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五十六回崇侯虎父子归西 西伯侯喜得雷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回崇侯虎父子归西 西伯侯喜得雷震 (第3/3页)

另立新主,文王乃宣黑虎为崇城新主,仍掌管北方各路小诸侯。

    黑虎本是绰绰不安,不知民众是否拿他得当,或仍愿意以他崇门为崇城之王?今见文王没有舍弃他,仍立他为崇城新主,感恩的心就蓬勃为激情了。

    各位,感激之情上升到一定高度,可使聪明人变痴呆,盲目的崇拜,黑虎这一会竟是丢了身份,跪倒文王之前,拜谢文王,并改称文王为大王。

    “大王,崇城今后只认着大王,兵马听任大王宣调。”

    文王尚自谦虚,道:“啊,贤侯不必如此,此次孤能进崇城皆赖贤侯之功,此乃顺天意,应民心的好事,若说孤有什么功劳,只是将兵马借与贤侯复位,代贤侯之劳而已,啊,贤侯,吾今来此,希望西岐能和贤侯结为同盟,共同应对当世暴君。”

    “贤王,谈什么结盟?今后崇城为西岐所属,任调任宣,啊,若非贤王此来,任他父子在崇城作恶,崇氏一门祖上的声誉都被他们毁了,我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这里立足?黑虎复拥有崇城,皆赖贤王的声望,感谢贤王,黑虎今入主崇城,将以西歧为上国,年年朝奉,岁岁纳粮。”

    黑虎如此一说,文王很是高兴,乃问:“贤侯,这事也罢了,自有丞相来安排,贤侯,孤且问你,崇侯虎遗孀该是如何处置?啊,此事不得不提,有关你的声望,啊,这虽是你的家务事,我却不能不问,你们兄弟之间所生事端,皆祸出一个女人,依理看,当把她作罪首处置了。”

    黑虎一时无语,不好反驳,刚说过忠诚西岐的话,即便明知文王在测他,这一会也不能再说背口的话。

    于是,文王就令人召李氏,不一会,李氏到了近前跪下,看她景色,竟是依旧,分外娇娆,待看到了黑虎,她就满脸羞色,不敢抬头,令黑虎见了,也是心碎不已。

    看到了娇娆的李氏,文王则想起长子伯邑考死于红颜之祸,一时狠起,他就责她为红颜祸水,害崇城一门兄弟不和,论罪当斩。

    一个斩字之音倘没出口,黑虎便又跪倒,请求道:“大王,一切罪恶,皆在侯虎父子,今他们已认罪服诛,还肯请大王,网开一面,念李氏并无过错,多是被强迫所致,况还有幼女待她抚养,尚请大王发仁慈之心,将她交与小臣规劝,使其今后能格守妇道,严遵清规。”

    黑虎已经臣服,目的达到,文王相顾子牙一笑,当即准了。

    于是,西岐君臣共乐,黑虎在子牙的谋划下,入主崇城,随即清点府库,查点人口,留宴文王。

    群臣正在酒宴上说笑,忽听外间传报,武吉领来一黑铁高汉,殿外求见。子牙知是武吉事成归来,乃报于文王,与大伙儿一起迎出。

    闻贤王出迎,那黑铁汉子大为感动,叩头谢恩,开口说了一个‘谢’字,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即惊倒了一片兵士,武吉见状,赶紧拦住了他,不让他再说。

    “啊,兄弟,不要开口,惊扰了贤王和各位大人。”

    那人闭了嘴,武吉乃启文王:“大王,此人乃燕山人氏,原本是燕山侯的奴隶,因相貌粗旷,行为莽撞,平常饭量大,声音也大,极不讨燕山侯的喜欢,只放其在深山,让他看山护林,他极其能食,平常,燕山侯所供粮食极其不足,他就靠吃山间野果度日,极是饥寒,受尽了苦处,经过为臣劝导,他今愿意舍弃燕山侯,改投与贤王。”

    文王听闻,很是高兴,问道:“你是这样吗?食量大是好事,我西岐物产富饶,食粮丰富,供得起你,啊,能吃必是能作,是真豪杰也,这样的英豪燕山侯却是不知珍惜,他真是蠢了,唉,也是可惜了你,今既来投奔与我,我岂能薄待?啊,好,来的好,孤很喜欢。”

    “贤王,他嗓门虽大,却极为忠诚,于微臣极为相投,一见如故,极为谈得来,此来时,微臣已嘱咐他要低压嗓音,他这时候的嗓音已经是尽量压低了,还是如此吓人。”

    “呵呵,是吗?好呀,英雄肠直,孤喜欢直肠人。”

    “大王,他如此嗓门,也是自知,平常就极少出声,也就极少人与他交往,因此,他极为郁闷,性格极为内向,若非微臣对他细述贤王和蔼,平易近人,他又怎肯前来?”

    “既是如此,爱卿平身,放开音量,孤不怪他就是。”

    那汉子抬头,文王细细的把他打量,武吉本身就是高大威武之人,在他面前,却亦是矮了一头,只见他:身如铁塔,面如重枣,双眼驼铃,赛似红灯照,真乃是一个高高大大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文王有心拉拢,乃对他说:“你的嗓门大,究有多大,孤很是好奇,倒想见识,想来你一直是压抑,并没有真正放过声,今天你就不要怕,放开嗓子喊出一声,让孤与众位卿家听听,看你倒有多大的能耐?”

    那人直是摇头,武吉看看文王,又看了看那人,对他说道:“你是怕吓着大王与众位将军,不妨,我来安排一下,你就亮一亮嗓门,不然,成天憋着,也怪难受的。”

    言罢,武吉即禀了文王,让众人后退,又以两棉球塞与文王耳中。

    一切停当,文王就说:“你让他不要怕,尽力放开一呼。”

    武吉过去对他说了。于是,一声雷吼,十里皆闻。

    “贤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震闻天,裂耳催聋,怎见得他的好嗓子?

    当时,天空中有一对大雁飞过,被他这一吼,竟震折了翅膀,一头栽了下来;那站在外围的士兵,在此声过后,不一会竟感到空中是细雨濛濛;在这一街之隔的一位孕妇,正是难产,小孩的头卡住了,出不来,被这一吼,孕妇竟平身添了无穷的力量,顺利的产下了小孩;在那近前的士兵,却是大多被他震得耳聋。

    他这一吼,比起张飞在长板坡,吓退曹军百万兵的那一吼,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这一声吼,当世之中,唯有欧阳峰与黄药师在那场拼斗中所发出的狮子吼声差可比拟。

    文王是惜才之人,见他如此英雄,一声就能震退百万兵,就有了收养他之意,乃细语商之与子牙,子牙就说:“这位英雄,我家文王甚是爱惜你的才华,欲收你为义子,赐名为雷震,你可愿意?”

    雷震听闻,急忙倒身再拜,低语谢了文王和子牙。

    他虽是低语,众人听着亦觉耳边嗡嗡作响,文王见他允了,大喜,于是,大宴宾客,散发了红包。

    各位,关于雷震子这个人物,我一直在寻源?他来自哪里?所得何为,由于手里的资料匮乏,没有定数,故而只能从民间和古书里寻根,至于封神榜和史记等处书籍里面,虽有他的踪影,却也是解释不一。

    许仲琳老先生是这样描写的,一声响亮,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天地,崩倒华岳高山……将星现出……后会时以雷震为名便了。翻开史记,只在字里行间夹有几个雷字,却没有此人的详细记载,太史公毕竟距那时大约一千年了,他怎么能知晓?我再遍翻古籍,有‘声震如雷’四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民间又有燕山雷震的传说,故而,以此为度,我添加了一些妄想,成了本书中的人物,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谢谢!

    这正是:

    雷震一声动山河,大雁折翅天动容。

    助产婴儿入耳聋,周家欣喜得矫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