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四十三回南王二次伐三山邓九公陈塘请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回南王二次伐三山邓九公陈塘请将 (第2/3页)

人甚是杂乱,就犯了轻敌大忌,主动开关迎击。两军在关下见面,马方见头阵,却是一光头大汉迎击,二人面对,马方道:“张元帅,带这样的兵你也敢来犯我边关?啊,你营中是不是没人了?却让一奴隶前来,这不是丢你脸吗?快回去吧,找一有名的上将前来。”

    各位,马方说出这个话,其中有一道理,这里要说清楚,那时候,战俘为保性命,都自愿为奴,生子后亦是奴隶,其后,世世代代便都做了这一方诸侯的奴隶。但是,作为他的后世,必难甘愿就作奴隶,瞅着机会就会想着逃跑。

    因而,凡是为奴的,各家主人多将其剃光毛发,烙上印记,或在脑门,或在顶部,这样,就使他们跑也没处跑,到哪里被逮着还是奴隶,况且,跑了再被逮着,还要遭来毒打。所以,他们的这个手段很残酷,致使大多的奴隶不敢再跑。

    当然,也有侥幸逃脱的奴隶,躲在深山里不敢再现身,他们在那深山之中建起茅舍,彼时,奴隶社会已处过渡时期,奴隶渐渐转化一部分为平民,一部分人已经渐是自由身,那些逃在深山的人,也就渐渐的多了。

    呵呵,他们后来竟是成了一派,以光头烙引为记,行走世间,初以乞讨为生,后来更得外来精华,练得百般变化,演为己用。

    至多少年后,他们的后世竟演变成为中华第一大教派---佛教,哈哈,各位,这里又是戏说,又是戏说,不必追究根源,以为那时候只是奴隶社会就没了这等事来。各位,此皆是后话,诚信诚信,信则以此为是。追根的,莫以此为过,本书原本以戏说所集成,也就不多在此一处。

    呵呵,闲话且住,且接着来看书中精彩。

    光头大汉见马方言词尖刻,当然生气,也不多说话,即用头脑撞了过去。

    马方不提防他这一招,手中刀尚没舞起来,就被撞伤倒地,手中的刀也就掉落了。

    只一下就败了,真丢人,窝囊呀,马方羞惭了脸,他道,“暗中偷袭,小人行径?你倒是什么人?”

    光头大汉道:“你老小子竟敢目中无人,叫你尝试我铁头张远的厉害。”

    他又撞了过来,马方挣扎,与其搂打在一起,一个是铁头有神功,一个是通背镇三水,双方打有五六十回合,马方又被张远踹中几脚,竟是奄奄一息,张远身后又抢过来几个鬼模样的人物,乱刀结果了马方。

    邓秀看到,大怒,他提马上前,挺枪便刺,张远被他枪尖察过,翻了一个跟头。

    那边韦就说:“这是我的老对子,张大师把他让给我。”

    他挥着杵上来,双方打有几十个回合,邓秀孤掌难敌,被杵扫中肩膀,拨马逃回本阵,元帅张山即挥兵冲了上来、、、、、、

    、、、、、、

    九公听邓秀如此一说,已是无语,后来的事情,他已参与,知晓甚是,当时,他再想带援兵压住阵脚,阻挡南军追兵,然而,张山大军已经趁势如泰山压顶,不能阻挡了。。

    九公弃关而走,幸在来时,女儿婵玉对他说了一句话,方使全军能顺利退到三山关内。

    “父亲,女儿今日体弱,不能前去,为防不测,请求父亲,由女儿在你们归来的路上作点布置。”

    女孩子难免有气血不顺,身体不便的时候,所以,九公听婵玉的话,虽感有点儿秽气,但却没说出口,只是按她的意思,交了她三百亲兵。

    各位,婵玉来事了,身体不好,没有参与救援哥哥,待父亲带着兵马走后,她却安排几百人,在去路上,寻最险要的地方布置了巨石。

    张山率领大兵正追赶邓九公时,两边忽滚下许多巨石。

    张山怕中埋伏,不敢前追,九公带着太鸾及其邓秀等人方从容脱身。

    此一战,除折了三水关主马方,其他的损失并不是很大,邓九公清点了人马,心里稍安。

    吓退南军,婵玉即来见父亲。

    “父亲,南军虽是暂退,他日必来反扑,以我军现在的情形,只怕难抵,唉,虽说当今大王封你为平南元帅,却并无兵马追加来,我军这以后该怎么办呢?”

    闻南王重整兵马,听女儿如此一说,九公也很惆怅,怎么办呢?长子邓秀已伤,这里还有谁能敌大杵子?他的两个弟弟只怕不中。

    啊,且罢,暂高挂免战牌,凭借山势险要复杂,死守一番,谅张山大军也难有所作为。

    要想长久与南兵抗衡,如此下去不是事端,还须请兵请将。只是,到哪里去请将?又去请谁呢?

    九公犯了惆怅,他感到了棘手,他就思离此处不远的陈塘关,乃是南路五关的第二关,关主李靖甚有本领,一但三山关破了,陈塘亦是难保。再说,陈塘关主李靖的几个儿子都很勇猛,到那里请将应该没有问题,呵,作为平南大元帅,他也有这个权力去调动。

    但是,请将也须有合适的人选去请,话要会说,不会说话气死人,会说话的笑死人,开嘴一脸笑,哪个会讨厌,九公思来想去,谁去请将合适?三子多粗鲁,而自己又是离不开这里,现在三山关的形势这么紧张,派哪个去请将,才能不出意外呢?

    九公陷入了困境,忽想到女儿婵玉在这几次战斗中表现相当出色,他就有了信心,也罢,就派她去吧,她当能担此重任,虽说她是女儿身,但在这战时,也就顾不得许多嫌疑了,对,就让她去吧。

    于是,他就对婵玉说道:“女儿,哥哥们防务在身,离不开这里,搬兵请将的事,就落到你的身上了。这样吧,你去乔装打扮一番,且到陈塘关,向你李叔父求援。”

    听说是此事,再加上婵玉也想出去历练,她就爽快的答应了父亲。

    “啊,父亲,你放心,女儿一定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任务,把陈塘的兵马带过来。”

    九公怕女儿出丑,就千叮万嘱。

    “婵玉,你一定要和李叔父细述厉害,即便他推诿,不能亲来也要多派关里的强将前来。”

    婵玉点头称是。“父亲,你等着女儿的好消息。”

    于是,父女告别。

    婵玉到了陈塘关,她就对门官说,求见李总兵。

    “大哥,烦请你通报一声,就说三山关邓九公之子邓婵玉求见李总兵李叔父。”

    听门官传报,李靖来见婵玉,见她虽作武士装,却难以掩盖巾帼本色,又见她说话,不似男子声音,乃问道:“莫非你就是邓元帅女公子,人称飞石将军的那个?”

    婵玉娇羞,连说不敢当,“啊,叔父的眼光好辣,好准。”

    “李叔父,这飞石将军嘛,在你面前,真不敢当,侄女怎么敢枉称飞石将军。”

    李靖大笑,“呵呵,侄女客气,真女中英豪呀。”

    婵玉不好再与他辩,她就对李靖备言南王军队厉害。包括哥哥邓秀受伤的事情都合盘托出,而后备言父亲让她来请李总兵的诚恳。

    “李叔父,我这次来,就是请你派将相救。”

    李靖听说军情紧急,求援的人又是邓九公的女公子邓婵玉,就顾不得他这里遇到的事情,令人将几位公子找来。

    不一时,三位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