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四 醉是海风送情长,惊在清幽见离别(下) (第2/3页)
日你又救了老夫,哎,想当初老夫也是月明教的右教王,今虽不在圣教,但月明教素有祖训,无论有何缘由,绝不可背教,此等仇恨——”还未说完,燕千云已冲了进来。 他也没有全听,只是听了后半截,生出好一场误会,急叫道:“师父!”两三步来到老人跟前,恭揖相求道:“师父,请你放过茵儿,以前的事与她无关。” 师徒二人对视,老人忽然道:“为师说过要杀她了吗?” 燕千云诧异道:“师父肯放过她?” 老人神色冷峻,紧紧盯住他,对他这反应十分不满,却又不得不暂做忍耐道:“你不信师父?” 燕千云忙道:“不是。”迟疑了半刻,唯有退让一步,拱手道:“那……多谢师父!” 经过这件奇怪的事,谁也没有再说什么,免得又惹起不快,平白制造了事端。 天绍茵也仅是简要说了那天山洞的一切,她自己本身并不知道多少,但瞎猜瞎疑,也推出个大致结论,燕千云的师父本有顽疾未清,怕仇人追杀,到时打不过,便躲在这岛上。 但逢消耗真气,老人就要注定失去几分抵抗力,无法护住心脉,导致旧病复发,但又心高性傲,好面子,不愿燕千云得知。 此次为了救治天绍茵,正是连累了老人,而燕千云经此提醒,回想曾经,老人每遣自己潜入江湖刺探消息,自己只身折回,就难免受伤,都是老人以内功医治。 想起来,他满心惭愧,就想弥补老人。 因此,以后的两天,两人对老人非常好。 这一日,燕千云与天绍茵在岛上漫步,忽见一艘大船从海面浮来,张目远望,那船头立着两位老者,俱是身穿清素长袍,神情肃穆,旁边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陪侍在侧。 不多时,大船靠岸,三人走下船,其中一人望见燕千云,喜出望外,招呼了一声,问道:“千云,师叔可在?” 燕千云似与他们熟识,也热忱道:“原来是二位道成师兄,怎么有空来这仙灵岛?” 天绍茵这才明白这两个老者,原来是江湖上有名的道成仙君,素闻其名,却从不知道,他们竟是一眉老人的晚辈,与燕千云以平辈相称,心下大为诧异。 袁道成性子急,抢白道:“我们来看看师叔,快说他在吗?” 燕千云连忙道:“自然是在的。”伸手一指,道:“我这就领二位去见家师。”一路寒暄,眨眼就消失在小径尽头。 天绍茵做了饭,给他们送入屋中,见他们叙话,也不好打扰,无事时,想起一眉老人那个山洞,今个儿他忙,恐怕无法清扫,索性自己是闲人一个,又负疚于老人,便帮他收拾收拾,就又赶去山洞。 此刻山洞无有一人,天绍茵因上次来过,没见洞里有甚摆设,简简单单,只有一张床。 她叠好被子,又从暗角寻来扫帚,将地上灰尘扫净。 因洞很大,她此前又走了好些路,忙里忙外,有些疲累,便坐在床边休息。 那是张石床,静静地摆在墙角,她就势坐上去,不知怎的,发现床头上方的墙壁都有些脏了,想来这几日一眉老人练功医伤,有所疏忽,没有在此清理,但偏生中央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十分干净。 天绍茵左看右看,觉得十分像个手印,一时调皮,把手放过去比对。 岂知她手才按入那里,竟弹出个机关,把她吓了一下,想把那机关原封不动的归回原位,拼命压挤,反而那机关受力过重,又听砰然一声清响,石床一端原本倚着石壁,此刻露出条缝隙。 在缝隙一侧,一块圆石隐约可见,天绍茵被激起好奇心,又去转动那圆石,结果石床裂开。 意想不到的是,石床周身虽是石砌而成,但中腹却是空的。 天绍茵探头向内看,赫然发现里面静静放着一本书,上书‘铁血秘籍’四字。 她心中大骇,早年就听父母提及,月明教前教主边行练此武功,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此是阳功,过于烈性,非常损人。 她思量了一阵,暗道:原来燕大哥的师父窃取月明教的秘籍。 据说那边行因修炼此功,招致了武林愤慨,最终毁了自己。 天绍茵翻开一页,欲要辨个真伪,只见上面写道:欲练此功,若结过亲,非童子之身,必要嗜杀婴童方成,唯足月男婴之血。如不能持久,轻则走火入魔,重则气血逆流,武功尽失。 其上记载,并没有提到‘华山心法’可以解救‘走火入魔’的症状。 天绍茵好生奇怪,莫不是一眉老人故意试探自己? 她向来是个直脾气,一下子非常愤恨。 但仔细想来,那日一眉老人走火入魔逼真,自己说出华山心法,他的确有些好转情况。 这些日子,他若非急于运用心法练功,又怎会连山洞都不曾收拾? 可一切若是属实,却又与铁血秘籍的记载有所出入。 天绍茵满心不解,此时突然为燕千云难过,师父狡诈,弟子单纯。 二十多年,他如何渡过? 孤独,寂寞,哀愁,惆怅,欺骗。 她暗骂:“一眉老贼,你暗里是贼,却故作君子,好个狡诈的人。” 如此看来,当年边行并没有冤枉他,可他却欺骗自己的徒弟。 多少年来,他躲在仙灵岛偷练邪功,不知有多少婴童无辜惨死。 可怜的是,他以刺探江湖消息为由,将徒弟打发走,自个儿做这坏事。 想到这里,她悲愤万分,更替燕千云难过。 这是一个苦海,她决定将燕千云带离此中。 袁道成、孙道成依旧整日吵闹,天绍茵不喜他们,因为这二人没有前辈风范,终日逞口舌之争,乐此不彼。 她无法做到尊敬,无法正视他们月明教的身份。 据说这二人不听月明教主号令,却单单尊敬一眉老人,对其毕恭毕敬。 一眉老人若是在场,这二人从不争吵,好像以前的争执都是过眼云烟。 后来她问过燕千云,才知道成仙君之所以能有今日成就,都是因为一眉老人的功劳。 天绍茵暗想:怪不得他旧病总是不好。 道成仙君算是老人的后生,亦视一眉老人为师叔长辈。 二人有个徒弟,就是那位少年,名叫班竹,心思极其单纯,信仰也与道成仙君格格不入,虽拜在魔教门下,却不喜欢练武,好济世救人,喜欢流浪边塞,接济伤残的士兵。 这令天绍茵感到分外惊讶,难得与他熟络,本欲向他探听一眉老人之事,奈何这少年不工于心计,对道成仙君及仙灵岛,所知甚少。 天绍茵只好慢慢等待机会,还好那次碰过山洞的机关,后来及时掩藏好,老人没有发觉。 他每天四更练功,准时将华山心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