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初恋后遗症 (第1/2页)
崔保国在第一次第一眼看过23岁的柳苏时,心猛地往下一沉。 这哪里是红颜?分明是祸水! 他嘴上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态度上不是太热情。 柳苏发育得特别健康,这种身材在机关有些碍眼。 当时的组织部部长,是一个闻名全城的大才子,不仅能写,还很能说。 既然能说,市里就经常让他到党员干部中去讲党课。 部长讲党课等于做演讲,慷慨激昂,格调高声音正。 先是古城本市,后来是邻近市,最后发展成省讲师团的重要成员,组织部长到处宣讲,时有分身乏术之忧。 部长的文章通常登在市里党报的理论评论版面上,一登就是大半个版,下面小半个版是广告。 做为风云人物的组织部长,如果得到社会的认可,柳苏在他身边工作,脚步轻快,脸上自信,是非常愉快的。 景亚鸣呢?人生得意,他一心钻研秘书业务,做大块文章,站在市委书记的高度,审视古城的全面发展。 景亚鸣智商超高,记忆力又超强,一时在秘书一班人中出类拔萃。 可是,崔保国后来才发觉,景亚鸣有一个致使弱点:多愁善感,优柔寡断。 男人的感性是要人命的,感性的男人心里有妇人之仁,有时不够果敢。 景亚鸣在29岁那年被调动工作,要到古城最富有的一个乡镇做镇党委书记,这个镇不仅是全国经济百强镇,工业特别强,后发优势强劲,本来底子就好,容易做出成绩。 天上为什么掉馅饼,且掉在他的头上,这肯定有原因啊。 景亚鸣在29岁就要赴任全国百强镇的镇党委书记,在之这前,按惯例组织上安排他去中央学校学习3个月,时间是那年的10月2号至元旦。 去北京,景亚鸣太熟悉那里了,他把4年的青春与彷徨都留在了北京。而且,对于一个在仕途上要一展宏图的人,景亚鸣进京要做的事业太多了。 临行前的告别宴,从未有过的忙,景亚鸣被众星捧月一般,吃不完的告别宴,五六年的时间,景亚鸣从出大学校园时的玉树临风,170不到的身高,如果瘦一些也能给人玉树临风的感觉。真的。景亚鸣现在暴肥,完全变了一个人,脖子也短了几分似的。 但雄心壮志空前高涨。 柳苏是他公开的恋人,已见过双方的父母。 景亚鸣的母亲,呵,说起来,景亚鸣的母亲是个厉害角色,景亚鸣的父亲是区里的教育局局长,母亲在市里,是教育系统的资深教育家,从事教研工作,负责小学工作的督察、教师的结题、普通话培训及考核、学校的各项比赛的评委、重大考试的出试卷工作,是教育系统举足轻重的名人。 景亚鸣的母亲吴老师很强势。 说话铿锵,走路有力。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严厉加智慧加受过高等教育且从事教育工作的mama,才能生出如此优秀的景亚鸣。 景亚鸣上了北大,这就是铁证。 在知道柳苏不是科班出身时,景亚鸣的mama颇有微词,她不能相信,为什么现在还有学生不上大学的,为什么不上大学?基础差到这个地步吗?在大学已不是精英教育的当下,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女生,只能说明:1,智商是硬伤。2,中学阶段谈恋爱去了,没有好好读书,早熟。3,家庭积贫积弱。 景亚鸣的mama不同意北大毕业的儿子,前途无可限量的儿子找一个职高女孩,身材太火爆,书读的又少,跟儿子不在一条线上。 但毕竟知识分子家庭,景母虽然不同意儿子与柳苏谈恋爱,但景亚鸣一味坚持,母亲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男孩嘛,谈恋爱失败几次不算什么,即使婚姻触礁,好像也不是天要掉下来的事。 柳苏跟着景亚鸣,以恋爱的身份,吃遍了古城及乡镇。好得放屁都有一起闻着,不觉得其臭。 一别三个月,其间景亚鸣竟没有回古城。 为什么? 党课抓的严。 不许旷课。 要晚自习。 各种活动,比如合唱,排练歌唱祖国的节目。 比如,进博物馆学习。 功课多,抓的紧。 难得的放假,景亚鸣各种走访,找老同学,北大的毕业生,人中龙凤,这些以后是用得着的。回母校,找辅导员、老师,这些都是稀缺的资源,以后如果引进项目、技术革新等等,少不得找母校的资源撑腰。 等景亚鸣党校结业,坐通宵的火车回到古城。 柳苏到小城的火车站接他,然后坐着单位派来的小车,跟着景亚鸣一起回家。 那一晚,柳苏宿在了景亚鸣家。 说不完的思念。 其间,景亚鸣因为激动,眼泪就没有干过。 她是他的命。 他是多么思念她呀。 而她,真的很善解人意,到火车站接他,跟他回家。 第一次,他与她睡到了一张床上。 景亚鸣激动到颤抖。 可是,到后半夜,柳苏肚子疼,出血,景亚鸣吓的半死。对天发誓,景亚鸣还是个处男之身,他初试云雨情,结果惹大祸了,出大事了。 景亚鸣慌里慌张把柳苏送去医院急诊,结果被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