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医科大生命科学研究所 (第1/2页)
“按照俄国科学院生化物理学研究所那群人的理论,如果将人类的体温降低两度,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多活120到150年,甚至是有可能活到七八百岁,因为热量的快速散失阻止了人体的衰老和体重的增加。” 年轻教授侃侃而谈,领着滕梅香和吴望等人,走进申城医科大生命科学研究所。 研究所内出奇的安静,除了机器的滴答声之外,身着蓝白防菌服的技术员和研究员,全都沉默地进行着手头的工作。 除去必要的交谈,他们基本不说话,看到滕梅香他们走过,也只是恭敬地点下头示意,就继续低头干活。 “然而,一些曾在苏联低温生物学研究学会工作过的科学家们,对冷冻死者遗体和脑袋,盼望将来“复活”的说法嗤之以鼻,他们觉得这是专门骗死人钱的手段罢了......嘿嘿,还别说,讽刺的是,某种意义上还给他们说对了,现在就很流行这种“冰葬”,都快成为主流葬礼之一了。” “我们医科大生科所,以前就有这项“业务”,很多客人来定制呢!” 年轻教授像一个导游一样,点头哈腰地给滕梅香介绍着,不过滕梅香面色淡然,显然对这些不太感兴趣。 吴望却听得津津有味,他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些技术员将一个个银色的不锈钢高罐打开,把里边被裹成一团的人形物取出,扔在拖车上,一车车运出。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见年轻教授不再炫耀学识,吴望指着那些技术员,随口问道。 “处理掉一些没什么用的“冻猪rou”而已,现在申城不是资源紧缺嘛,我们这儿的电力供应也受到管制,负担不起这么多冷藏罐,这些原本也就只是装装样子,而且...我们也要腾出空间和精力,全力为大小姐服务嘛!” 年轻教授搓搓手,谄媚地看向吴望。 “这位小哥,你是想要什么样的服务呢?大小姐刚才也说了,我们这里未来半年都会是你的私人研究所,提出你的要求,我们包你满意!” 吴望笑而不语,自顾自地在研究所里逛了起来。 年轻教授尴尬地望向滕梅香,见滕梅香点头,他才无奈地跟在吴望身后,每经过一个实验室,都细心地给吴望讲解。 至于滕梅香,则抱着蠢蠢欲动的安豪气,坐在会议室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几个研究人员商量着什么。 换上实验室白大褂和鞋套的安豪气,显然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要不是被滕梅香抱着,早就撒丫子疯玩去了。 “这是微生物培养室和动物培育室,哦这里,是电泳室和电教室,那里呢,是冷冻仓库,楼顶是电脑机房......” 吴望点点头,年轻教授也不管吴望听不听得懂,噼里啪啦地跟他介绍着这里的设备。 “对了,我们主要进行的研究,大体上有两个方向。” “活体冷冻和遗体器官冷冻。” 可能是想解释得通俗点,年轻教授酝酿了一下措辞。 “申城医科大生物科学研究所最初是由张所长牵头建立的,这些年我们在器官冷冻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了,甚至还和附属医院那边的外科医生合作,使得他们能够进行各种类型的冷冻外科手术,闻名全国。” “至于遗体冷冻,这项目主要是为一些志愿者和富商服务的,当然也有一些试药生,我们会先从心脏和肺开始冷冻,将管道插进他们的身体,抽干血液,同时注入甘油溶剂以防止冻伤,最后他们会被毯子包裹,倒置安放于一个充满液氮的不锈钢高罐中,体温被慢慢降到零下196摄氏度,达到最后温度需要大约5天。” “当然,我们也可以只进行脑部冷冻,就是只摘除掉脑子和神经,保留一定的造血干细胞,以期未来重新分化出身体组织,这样就便宜许多了,而且也比全身冷冻快,可以哗啦一下,将液氮温度降到最低,半天就能搞定一个人.....哦不,一个头。” 吴望点头,这些他都已经事先了解过了,这类并不是他感兴趣的,他并不想死后才被冻起来,而且身体大部分由超级体细胞构成的他,也不需要如此。。 “那活体冷冻技术呢?” 年轻教授嗫嚅了一下,表情有点尴尬。 “这...这个只是挂羊头卖狗rou,是张所长为了套国家经费才搞出来的......米国不是有个叫所罗门·科瓦亚的生物学家吗,他是研究细胞构造学的,按照他的假想,细胞的柔韧度和原始胶子数量是决定细胞抗冻能力和进化限度的关键因素,所以他开展了一个课题,叫“寻找生命能量之源”,旨在如何开启冷冻之后细胞,如何给予生命活力,以及在生命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一切可能的人工进化行为。”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国家对这类研究很感兴趣,张所长当初也是跟风,开启了类似的课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