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九 江水悠悠雨作伴,白面杉杉纵南楚(上) (第3/3页)
得好!你果然与别人不同,没有势力如小人,前往投奔志得意满的马希广,就冲你这句话,我马希萼定要拿回应得那一份,将来成功,定然记你功劳。” 柳木风首先帮他分析形势,悠悠道:“目下马希范还未归天,不能贸然行动,否则群臣激愤,于我们不利。” 见马希萼无反对,他站起身,继续道:“其二,马希范一死,马希广势必继位。你先前不小心曝露了自己的野心,如今切不可打草惊蛇,定要向未来的楚王请罪,即使哭也要让未来的楚王相信你的诚意,让他不忍杀你,此后的日子里,与他好言好语相处,行为举止需得慷慨无私,不要露出丁点心机。” 马希萼也能看穿背后的意图,就听的连连摸须,频频点头。 柳木风激昂续道:“等他对你渐渐失去戒备的时候,我们再整兵马。不过不能呆在都城,你问马希广要个不起眼的偏僻之处,一来取得他信任,让他以为你已无心争位,即使朝堂众人对你不满,你也可以借着兄弟的保护安然脱身;二来小地方偏远,正好适合养兵蓄锐,等待最佳时机,一举南下攻进潭州,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说着,柳木风右手斜劈,做了个利落的杀人手势,满面露出凶狠的样子,转而扬眉一笑,波澜无变地道:“几位兄弟中,武陵帅的弟弟马希崇同样怀有野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与他合作,日后等武陵帅坐拥楚国,分封他一方之王即可,木风可以做这个说客,让马希崇留在都城潭州为我们做内应,将马希广的一举一动悉数告知我们,倒时我们即可知晓何为攻城的良机,毕竟马希崇目前还未被人猜忌。” 马希萼一听此计甚妙,考虑大为周全,当下喜上眉梢,看着柳木风时,眼睛也带着十足的敬意,他立马站了起来,大称‘好计’。 柳木风冷酷异常,又道:“大校张少敌此人,曾向马希范当面进言武陵帅你**负气,观你所为,必不为都尉之下,而判官李皐又奉马希广为天策府都尉,加以拥戴,显见这次坏武陵帅大事的,当属这二人为始作俑者,有他们在的一天,武陵帅大事难成,必要设法杀之,斩掉马希广的左右手。” 马希萼一手捻须,沉吟了片刻,思索道:“你言之有理,这二人不死,我就难以安生,可如何才能——” 柳木风截住话道:“这个武陵帅大可放心,只要说服马希崇,劳你从旁劝说,撺掇马希崇引荐木风为马希广幕下之宾,我自有办法除去那两个眼中钉。” 微微抬目,见马希萼闻知此话,面有不悦,柳木风忙道:“武陵帅千万别误会,木风留在潭州,一来可防马希崇暗地捣鬼,二来可弱化马希广斗志,替你清除前方障碍,如果运气好,在马希广手下带兵打仗,武陵帅攻城时,便可里应外合,胜算岂不更大?再者倒时攻进潭州,木风也可拦截马希崇收买人心而欲登位的举动,这样我们的计划就万无一失。” 马希萼方才恍然,又把自己的怀疑去了大半,赞许道:“好!就这么办!” 不久,马希范去世,楚国迎来了新主马希广。 武陵帅马希萼依照柳木风所说,接近其弟马希广,连哭带泪,哭的马希广也落下了泪,马希广当殿挽住兄长手臂,真诚地道了一句:“昔日曹植有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与孤虽是异母同父的兄弟,可感情上你就是孤的兄长,孤怎忍下手杀害哥哥呢?有什么不快之事就过去吧!” 事情进展极为顺利,柳木风以马希崇在新主之下官位颇小为由,激发其野心,说南楚众兄弟当中,马希萼原本就该坐上楚王,只是时不予马希萼,但只要和马希萼合作,它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马希萼一定拱手赐送。 柳木风又道,如今存活的兄弟内,马希萼年龄最长,由其秉承起兵号令,最为合适,只因‘父亲兄终弟及’的遗命中有言,违令者可诛,若以此讨伐马希广,名正言顺,臣民也可信服。 待到那时,马希萼坐拥楚王,马希崇若有异心,大可先一步进城夺其王位,不过就是会招致朝臣非议。如果马希崇不介意,可以不必理会,让马希萼在前扫清拦路石,而他就可轻轻松松地捷足登上楚王,倘然顾念手足之情,那最低限度也有马希萼承诺的半壁江山。 柳木风如此分析,马希崇顿觉眼前一亮,与其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何不为未来打算呢?何况利欲熏心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住。 柳木风就是这般凑成了马希萼与马希崇联手,每一方都知道柳木风是向着自己,只是在对方那里做内应,对他十分信任,每每都推心置腹,无论何事都找柳木风商酌。 马希崇也满足了柳木风的要求,引荐他见了马希广。 马希广生性温顺,毫无城府,柳木风一经引荐,便被赐为参政。 两年之间,马希广对柳木风越发依赖,这主要还是每遇大事,或棘手的,柳木风总能与他相商解决,比方说处理国事、战事,该杀何人,不该杀何人,有人反对应该怎么做,柳木风都会帮他一一参详。 马希广甚至受了柳木风影响,不再杀戮,不再挑起纷争,而是将重心放在治理国家。 柳木风说了,国家不富裕,人力不够,财富不够,如何能够强大?倘若敌国攻进,以何应付?频繁的打仗只能削弱楚国实力,造成民不聊生。要一统天下,就必须要做好十足准备,先安国,使自己强大,才能想着攻略它地…… 一番话使马希广雄心顿起,倍受感染,马希广本就不好杀戮,柳木风这话正中他的下怀。 所以,当马希广将精力转向治国时,兄长马希萼就在别处日日练兵。 两年后,马希萼在一切就绪下突然南下进犯都城,事先甚至没有知会柳木风,只和马希崇打了招呼。 为何会这样呢?原是日子久了,马希萼与马希崇对柳木风起了疑心,认为柳木风蓄意挑拨他们兄弟不睦,指不定柳木风葫芦里藏甚阴谋,何况已经两年了,柳木风当初承诺,说要除去李皐和张少敌,全无结论,这不得不令马希萼狐疑,担忧柳木风倒戈相向。 可马希萼不能断定柳木风是否真有背叛,为保险起见,决定瞒住柳木风,较为妥当,其实是怕柳木风胳膊肘拐到马希广那里,还恐马希崇利用柳木风来反将一局,因而与马希崇觌面时,马希萼尽说柳木风两面三刀。 岂料,这次攻城却意外失败,马希萼败阵,马希崇也泄露了内jianian身份,不敢留在都城,便随大军仓皇逃窜。 马希广带兵追了一半,却放弃追击,理由是不忍兄弟相残,不愿伤害兄长,将领们都知道是柳木风在旁进献谗言,以致马希广做此决定,虽有不甘,可也没有办法。 回到都城潭州,大校张少敌与判官李皐在圣驾面前,直言不讳地指叱柳木风,措辞中,敌意甚深,连续十几天奏章如雪片般送入宫,俱是参奏柳木风,扬言柳木风乃是马希崇所引荐,如今马希崇已经叛变,留下柳木风极为危险,逼迫马希广处死柳木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