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9 宾夕法尼亚军 (第2/2页)
量力的打出扶植日薄西山的英国远征军,跟美国大陆军公开对立! 英国殖民n和远征军的将领们始终没有对突然冒出来的王宏宣言做出回应,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同意。 但并不妨碍北美大陆的其他势力表态。 看大汉帝国最不爽的当属被针对的北美大陆军,华盛顿在得到消息后,轻蔑的称大汉帝国是一群愚昧的印第安人想要有尊严的来送死 自然而然的,美国大陆军没有将大汉帝国当回事,直到王宏带着数千军队从圣路易斯开始,一路铲平了那些脱离英国统治,恢复自治的白人据点和村镇,才引起了华盛顿等人的重视! 既然对方有能力打过来,说明还是有点实力的,印第安人虽然愚昧,但白人殖民者承认,印第安人更加野蛮! 野蛮意味着战力不弱! 因此,被授予重任的阿蒂马斯通过逃亡的白人平民收集了详细的汉军情报。 统一的黑色帅气军装,显眼的高筒熊皮帽,专业的高邦军靴,先进的燧发枪,每一个士兵都配备的成熟投掷手雷! 当这些情报汇总后,任何一个懂军事的人都能看出,汉军士兵完全是按照欧陆掷弹兵标准装备的! 并且,对方的作战士气如同最野蛮的印第安战士一样,十分疯狂! 普通的民兵在对方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整整有四千人,对方似乎有一套隐秘完整的补充兵源的方式,始终保持着兵力的巅峰值。 除了这些汉军情报外,另一份关于汉军p白人的情报更让阿蒂马斯重视。 这并不是说阿蒂马斯多么悲天悯人,他是一个标准的军人,对平民并没有廉价的爱心。 阿蒂马斯让人将这些情报汇总,然后让文采初衷的作家润色一番。 紧接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汉军残害白人移民同胞的文章新鲜出炉了 阿蒂马斯几乎是不计成本的印刷这些文章,将其刊登在报纸头条位置,派认字的士兵在公众场合里向那些不识字的民众宣读汉军的残bn为! 这种宣传攻势,对于此时的北美大陆军官员和将领来说,轻车熟路,玩的贼溜。 本来印第安人在白人移民眼里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野蛮,剥头皮,奇怪的各种纹身是白人对印第安人印象中的标签。 因此,在充实的证据下,大汉帝国这个北美大陆中部新兴的大型印第安部落联盟残忍杀害无辜白人平民,奴役白人平民,肆意掠夺白人移民财富,烧毁白人所有居住点的行径,很容易被宾夕法尼亚人接受了 随后,理所当然的,阿蒂马斯十分顺利的展开了募兵工作和军队募捐活动。 富人们畏惧野蛮的汉军杀过来将自己积累的财富抢掠一空 嗯,他们的担忧正是王宏想做的 n们则担心汉军杀过来将他们的头皮剥下,妻女压在身子地下干一些男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 大量被和n忽悠瘸了的青壮男性重新拿起武器,聚集在阿蒂马斯的军旗下,大量的财富被富商们拿出来,用来购买军事物资。 至于王宏根本不会进攻宾夕法尼亚这件事,阿蒂马斯的人不说,没人知道,反正汉军就呆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边境交界处,怎么说都可以 就这样,阿蒂马斯短时间内就聚拢了超过两万民兵队伍,如果加上后勤之类的杂役民夫,人数能超过三万人! 然而,这还没有达到宾夕法尼亚州的极限,阿蒂马斯在出征前,并没有停止募兵和募捐活动,宾夕法尼亚州仍然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新兵训练工作。 因为阿蒂马斯分析过汉军的战斗力,即便有两万多军队,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可以一战而胜,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是一个合格将领的基本原则。 退一步来说,即便取胜了,这些民兵也可以用于对北美大陆军补充,甚至是直接参加对英军的战斗。 反正让民兵上战场,北美大陆军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或许,正面会战民兵的人数优势在英军面前没啥用途,但袭扰和游击战中,民兵可是给英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浩浩荡荡的宾夕法尼亚大军堵住自己去路的消息很快被苏人担任的骑马斥候传来。 王宏这支部队除了作战的汉军掷弹兵外,还有骑乘北美野马的苏人骑兵斥候,大量的印第安战俘仆役。 如果算总人数的话,接近一万人! 一路赶来,汉军采用的是后勤补给和就地掠夺两套补给方式,所以这近万人的伙食待遇从来没有短缺过。 倒是有不少被押运的白人俘虏中途饿死 在王宏眼里,适当的饥饿可以将白人俘虏中营养不良和身患疾病的不合格产品自然淘汰掉 所以说,阿蒂马斯对汉军的宣传虽然有些夸大,但本质上也不算冤枉汉军。 阿蒂马斯的行动比王宏预料中要快得多,没等汉军正式进入阿巴拉契亚山区就拦住了汉军的必经之路。 当然,天下之大,都可去的,汉军完全可以饶过这条必经之路,不跟阿蒂马斯的队伍开战,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区。 只是,那样做会多走很多路不说,还会将自家军队的屁股交给阿蒂马斯。 到时候,阿蒂马斯只要微微用力,就能封住汉军的菊花,切断汉军所有的后勤运输线! 并且,一旦饶过阿蒂马斯,王宏的汉军就会有陷入被两面夹击的风险。 无论哪一条,都不是王宏愿意面对的。 更何况,汉军畏惧正面会战么? 阿蒂马斯为了尽可能展开自己的兵力优势,选择了一处开阔地带作为战场,如果汉军一头撞进来,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汉军绕路,他就将这支孤军封堵在弗吉尼亚州! 在阿蒂马斯眼里,区区几千印第安军队,根本无法改变既定的北美殖民地战略局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