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平定(上) (第1/2页)
这里是外廷大门,晴朗的天空,阳光遍洒。【】 以勤政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排列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建筑。 宫中的人,已经全部清理出去,一带都有禁军站岗守哨。 旬枸和几个文官,还有宫内的侍女和内侍,都向前跪迎,并且献上玉玺。 “什么”当王弘毅听完了旬枸的话,不由震惊,虽他早就知道,以着魏越的性格,绝无在自己面前乞求生还的可能,可居落得这下场,还是让他唏嘘不已。 吩咐内侍接过玉玺,翻看着“受命于天”,不由叹息。 “王上,如何安置魏越尸体”负责清理皇宫的官员问着,说的那焦碳一样的尸体。 王弘毅想了想,终是叹了口气:“孤代大燕朝廷戮尸,随后埋葬了吧” “诺”官员领旨下去。 代大燕朝廷戮尸,算是对天下有了一个交代,这样一来,即便是曾经拥护着大燕朝的人,也不会再有什么可说,只有拥戴新朝了。 至于嫔妃宫人的尸体,这些自然也是薄薄埋葬。 进了一殿,这殿平日很少启用,这里已经打扫干净,布置一应所需的皇家陈设。 太监和宫女这时遇到新主,战战兢兢,不敢怠慢,打扫此殿处处干净,各种家具上毫无纤尘,宽大的御榻安放在里间,挂着黄缎绣龙床帐。 紫檀木高几上一个古铜狮子香炉,从口中微微地吐出轻烟。 清幽的香气散满。 王弘毅来到殿前时,宫女和内侍都跪在丹墀上接驾。 王弘毅在御案的椅上坐下后,又吩咐着张攸之、虞良博、旬枸进来,行礼后又平身,让他们先坐着。 吩咐的说着:“投降的太监和宫女,先管束着,命襄阳宫中的人,都迁移到这里,这些内宫的事,都要由王后和太后来掌管。” 立刻有人应着。 “六部也要迅速迁移过来,新降的旧臣,都要一一记档安排。” 不过襄阳到金陵可走水路,说实际,有船很快,过年前基本搬迁完毕不成问题。 说完了这些,王弘毅呼了一口气,才看向旬枸:“你原本官职是中散大夫” “是,臣是”旬枸磕头说着。 当初旬枸觉得这官职太小,但是现在却觉得这官职真妙,这五品官是闲官,说明魏越不怎么样重视,自然不是魏越死党。 “孤已经听说了,你献城有功,献玺有功。”说到这里,王弘毅沉吟着。 本来五品官已经不能使他犹豫,但是这人却给他一种奇怪的感觉,只见此人顶上本命气变化不定,从白、红、黄、青中不断变化,这种命格还是第一次看见。 顿了一顿,才说着:“孤赏你黄金千两,你先去一郡担任太守吧” “臣谢恩”旬枸心中凛然,却响亮答应一声,见无话,退了出去。 张攸之和虞良博,不由有些奇怪,不过没有出声。 “经过大清洗,宫里侍候的太少了,就算加上襄阳的,不及前燕五分之一,这事有关国体,臣觉得要充实。”虞良博这时说着:“还有前朝的太监侍女,既作出了弑主的事,实在不可亲近。” 王弘毅淡淡的说着:“襄阳的人手来了,再配合原来旧人,也足够了,太后多派些人就是了,不能让她老人家有点委屈,以后慢慢补充就是了。” “现在金陵初平,吴地或征或剿,这时再征民女和太监充实宫廷,不是时候。”王弘毅说着。 虞良博听了,忙说着:“臣谢王上训诲” 王弘毅笑笑,却皱起眉,这金陵上百年为帝宫,冤死的人肯定不少,再说上百年古房老殿,焉得没有点阴气 可是这时进来,却觉得阳光灿烂,半点都没有,这实是可惊,难道真的是革新导致 心中就有点狐疑。 安置好城中事宜后,王弘毅深深的呼吸了一下,顿时感觉身心疲惫。 压力一卸去,难免整个人都松弛下来。 “王上,您以身体为重才是。”站在一旁的张攸之见了上前一步劝的说着。 王弘毅点点头,到了这时,大局已定,再不会出什么变故,他也没必要继续死撑:“孤是有些倦了。” “王上是否入住皇宫”张攸之犹豫了一下,问着。 王弘毅摇摇头,这时入住皇宫不当,里面尚未妥当,人数排查也是,这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皇宫算了,孤令人在城中寻了一处府邸,在那里暂住就可,宫内肃清了,再等王后和太后来了,一起入住不迟。” 张攸之显然也明白王弘毅的意思,应着一声,说:“是” 王弘毅没有骑马,而上了一辆马车,在禁军的保护下,向着府邸行去。 这座府邸位于城南,是一个世家的宅第,当日这一世家举家迁离金陵,府邸被魏越派人给查封,在楚军入城后,王弘毅令人将这里打扫干净,暂时在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