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69回 下班迟雪中邂逅 天气晴道路难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回 下班迟雪中邂逅 天气晴道路难走 (第1/2页)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这首清代诗人郑燮的《山中雪后》,成为了这回故事的开篇。之所以又选用了郑板桥的诗作为开篇诗,是因为这一回的故事依旧与滨海市的雪有关。也许我生就与雪有缘,从出生在那有雪乡之称的塞外古城,到冰城市大学四年有半年多的时间与雪为伴。从滨海市的一场雪与她邂逅,再到那漫天飘雪的夜晚缘定今生。我从小到大不知道与雪发生过多少令人难忘的故事。我曾开玩笑说:“你们是水命的火命的,洒家本是雪命的。”雪命的我,如雪花般晶莹剔透,随风飘荡,潇潇洒洒。我畏惧热情,会因为一丁点的温度而融化。我鄙视严寒,越是严冬蚀骨越能让我的冰晶绽放出七彩的光霞。如同开篇诗中写的那样,我愿在那雪晴云淡、檐流未滴的冬日,拥抱那“一种清孤不等闲”的梅花。我似乎感受到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可与郑板桥不同的是,时代的局限鼓励着他活下去的是四个字叫“难得糊涂”,而激励着我继续坚持下去的也有四个字叫:不忘初心....

    闲言少叙,书接正文。上回书正说到我一个人下班已经很晚了,独自走在京滨路上。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和那像吹着口哨一样的东北风,朝单身宿舍的方向走去。因为雪的刺激,我开始思念起我的家乡。这时,身后传来了一句银铃般的问候:“关宇,这么大的雪,你怎么在这啊?”这声音是那样的熟悉,这不是我心中的她吗?我赶忙回头,我看见刘云骑着自行车刚刚到我的身后,粉色的羽绒服和白色的耳包在风雪中显得更加洁净。也许是顶着风雪骑车的缘故,本来那白皙脸庞被冻的红红的,看起来让人心疼。她一边和我说话,一边下了自行车,来到了我的身边。此时,我已经忘记了寒冷,笑着对她说:“哦,我现在调到经理办公室工作了,下班比较晚。你怎么也才回来,还是在集团帮忙吗?”刘云和我说:“我上个月月底就回来了,先被分到六分厂熟悉成本核算,然后回到财务处去做成本会计。”她一这么说,我一皱眉,因为我想起了在财务处订了两个月凭证的张龙,他好像当初也这么安排的。刘云一看我皱眉,赶紧问我:“怎么?有什么不对吗?”我赶忙解释,说了说张龙的现状。刘云笑了说:“张龙我认识,他现在不订凭证了,也成为了成本会计,天天挺忙的。”听刘云这么一说,我才替九头鸟长出了一口气。这时,刘云突然问我:“关宇,你怎么不骑车上下班啊?是不是下雪了,不敢骑车啊?”什么?下雪了不敢骑车?那真是小瞧了我,别的不敢说,我在冰雪路面上骑自行车的水平绝对高于我在冰雪路面上走路的水平。可我不想和她抬杠,我顺着她说:“你家不是山西的吗?怎么你有这么多冰雪路面的骑车经验呢?”经过刘云这么一介绍呀,我才弄明白。原来山西多数处于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因此冬天也比较冷,最低气温有时也会达到零下20度,因此还是有一些在冰雪路面上骑车的机会的。刘云说起在冰雪路上走路和骑车时的神情,非常的自豪,在我的眼里真是既幼稚又可爱。哎!她说比我强就强吧,我又何苦让她不开心呢?直到后来,刘云和我一起回东北老家过年,见识到了真正的冰雪路面,那笑话真是闹大了,我们全家人都得搀着号称擅长走冰雪路面的刘云,因为她第一次走在俺们东北老家那纯正的大冰板儿上,真是前仰后合,基本找不到平衡。当然这是后话,咱们暂且不提。

    我们两个就这样,推着自行车走着,聊得话题几乎都与冰雪有关。聊得兴起,我给刘云讲起了我大学一年级时的一件趣事。那是我刚刚步入大学两个月的时候,冰城就迎来了第一场雪。我和同是东北人的室友张启军,早起去食堂打饭。这时,我们看见有两个同班同学蹲在地上,不知道再找什么。我们东北人儿都热情,赶忙走到这两位同学身边问:“你俩嘎哈玩意儿呢?啥玩意儿丢了呀?”只见这二位,手里捧着雪,眼睛里泛着激动地泪花,站起身来,把手里的雪捧到我和张启军的面前,激动地说:“雪,雪,是雪啊....”我和张启军看到此情此景,吓得就是一哆嗦,赶忙往后退了几步。还是我比较镇定的说:“哦...是雪,你俩玩吧!”然后,我和启军赶忙转身离去。没走出十步张启军说:“哎妈呀!这俩犊子中邪了咋地?”我也不解的摇头说:“八成脑袋有毛病吧?“后来,我们才弄明白,这俩同学是海南人,这是人家从小到大,平生第一次见到雪,能不激动吗?说到这里,天生爱笑的刘云,推着自行车乐弯了腰。我一看她这么开心,也跟着傻笑了起来。突然,刘云收拢了笑容,严肃的看着我,下意识的说:“你要不是东北人该有多好!”我要不是东北人该有多好?这是啥意思啊?我是啥地方人那是我能选的?小布什生出来就是美国人!我赶忙问刘云说:“为什么我是东北人不好?”这时,刘云缓过神儿来支支吾吾的说:“没...没什么,对了,明晚咱们所有新来的人聚餐你知道吗?”转移话题呀!我敢保证啊,无论是谁和我谈话,还是开会,几乎没有人能把我带跑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