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七章 那些关于退路的谋划 (第2/2页)
说的都是对的。 这令他的那些痛苦,那些憋闷,就只能更加痛苦,更加憋闷了。 好在今天不是去谈事的,只是去道别的。 明日,他就将启程去往天京城,完成六族与朝廷深入合作的关键一环。 崔炎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单衣,与这本就清凉的山间,和厚重的秋色,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正捧着本书缓缓翻动的他抬眼看了下缓步登山的儿子,罢了,最近心情大好,一会儿就少骂他几句吧。 他主动朝一旁的座位努了努嘴,示意崔赐在那坐下。 崔赐悄悄看着父亲容光焕发的脸,和那根本没想过掩饰的开心,心中了然。 事实上,在几天前收到来自北边的情报后,自己也偷偷在房间里一个人笑呵呵地喝了一晚上的酒。 但崔赐明白,对自己的父亲而言,他为雉儿的际遇高兴,不假。 可为了崔家多出一条天大的后路而高兴,或许才是最主要的。 否则也不会严令自己封锁消息,不让其余族人知晓。 甚至他都可以想象到,父亲并不会在那边投入太多,涉及到皇权的事,总归还是多有风险。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烈火烹油,繁花着锦,好,但不长久,并不是如崔家这般豪族所追逐之事。 这么一想,他莫名其妙地有些心疼自己的女儿。 崔炎放下书,看着崔赐,“要走了?” “恩,特来跟父亲告个别。聆听一下父亲的教诲。” 崔炎笑了笑,虽然笑得很浅,但终究是笑了,这让崔赐居然生出了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去了朝廷就好好干,别丢了崔家和六族的脸面就成。至于旁的,兵部那一堆别去碰就好了。” 崔赐点点头,这点他也想到了,兵部的确是如今的自己是最不能碰的。 两人又扯了几句,崔赐告辞离去。 此番没挨骂,没下跪,崔赐心满意足。 不过很快,他又快步跑了回来。 手中握着一张纸条,气喘吁吁地放在崔炎的案头。 崔炎眉毛一皱,看来是给这小子好脸色了,一下子就没个正行了! 崔赐顾不得那么多,手指点着桌上的纸条,艰难地开口道:“父......看......大事了!” 崔炎拿过纸条,面色登时一变。 楚王叛了?! 他很清楚,楚王的叛乱论声势定然不如北渊的南侵,但危害,可着实不小,甚至犹有过之。 八王拱卫四方,皇权居中制衡,这是大端的立国之根基。 一人叛了,会让陛下觉得是这个制度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 人出了问题好办,解决人就好。 可若是制度出了问题...... 这种动摇一国之根基的事,成与不成,这个王朝,都将迎来剧变。 崔赐已经捋顺了气,“父亲,我们该怎么办?” 崔炎沉声道:“如今消息太少,难以判断,你吩咐下去,让捕风台的人立刻搜集关于此事的一切消息,不论大小,只要有关,直接整理后送到我的案头。” 捕风台,崔家情报机构,取捕风捉影之意。 “你照常去天京城,在此期间,一切如常。楚王的叛乱或许成不了事,但这个朝廷会有大变。随时保持跟本宅的密切联系。” 崔赐连忙应下,就要离去。 “等等。”崔炎叫住了一脸愕然的崔赐,“崔鹤你打算怎么办?” 崔赐顿时支吾起来,“这个鹤儿......如今......嗯......理所当然。” 崔炎冷冷打断,“这么多年,他什么德行你还不清楚?华而不实,金玉其外,若非有崔家嫡传做靠山,早被人打死不知道多少回了。但凡他能有一点出息,我能都把希望寄托在雉儿身上?” 崔赐嗫嚅道:“可是......” “若是没有这回事也就罢了,不过是个志大才疏的蠢货,身在了崔家,该他享福一辈子。”崔炎神色严肃,“可既然这事发生了,未来变故太多,稍有不慎崔家都有倾覆之虞,这样的隐患,尽早解决。” 他看着崔赐为难的神色,语气重新变得如曾经一般冰冷,“若是连枕边风都招架不住,你这个家主我也不是不能换。” 崔赐再无半分犹豫,连忙点头应下。 崔炎独坐在凉亭中,两个护卫无声出现。 依旧如先前一般,背对凉亭,目不斜视。 崔炎唤了一声,其中一人走进,“你亲自去一趟楚国,把情况摸清楚,不论结果如何,七日内必须回转。” 男子没有任何犹豫领命而去。 崔炎默默坐着,闭目盘算。 许久之后,却望着东南方向,轻哼一声,“陆老儿,如今我可是有了一条退路,你呢?还把希望寄托在那个东躲西藏的少年身上?” 镇江陆家本家,陆运已经启程赴京,陆杭默默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同样下达了搜集情报的指令。 不到两个时辰,就有了消息送来,只是这消息与楚王无关。 消息来自西北。 陆杭眉头紧紧皱起,斜靠椅背,右手食指和中指有节奏地轮流敲击着桌面。 忽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心念一动,从方寸物中取出一张地形图来,在桌面上铺开。 片刻过后,他站起身来,走到院子外的露台前,双手负后,望向远方。 露台不远处正闭目小憩的麻雀,被一阵爽朗豪迈的大笑声,惊得在空中胡乱扑腾。 过得一会儿,陆杭返回小院,轻轻拉响了一个铃铛。 立刻便有心腹族人快步前来。 “告诉家主,两年内,想尽一切办法,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