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辞行 (第1/1页)
小潘氏听了公公的话,心里凉了半截,她求救般地望向姑姑,您老人家可得帮瑶儿说说话啊。 在程府程老太太可是小潘氏在这个家里主心骨,什么事她都是以姑母马首为瞻,在她心目中老太太说话可比程志管用,主要是老太太能管了丈夫。 可是这次她信错了人了,程老太太今个可是和老头子夫唱妇随的,为了大儿子的官位,什么事都得靠边站。 儿媳把她姑姑当主心骨,可她姑姑的主心骨是身边的这对父子,既然老头子发了话,儿子也没反对,那就是说孙女现在是肯定不能回来的,虽然她也很喜欢孙女,但终究是赔钱货,还是自家儿子要紧。 可在媳妇面前怎么也要维持一下婆婆的体面,体现一下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不是我听老头子的话,实在是孙女太不长进了。 程老太太出口教训道:“瑶儿这次闹得也是太不像话了,什么人都敢惹,差点坏了她爹的大事,让她在庙里好好反省反省,待风头过了,自会把她接回的。” 程老太太发了话,小潘氏是彻底死了心,只要女儿能回来,迟点就迟点吧! 虽然过程波折,但是好歹丈夫的官还是升了,想到这里小潘氏渐渐开心起来,便去忙乎庆贺的事了。 待到晚膳时分,大爷升官的事情便在院子里传开了,下人每人得了五十文的赏钱,这可是件不容易的事,个个是笑逐颜开。 赵mama和小红也是得了的,只不过她们的心思和旁人不同,多了份轻松,竟有种重新投胎做人的感觉。 小红这么形容时,正收拾衣物的赵mama笑着骂了她一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程慧却觉着小丫头说的意思还是有的,她自个也是如劫后重生般舒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了! 待用了晚膳,程慧便去给祖父祖母请安,顺便道个别,即然已经决定走了,当然是宜早不宜迟。 程老爷子只说了句路上当心便和大儿子去了书房。 屋子里又剩了程老太太婆媳二人,老太太关切地问道:“怎的走得这般急?” 小潘氏不知道婆婆是虚情假意,做做面子的,心里不由急了起来。 还是快了走的好,若是那事情没包的住,传开了,魏府为了掩人耳目真的纳了程慧为妾怎好?那样的好事万不能落了她头上去。 她这边正想着怎么劝婆婆,就听得程老太太嘱咐道:“把我给慧儿准备的包袱拿来。” 小潘氏觉着自己的心都要cao碎了,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姑姑这是怎么个意思,难道要把魏夫人的仪程给这个死丫头带走? 不一会便见齐mama自东次间捧了个蓝布白花的包袱出来,小潘氏见那包袱鼓鼓的,觉着此刻自个的心真是疼得要碎了。 “慧儿,祖母知道你路上要用钱,这不,昨个魏夫人刚给的仪程,祖母让人换了五千文路上给你用着,你一小姑娘带那么多银子祖母不放心。可要省着点用,你知道吗,这五千文在平民百姓那可是一家老小一年的嚼用。” 程老太太语重心长地叮嘱着程慧。 小潘氏差点咬了自个的舌头,五千文?五两银子!她真想笑出声来! 老话怎么说的:姜还是老的辣! 姑姑,我得给您竖个大拇指! 程慧倒是有点受宠若惊,她还以为那五十两银子已经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呢,没曾想祖母还给了她五两,可能是大伯父升了官,祖母实在是太高兴了的缘故,所以才较以往大方。 其实程慧真是高估她祖母了,程老太太确实是半毛钱也不想给她的,主要是老头子留了话:这次得亏了程慧,丫头好歹是魏夫人入了眼的人,不要做得太难看了,在路上用银子的地方多,多给些银子好办事. 她这才忍痛割rou般地把家里的零钱给拾捣拾捣,整了五千文,这么鼓的包裹,提出去应该好看了吧。 赵mama被程慧敲打过后,便小心谨慎起来,进了屋子关了门才小声抱怨起来。 这把魏夫人给的仪程给吞了不说,好歹应该关心一下孙女,一女孩子路上是否安全,应该派些家丁护送什么的。 她们回来的时候,二爷觉着三姑娘年纪轻没经过事,又是个女子不放心,于是派了管事、请了衙役,还是不放心,又雇了两名镖师,这才稍稍安心。 可这些人在把三姑娘送回来的第三天便都回去了,二爷原本的意思是让二姑娘在这过了年,明年开春了他派人再接回去。 程志有个同窗好友,和他是一年的进士,外放做了县令,两人一直有书信来往,知道程慧今年及笄后,给保了桩媒,他在京城有个侄儿,今年十八岁,已经考中了秀才。 程志觉着挺好,正好父亲做寿,让妻子带了女儿回来拜寿,再住些日子等到年底,同窗携妻子回京述职,正好请同窗的妻子约了相看一下。 谁知妻子怀孕,计划全乱,思来想去,反正女儿得代表他回来,不如依照原计划住到年底,到时他请了程慧的舅舅、舅母回去帮着相看,事情无论是否能成,等明年开了春他再派人把女儿接回来。 程志自小就聪慧,程老爷子很喜欢这个小儿子,一心一意地培养,就指望着程志能圆了自己的书香门第梦。 程志三岁的时候,虽然姨娘去世了,但程老太太倒是不敢在吃穿上苛待他,更不敢随便打骂,姨娘原先可是罗夫人的贴身丫头。 那罗哲可是程家的贵人,可她也不希望这个庶子有出息,她不能动庶子,可她能指使程志身边的人啊! 于是她给程志寻了个机灵、活套且年岁稍大点的小厮,悄悄地带着程志净往那玩物丧志、不学无术的爱好上引。 待程志十四岁的时候,又疼心肝地花了银子寻了貌美的丫鬟给做了通房丫头,程志更没心思读书了,于是这课业是越来越差,直至程老爷爷心寒失望,最后干脆不管,放任自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