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回:西伯侯降尊请贤姜子牙渭水论势 (第3/3页)
贤王,贤王,燃灯大师还对小民说,西伯贤王广纳贤才,凡有所归,皆珍为上席,视之如宝物,当为今后成就天下霸业的贤王。燃灯大师还说,他极为敬重贤王,所以不忍贤王见到他后,因为长公子的事儿伤心,小民则劝导他,对他说,燃灯大师,我已着徒儿武吉去拜见贤王了,贤王明达,一准能来,既是如此,何不直达贤王?谁知他听了此话,即要告辞,小民苦留不住,只能一程程相送。” 姬昌感叹,“燃灯大师真乃性情中人,如此孤直,唉,他既能救孤归来,又何怕他人责怪?” “贤王,当时,小臣也是这么劝他的。怎奈他去意已决,苦留他不住,听他说,他这门中,尚有师兄弟数人,本领俱是高强,其中大师兄道号南极翁,乃是取意南极不老之意,而小师弟罗广成更是有网罗天下之能,他们本领都很大,为贤王今后的江山稳固谋划,小民便有心相请,请他们同来西岐效力,经过小民长久说服,燃灯大师也就同意了。小臣当时掐了一卦,知道他和贤王现在还不是相见的时候。便没有强留他,啊,如此也好,以后贤王可以见到更多的贤能人士,各路英豪齐集西岐,当是天下盛事,当初,小民在昆仑习艺,有一师兄道号太乙,也是甚有能耐,那日告辞师傅下山,他去了乾元山金光洞修行,小民和大师交谈后,得知他也已经落脚陈塘附近,且是李靖三子幺奴的师傅,就此也托了大师前去寻访,请师兄太乙同来出山,成就西伯贤王的天下。贤王,大师虽去,彼日后自归来见贤王。” 姬昌听世上还有如此多高人,喜不自禁,竟越了常理,喊了一声姜兄。 “啊,姜兄,你未卜先知,真乃世间奇人。” “贤王过誉,小民为贤王谋划,送了大师一程又一程,耽误了时辰,让贤王久候,希望得到贤王的谅解。” “姜兄客气了。” “贤王,你以此称谓,愧煞小民,若在以此称谓,小民到要找那地洞来钻?” 姬昌不以为意,“哎,姜兄大才,非此对待不可。” 说完,姬昌也不待子牙回答,就谓左右:“若论狩猎,无有过此,散大夫的提议最好,收获颇丰,真是感谢他,啊,不虚此行?” 散大夫不住点头,辛免作为姬昌的贴身保镖,看到姬昌从没如此对待过他人,就在心里嘀咕,“这样的干瘪小老头,臂上的青筋暴露无遗,似已经走到了风烛残年,还能有多大的本事?值我家王爷如此看重。” 他就装着不慎,有意向子牙这边撞来,姬昌在前面,面对这子牙,并不知辛免的行为,依然向前拉子牙。 子牙看辛免过来,借姬昌前拉的事态,一个转移,立于了右边,远离了他。 辛甲快步上前拉着辛免,道:“兄弟,你怎么在神仙面前失了态?不可无礼。” 辛甲跟随武吉出去,受了教训,深知不可小瞧了子牙,姬昌看辛免跌过来,也就冷脸对着他说:“你想干什么?莽莽撞撞,成何体统。” “大王,茅地甚坑洼,小人立足不稳。” 辛免吓了一身冷汗,心里却想着,我虽犯了点错,但是把他逼到大王的右边,站了上首,这也是犯了忌讳,看他怎么答? 子牙却笑着说,“这哪里是地坑洼,只怕将军心里看有坑洼罢。” 说完,子牙转身就到那边几上端出一茶盅,请姬昌茶,道:“贤王,新采的茶,请吃一盅。” 他这转身,浑作天然,递上茶后,依然在姬昌的下手,成主从之势,使他人无话可驳。 簪越姬昌,只似主人献客人殷勤一般,没有一丝的漏洞。 辛免不觉赞叹出声,“这样的年纪,身体依然还灵活,不容易呀。” 他不免向哥哥辛甲望,兄弟俩个同时都低下了头,呵呵,他们都服了子牙。 姬昌看众人对子牙都服帖,没有不满,就盛情的邀请子牙同行,道:“姜兄,随我同往西岐,共谋西岐发展大业。” 子牙不敢推辞,收拾一番,即和他搀扶着出了竹舍。 当下,姬昌邀子牙同坐一辇,子牙不敢,于是,子牙一辇,文王一辇,二辇并行,二人正好是边走边聊。 子牙笑对姬昌说:“论起来,贤王与小臣实乃同一先祖。” 姬昌感到奇怪,这话怎讲?因而问道:“卿何以知之?” 呵呵,这会他称呼稍变,一是子牙的请求,二是恢复了自信,防着群臣的口舌。 却听子牙禀道:“贤王先祖轩辕氏,乃是尧帝第五子,尧帝让贤与舜,其五子后稷被舜封与西山。而后历三十世创下了西歧一片河山,相传尧帝共有二十五子,小臣之祖乃其第十八子,名叫棘隅,被舜封与吕山,遂以吕为姓,后因天崩地裂于吕山,先祖渐又牵至东海许州,小臣本名吕望,暗含父辈仰望吕山之故,后来父亲早亡,母曾作姜氏妇,臣母为了让臣不忘祖先尚风,亦改臣名为姜尚。臣母在臣十来岁时亦追先父而去,只留下二个异父兄弟,继父不能相容,撵臣于外间,臣无奈,游荡尘间,因此有幸在昆仑遇到恩师。” 子牙言罢,不胜伤感,姬昌听他如此说,就从辇中将手伸出,紧紧抓住他,激动的说道:“姜卿,不,姜兄,不,听你如此叙来,我还痴长了几岁,啊,贤弟,这真是喜讯,姬昌今日方知,弟与孤尚是一脉传承,这事很重要,一定要上告先祖,祖上有知,定会祝福。啊,此是苍天洪福,贤弟若不弃,孤当与弟沐浴焚香,八拜相称。” 子牙恐慌不已,连呼:“贤王,万不可如此,这不是折杀小臣吗?贤王,今后但要招呼,子牙是赴汤蹈火,山也上得,海也下得,决不苟且自己的性命。” 姬昌哈哈大笑,“弟意既如此,孤仍呼你为贤弟,弟但凭自处。决不勉强。” 一路之上,两人说说笑笑,直奔西歧而来,城中居民知姬昌今日之行,争相前来观看,见子牙骨秀风清,民众皆夸姬昌睿智,“啊,西歧万民有了西伯文王真乃是我们民众福份。” 次日,姬昌升殿,更是一步到位的封了子牙。 “贤弟,西岐冢宰一职空缺,且由你兼任,同时,你还施我西岐右丞相之职。” 子牙听闻,行礼相谢。 这正是: 渭水河畔隐贤明,西伯思之觉难眠, 英主贤明一朝会,巧定机密赢万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