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青石之役(上) (第2/2页)
要蹦一蹦呢。 所以只要去做就好,故事也必然会由潦倒走向重振! ※※※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武大烈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 “大人,大事不好了!”冲进房里的衙役跌跌撞撞,“梁公子带了自己的家将出城去了,说是要独自迎战红娘子。” “什……!”武大烈这一惊非同小可,几乎连话都不会说了。 这个梁铮是不是疯了,自己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去避一避,可他倒好,干脆把自己直接往红娘子的剑下送。 “他带了多少人?”武大烈急忙问。 “好像就百来号人……”衙役回忆了一下说道。 于是武县令再次傻眼当场。 就百十号人? 赵正阳一代虎将,带着剿匪的精锐之师,尚且被红娘子杀了个全军覆没,自己都被生擒活捉了去,可梁铮却只带着这么点人…… 只怕这已经不是送死,而是求死了! “速速点齐两班衙役,所有捕快民壮,马上跟我出城救人!”武大烈急得汗如雨下。 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但愿自己赶到的时候,梁铮这小子还有命在,否则将来九泉之下,自己拿什么脸去面对他的父亲。 ※※※ 青石坳。 鸡公山到永宁县城的必经之地。 这里本是一大片的良田,然而年前黄水决溃之后冲垮了堤坝,便由此向东即四散漫下,如今水势虽然退了,然而剩下的也就只有一望无际杳无人迹的乱滩了。 只是今天稍有不同。 天刚蒙蒙亮,青石坳口就影影绰绰地出现了密密麻麻地人影。走得近了,原来却是梁铮带着自己全副武装的家将们,每个人的肩头都扛着火枪,雪亮的枪管印着晨曦第一缕的阳光,闪出了耀眼的光芒。 “少爷,有件事我真不明白。”见梁铮示意队伍停下后,便一直东张西望,终于忍不住的苏清和开口问道,“你要选在此处和红娘子的马匪决战?” 梁铮却不回答,径自四下察看,过了半晌才走了回来,伸手搭了个凉棚,极目望去,但见土丘连亘直追天际,枯茅、衰草,乱蓬蓬地在袅袅料峭春风中丝丝颤抖着低吟,断垣残檐星罗棋布地点缀其中……梁铮看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 “不错,就是这里。” “可是……”苏清和提醒道,“此处地势开阔,最利于骑兵,红娘子的手下全是马匪,只怕他们的马队一冲,咱们练了一宿的阵势就得乱了吧?” 原本以为只是小小的横队、纵队的练习,对于这些行伍出身的家将们来说本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梁铮的要求却是整齐划一,要做到数十人如一人,而且还不时地用土块、碎石之类的砸过来,并且要求大伙儿躲都不许躲,要当做身体不是自己的一般…… 这就有点难了。 然而少爷却说:“我就是要大伙儿做到上阵的时候,就算对方的箭射过来了,也要能从容不迫地装填弹药。只有这样队形才不会乱,才能把牺牲降到最低。否则队形一乱,那就和伸长脖子等着挨刀没什么分别了。” 好在大伙儿都是行伍出身,经过了整整一宿的训练,才终于可以勉强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这种阵法真的好使,真的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打败马匪的骑兵? 苏清和并不知道,见梁铮依然沉默不语,不禁又道:“要不到后面的剑龙嘴等他们?那里也是必经之地,而且那里的两山夹缝,地势前宽后窄,他们的队形很难展开,更有利于我们步战。” 梁铮微微摇了摇头:“这里的确有利于骑兵冲锋,但正是因为如此,那些马匪才容易麻痹大意。” “这……” “你看那条凹道。”他指着前面的一道深沟,“从咱们这里看是不是一目了然。” “正是。” “可是那边呢?” “唔……” “那边的地势比咱们这里高,又是接近90°的断面。”梁铮说,“我刚刚绕了一圈细看,对面的高地后是一个反斜面的坡地。” “少爷,你是说?”这一回苏清和终于反应了过来,“从他们那边是看不到这条凹道的,所以……” “所以我需要你带一队人,到对面去。”梁铮赞许地点了点头,“你的任务就是吸引马匪的注意,等他们开始冲锋的时候,马上撤回来列阵。等马匪们看到这条凹道的时候会怎样,你细想去。” 苏清和霎时恍然大悟,心下对自己这位年轻的少主子更是暗自佩服不已。 少爷如今二十不到,竟能善察地势,因地制宜地巧设陷阱…… 只怕老爷当年都未必有这般本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