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海关(上) (第1/2页)
远航港,海域一处不大不小的城市。【】 此港本不叫这个名字,自几个月前这里开始大兴土木建立码头后,港口的名字也随之改变了。 有人传闻港口的名字,是楚王亲自所起,具体的事实怎么样,普通百姓根本无从得知,只知道,几个月来,这座港口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最直接就是工人的增长,舰队的靠岸,导致着生意的增长。 “哟,张老三,又去送菜了”不算宽敞的街道上有一辆牛车行过,街上一个早早起来的店铺老板笑呵呵的朝着赶车的人挥了下手。 牛车前面坐着的憨厚汉子顿时一勒缰绳,牛车在店铺老板跟前停了下来:“李老板怎的起的如此早” “咳,还不是这几日买卖还算兴隆,一大早就有客人来,不得不早起呐”瘦高的店铺老板笑的一张脸上仿佛能开出一朵花来。 想到这数月来的变化,二人都笑了起来。 “这还得托了军爷的福不是他们在这里兴建港口,哪里有咱们这样的日子” “可不是,不仅做工的人每日要不小的嚼头花销,军爷一个个可都阔绰的很好了,不耽误你送菜了,快些去吧回来之后,少不得要来哥哥这里喝上两杯” “一定一定”寒暄了几句,店铺老板看到旁边的店铺也都陆续的开了门,他不再多说闲话,又说了几句,就开始清扫起店门口来。 牛车重新被驾驶着,向着港口的方向行去。 清晨的阳光,轻轻的洒落下来。 牛车上的蔬菜,每一样,都是那样新鲜。 在牛车上,除了汉子,还有着一个岁的孩童,长的十分白净,一副机灵的模样。时不时的和孩童说上几句话,牛车很快就到了地方。 这时的港口,被修建的极为漂亮。 宽敞的码头,一溜哨卡全是两层高楼,远处海岸那里停靠着的是一艘艘的巡逻船。 整个港口的建设,在两日前竣工,此时做工的人离开了,但在这里驻守的水师数量不少,每一日的花销,足可以带动附近小镇的发展。 话说,所谓的海关的基础,就是庞大的水师,水师规划着船队的路线,才能使海关的作用发挥,因此海关处必须有着水师。 吴军投靠后,水师现在有三支,总人数高达六万人,分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有人上书说水师规模过大,以后进攻中原,水师作用不大,要删简,被王弘毅呵斥了。 送菜的张老三驾着牛车一到,港口第一道哨卡的士兵就走了过来。十几个人凑过来,和张老三闲聊着。 “今日送的早。”检查后,一个身材挺拔,充满英气的年轻队正说着。 张老三认得此人,知对方姓谢,是个好说话的军官,对方一和他搭话,他不紧张,笑着说:“这不是军爷要么小的哪里敢怠慢。” “好了,这是你这次的菜钱,看看里面够不够数。”将一袋早就准备好的银钱扔了过去,年轻队正说着。 “不用看,不用看,哪里会有错”抬手接住银钱袋子,张老三忙应声说着。 这时,谢队正看到了正帮着士兵向下面搬卸蔬菜的孩童,不禁露出一个笑容来,问:“这是你家孩子” “大人,这是小的家中的老三,还算懂事,能帮着做些活计。”张老三说着。 “看着挺机灵,怎这年纪不送他去私塾,反跟着你到处跑” 谢队正的话让张老三一怔,随即有些苦笑着说:“大人,穷人家的孩子,哪里是当老爷的命,进了私塾又能有个什么用还不如早早的帮家里干些活计,以后娶个婆娘,也好延续血脉” “家里有点钱,让这小子去读个私塾也好,你不知道么王上这次开了科举,录取的秀才里,一半以上是穷人出身,每家赏了十两纹银十亩良田,中了举人就更人上人,一出来就是令吏,没几年就是官身,就是考不上科举,识个字,总能以后谋个好活计吧”谢队正实际上是想到自己才出生的儿子,就这样说着。 张老三听完这话,不禁怔了片刻。 看看机灵的三小子,觉得军爷的话也说的不错 “谢辕这小子,又和人扯上了。”第一道哨卡的高楼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群人,为首白面长须,一身的官袍,正是宋家的宋涵。 海关手中有兵,除了关键时能招呼水师,平时还有着一个卫的兵听候指挥,这谢队正就是手下了。 宋涵此时手里举着单筒镜,看着远处的情景,笑的对着身后的人说着。 被宋涵点名的,正是与张老三说话的队正。 似察觉了什么,谢辕回过头,向着高楼望了一眼,转过身,指挥着士兵将菜运进去,同时看着张老三父子离开。 这面的事情都解决完毕,他忙小跑着,来到了高楼上,向着到官员一个跪拜:“下官谢辕,见过宋大人诸位大人” “起来吧。”宋涵笑眯眯的看着他,看了一会说着。 谢辕站起身,恭敬的站在一旁。 “这段时日,你是变化颇大。”宋涵摒退了别人后,单独对谢辕说着。 “家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