船再次倾斜。 “起!”王玉珂低声喊道。 陈子墨瞪大眼睛,小嘴微张。只见那楼船,在王玉珂一声之下,浮水三尺,悬停在水面之上。 谢石和艄公不约而同的点点头,对王玉珂的修为很是赞赏。 “作何解?”艄公笑问道。 “逆水行舟三百里。”谢石笑道。 然后,陈子墨和张有归的下巴夸张下坠,砰地一声撞在船舷上。眼前的一幕,着实让二人震惊不已。 谢石话音刚落,楼船轰然落水,在水面之上砸出滔天巨浪。而后,楼船倒退,往松江上游极速划去。 “何方高人拦路?”王玉珂话音还在此处水段飘荡,楼船却已经倒退到了三百里开外的松江上游。 扶余城渡口,忙进忙出的扶余亡人,只觉得眼前一花,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松江水面一闪而逝。紧接着是滔天水浪和一股狂风掠过。 艄公坐在船尾,哈哈大笑着一掌按住水面,滔天水浪顿时风平浪静。 “谢先生果然不愧为圣人之下第一人,口含天宪,言出即法,好大的手笔。”艄公笑道。 谢石收起鱼竿,不知何时鱼线被他捞了上来。一条十来斤的大鱼头破血流,挂在雪白晶亮的鱼钩上。 “朱老哥,再烤一条?”谢石笑道。 艄公挽了挽袖子,愁眉苦脸道:“儒家读书人,当真不读书就会饿死?” 谢石哈哈大笑,高声唱道:“我以我心映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艄公咒骂一声,开始去鳞破肚,清洗抹盐。 陈子墨和张有归互相用手抬了抬彼此的下巴,一脸崇拜的看着谢石,屁颠屁颠的跑去生火。 一鱼一炉一案,一坛酒四个人四只碗。 松江月色正好,仲秋晚风醉人。 四人在乌篷船上小酌慢食,比起刚才那几条鱼,他们现在吃得很慢。 谢石倒满酒碗,小酌一口,望着芦苇荡轻声说道:“变天了。” 艄公似乎酒量不好,只见他醉眼迷蒙,嘟囔道:“天气何曾好过?” 谢石惭愧一笑,说道:“朱老哥,是儒家对不起扶余。” 艄公摇摇手,打断谢石的话,说道:“陈年旧事无需再提,谢先生此次为何而来?” “儒家想和你做笔交易。”谢石说道。 “还是张夫子那一说?”艄公问道。 “为表示诚意,儒家愿意付出更多。”谢石淡然道。 “我的要求都满足?” “可矣!”谢石笑道。 “谢先生专程为此事跑一趟,在我看来不值得。”艄公双手抱住后脑勺,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声说道。 “鬼方大军压境,儒家不能不管。”谢石说道。 “道门和佛门对此事态度如何?”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