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五章 法会(一) (第1/2页)
第二日,天蒙蒙亮,王弘毅就醒了,这夜是临幸王后 此时见王后呼吸均匀,沉稳地睡着,才起身,王后就醒了。【】 王弘毅低声说着:“你怎么醒了,多睡会” 宋心悠披衣就想起身:“王上你都醒了,我还能睡,这承受不得。” “你是王后,我们是夫妻,有什么受不了”王弘毅笑的说着:“你别起身伺候,着凉了可不好” 这时,几个宫女或跪或站,上来给王弘毅着衣。 今天穿着一件貂皮外袍,戴了顶东珠顶冠,王后还是过来,亲自为王弘毅束了一条腰带,又整了整衣领。 王弘毅没有离开,说着:“兴儿五岁了,是启蒙的时候了,也许要请几个老师了。” 说着,沉吟会,又说着:“把礼明殿启动吧,办个宫学,以后王子一到五岁,都一起入内学习。” 对这话,宋心悠是心中同意。 大族出身的她,自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虽说孩子还小,仅有五岁,以前也教过字,学着礼仪,但作为楚王嫡长子,这些还远远不够。 民间都五岁启蒙,何况王子 当然,前朝是只有太子学习,别的诸子都养猪,但是现在看来,王弘毅要统一入学了。 “王上,臣妾明白您的意思,只是兴儿本就少了些孩童烂漫,要是过早”宋心悠少有些担忧。 “王后是怕束缚了他的天性”王弘毅看向宋心悠,问着。 “是,兴儿性格过闷了些”王后宋心悠柔声说着,儿子的性格,母亲自是了解。 兴儿是个聪明孩子,出身高贵,但是性格却有些过闷,这样的人,向好处引导,就是宽宏大度,向坏处引导,就是阴沉难度。 择师就成为重大问题。 不过对于给爱子择选老师这件事,哪怕她是王后,是兴儿的母后,却也不能真的干涉,不过作为一位母亲,她可在夫君面前表达看法。 至少所选之人不要过于死板。 宋心悠虽只是略提了提,王弘毅已是听明白了,这事在回来路上已想过,与宋心悠想法不谋而合。 “王后你且放心,这王子之师,人品学识器量是最要紧,才能政见还在其次。孤定会给兴儿和他的弟弟,找几位人品学识器量都有的老师,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下去,才可有望成材这方面孤心里有数。” 王弘毅所言,让宋心悠心下顿安,她盈盈下拜,口中说:“臣妾谢恩” “王后,一起用早膳吧” “臣妾这就吩咐下去”宋心悠忙说,同时吩咐宫人预备,两人简单用了膳。 见王上这样体贴王后,王后宫中的宫人心里自是十分高兴。 王弘毅出了王后宫殿,乘舆前往外宫。 王弘毅坐乘舆到了议政殿正门,直到丹墀前下来。 宫外内阁众相,文武百官真的有一百多个原都站着,见王弘毅过来,都“啪”的一声,跪下一片。 王弘毅上阶,进了大殿,坐在御座上,吩咐:“进来” 顿时礼乐大起,众人按品秩肃然鱼贯而入,群臣行礼,齐声高呼:“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弘毅笑着:“转眼就是一年了,这一新年有事,不能让众卿回家过年了,不过现在还是要赐筵贺岁,众卿不必拘礼赐筵” “谢王上”臣子忙都再次叩拜谢恩。 顷时钟吕齐鸣,乐声中百官谢恩起身,这时,一批太监涌入,抬着各桌进入,这保持着上古传统,一人一席。 第二波侍女领着美食进去,一一布上。 王弘毅亲领内阁大臣入座,才上前自己入座,群臣再依此入座。 下面就是贺诗,这种锦上添花制造气氛的工作,虽然无聊却不可避免。 有几个大臣都出来念了诗,都平淡无奇,于诗词一道实在平平,不过习惯罢了。 大殿里立时一片称赞贺美声,王弘毅也一一赐酒。 这次徐州大捷,让文武百官对前途越发有着信心,自兴高采烈。 坐在上面,看着下面笑语欢声的景象,王弘毅一面浅饮着,一面思索着事情。 哪一个,适合给王子做老师。 虽都是人才,可给自己王子做老师,王弘毅看哪个都不满意。 从头看到尾,再从尾看至头,所有人都被他看了一遍,却也只是在心中添上几个候选者而已。 这件事,虽是紧迫,却不能不慎重选择啊。 此时殿中人人进食,却有些严肃,王弘毅心里一动,笑着:“相国陪孤走走,用酒不要勉强。” 说罢起身出了大殿,到了一处里间。 虞昭连忙跟上,说着:“王上有何吩咐。” 王弘毅坐下,脸上毫无表情,淡淡说着:“相国,王子已经五岁,可以启蒙了,孤有意建宫学,教导诸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