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回稳后方西岐南扩 性狡兔李靖安兵 (第2/3页)
呵,韦杵跟着幺奴学上了,都是急性人,说完双方就战在了一起,提着真气上来,韦杵也不怕雷震的嗓子大了,况且打起来后雷震子忙着招架,也就顾不得喊他一嗓子。这两个相战,是榔头对槟头,靠的都是实本事,没有一点儿的巧力可借。 雷震子使着镔铁棍,舞起来是飒飒生风,韦杵的大青铜杵舞起来也是不见一点影子。正是杵对棍,剑对刀,针尖对木芒,一个也不敢相让。 双方战了多时是难分真章,雷震子有心要较力,将那棍压在杵上,使上了真力,韦杵也是手底带劲,硬挺上去。 雷震子身高,本是zhan有优势,然韦杵亦不是弱将,双方较上了劲,韦杵脚向地面下陷,雷震子却是向上起,他们粘在了一起,都是叫苦,想脱脱不了。 各位,这时候,哪一方先歇力,必然是吃亏,付出代价。 当然,如此下去,时间一久,双方必然因真力枯竭而亡。 姚元练过功夫,所谓会家子,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以他之力却又未必能解得开,若解不开搭上自己的性命不大紧,三军面前丢了面子是大事,所以,他没有上前去解,只在那里干着急没有主意拿。 刚上战场,头一仗就遇强手,枉自在燕山称大多年。雷震子岂能丢下这个面子?他是愈发用力。 韦杵久胜无敌,岂能吃亏?他也不愿轻易歇力。 双方谁也不敢先撤力,姚元及三军将士都呆住在那里,再这样战下去,少年英杰都将身亡,岂不是可惜了呀? 双方的将领谁都不敢上前拉,僵持了个把时辰,两人的头上皆是热气漓漓,汗水不住流出,滴落成河。 正在他们难分难解的时候,燃灯大师出现了,只见大师来到了他们两人跟前,施展了归引神功,喝一声开,就把两人硬梆梆的蹦开了。 两人各自后退了数步,方才站稳,姚元急忙上前搀扶韦杵,“韦儿呀,你有没有事?啊,你怎么样了?” 韦杵无语,雷震无声。 能震退当世一等一的神汉子,这是多大的神力呀?姚元被燃灯神功惊呆,想退,溜之大吉。 燃灯大师喊他道:“姚侯爷,贫僧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大师,敬请赐教。” 各位,姚元被燃灯大师的神功完全心折,他对气功一道不甚精通,怎么知燃灯大师这借力打力,借力解力的道理?论起来,燃灯大师并没有花了很大的力气,只是巧借了韦杵和雷震的相互力道。 当下,姚元很是恭敬的请教燃灯。呵呵,他那个话直白些就是这样说,“大师,有什么话你就吩咐吧。” “姚侯爷,据我所知,南王鄂顺一死,南王朝实则已冰消瓦解,今董忠、葛宸、与丞相马元以二殿下的名号,招兵买马,却完全没把你放在眼中,你坐守三水关,前有强敌,后有虎患,回家的路,啊,前往通州之路已堵,现在你正是处于进退两难之境,今我西歧武王是仁义甲天下,忠孝满乾坤,贤者思归,勇者来投,智者相追,义者接踵而来,姚侯爷,你应该知道,北伯侯崇侯虎忤劣天下,万民谴其恶,已被我西岐文王应民心而诛之,其弟黑虎因得民心,已得文王命为崇城新主,天下四分,三分归了西歧武王,啊,姚侯爷,西岐武王雄才大略,乃是一代明主,良禽择木而栖,西岐正是天下义士景归之处,姚侯爷也是一代枭雄,手下有韦杵这样的人才,与其在三水关这弹丸之地坐以待毙,何不投我西歧武王?姚侯爷,这样也可一展你的雄才大略。” 燃灯大师作为西岐大军的主帅,处处喊姚元为侯爷,呵呵,也是说,把他当作人看了,他在南王手里可是从没享受过如此待遇,南王虽是器重他,却不过是把他看着一条忠诚的狗。 这一会,姚元听燃灯大师一席话,句句在理,声声入心,再者又被燃灯神功所折服,他哪里还有反驳的言语? 姚元呀姚元,燃灯大师武功盖世,谈吐高明,文也能,武也能,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盖世英雄,我为什么不去交结呢? 啊,连燃灯大师这样的人才都甘为西歧效力,我为什么不投西岐呢?难道还有多大能为? 到了此时,姚元非常清楚自己的能耐和现在的处境。他是急忙扔掉了手中剑,拜在燃灯大师前。 “燃灯大师,请教我,啊,请关内详谈。” 燃灯艺高人胆大,由姚元引路,带着一行将士进了三水关,到了关里,让将领两边分立,姚元不敢撒放,恭敬的请燃灯大师到上面坐了。 到这时,韦杵与雷震也是惺惺相吸,互换了信物,成了知己朋友。 燃灯大师坐定,姚元献上了关内名册,清点了府库,移交与燃灯。 燃灯大师没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三水关,与姜丞相预期一样。 暗叹子牙神机妙算的同时,大师就破例许诺大家畅饮,他自己虽是不吃酒,却也以水代替。 清点关上人口,尚有两万余人,燃灯大师差人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子牙,并把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作了请示。 得他们的消息,子牙批准了他们的行动计划,但因姚元兵重,喧宾夺主,必是心头大患,子牙乃让燃灯大师把西岐三千精兵分岔于南兵中,各司职责。 燃灯大师将西歧精兵与关上人马作了调整,改令姚元为先锋官,带上韦杵等人兵进三山关。 三山关里,九公正为女儿的事烦心,是呀,女大不由爷,究竟为她说上哪一户人家呢?这样的人家辱不辱邓家的面子? 呵呵,让她自由恋爱,还是由爹娘做主?这是九公正在考虑的问题。没有从陈塘那里得到消息,他也没有其他主意可想,当闻听敌军来犯,已顾不得他再去多想,转而投身于紧急的军务,进入军事防备状态中。 呵呵,女儿事小,国事为大,暂且压下这事吧,且与诸将商议拒敌之策。 各位,这是西岐南扩的第一仗,以少胜多的zhan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