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六十六回进三水李靖受阻遇邱引杨桨惜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回进三水李靖受阻遇邱引杨桨惜败 (第1/3页)

    第六十六回:进三水李靖受阻遇邱引杨桨惜败

    各位,李靖收邓蝉玉为干女儿,乃是借助几方的力量做大了自己,使武王也不敢小嘘了他,为了南方的安定,武王就加封他为平南王。

    或有人会问,平白无故的,武王为什么这时候封李靖为平南王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且听吾来分解,一个原因是武王受到姜子牙的怂恿,为了西岐的安定团结,平衡稳健发展,急需增加王爷的爵位,现在的西岐除了武成王黄飞虎占了一个王爷位外,再无其他外族人为王,李靖为王,可团结了大部分的民众,特别是兔图腾民众,对西岐的局势起着了稳定作用,再有,姚元因为心理不平衡,从三水关跑回了西岐,是呀,对于争霸一方的诸侯来说,一个副帅的封赏无异于哄骗,让他感到都不如义子韦杵,韦杵得到了武王的接见,得到了赏赐,作为一方诸侯,他为什么不能得到更大的封赏?

    姚元是野心家,想得到更大的封赏,比谁都想得到武王的封赏,他在南疆的土地上要有所作为,南国自鄂顺死后,就如一盘散沙,谁都想吃了这块肥rou,但又都没有这个实力,当然,若是能得到西岐的军师力量支持,自就有了这样的实力。

    姚元把兵马带回来,想着从武王手里讨来封赏,但是,他不但没有得到封赏,反而被子牙和燃灯大师责备。

    这个时候,南方又起了战事,邓九公来了信简,二殿下殷洪已在南岭发兵,正向三山关方向移动。由于三水关缺少阻挡,只怕三山关孤军难以抵抗。

    到这个时候,姚元不但被责,还丢了副帅的职,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当即就想领兵单干。

    子牙来见武王,禀明了情况,在金殿上,武王即向群臣商讨对策。

    “啊,哪一位将军愿意南征?为孤扫清后方的障碍。”

    当然,最被看好的还是武成王黄飞虎,他手下是兵强马壮,论声望,论地位,在西岐都非他莫属,众人是这样想,武王也这么想,并把目光飘向了黄飞虎。

    四目相对,飞虎即请战,“大王,微臣愿效犬马之力,去征服那班南蛮。”

    武王当然高兴,即将发话准许,子牙却出面挡着,私下里,子牙已做了比较,就飞虎和李靖两人,飞虎兵力强大,需要有人牵制,这牵制的人选,李靖便是最好的一个,当然,把姚元和李靖两人相比较,子牙更是倾向于后者,李靖的三个儿子都有本领,与三山关邓九公交情又好,现又结成了儿女亲家,力量比较强,况且,姚元又刚背来处分。

    因而,子牙就对武王说:“大王,莫因朝歌这面没有动静,就对此放松,自武成王来到西歧,那昏王一直想发兵征讨,现在黄河两岸没有动静,并不等于永远就没动静,西岐的北大门永远稳固。闻仲太师前些时不在朝歌,受辛缺少监督,玩起来又昏了头,虽说没有派兵来讨伐,但我们却不能不防备,大王,微臣建议,武成王黄飞虎仍镇守西歧东北边门户,南边另派他人去,唯有这样,方可保西岐无碍。”

    “还是尚父想的周到呀,孤不如呀。”

    感叹了一句,武王就问:“尚父,既是武成王到南国动不得,那依你看,在这一干将军的人选中,派谁去南疆合适呢?”

    “大王,臣以为,李将军可矣。”

    子牙话音一落,群臣就开始来议论,相互推举,最终,大伙按子牙的授意全票推选到了李靖,但是,这个时候李靖还没有王位,也就是说,级别还不够,他的级别甚至连姚元都不如,毕竟,姚元曾是一方诸侯,做过地方政府的首脑,而李靖只是某军分区里的一员高级将官,充其量是陈塘关的关主,虽然他手里有兵马,但由他挂帅,怕仍是难以服众,特别是姚元,必不肯服。不能因此小看了姚元,他手里也有韦杵等强将,因而,子牙就蹿促武王,封李靖为平南王,先升他一个虚衔,再封他一个实权,为这次征讨南疆的大元帅,姚元没有子牙的支撑,仍封了一个副手,受着李靖的节制。

    各位,这也是子牙的高明处,这样做对西岐的军事力量平衡,起到稳固作用。平衡了飞虎和李靖的军事力量。

    子牙这样对武王说:“贤王,由武成王黄飞虎为帅,率兵抵达抗击成汤军队的前线,由平南王李靖为帅,率领本部人马合杨戬,土行孙,雷震子等人之力,共赴南疆,与三山关邓九公会合,必能成功击败南王余部,他们会合以后,可赴南疆,直至消灭南军残部。燃灯大师和微臣可暂留在西岐,协助大王料理朝政,也可作为一方机动,无论飞虎将军和李靖将军哪个需要支援,我们都可以去。”

    武王听罢,那是连连赞许,“还是尚父想的周到,孤不如也,啊,一切都听从尚父的安排。”

    得了姜子牙丞相的安排,众人皆各自发兵奔向前方,子牙与燃灯大师送别李靖及众将。

    “李元帅,前程珍重,凡事要多用心了。”

    “谢丞相关怀,李靖告辞了,此去定平南疆。”

    李靖辞别丞相及燃灯大师,一行人马浩浩荡荡从歧山出发,直向南方,翻过高山,渡过大江,奔三水关而来。

    南疆的局势在鄂顺死后又起了变化,彼时,二殿下殷洪已有二十岁,凡事皆有了决断,鄂顺死后,在丞相****的扶助下,殷洪逐步认识到,纣王再坏,毕竟是自己的生父,自古以来,哪里有以子实而吊父罪的?又思前一阵,在鄂顺手里犹如傀儡,哪有自己的主张,现在白沙关三水关已尽为西歧所有,对朝歌合成了包围之势,这个事对他来说,多少也有责任,唉,该醒悟了。

    这时二殿下心里生了悔意,如此下去,只怕母仇未报,江山已经异姓,成汤天下归了姬氏,与已有何好处?

    “啊,我该醒悟了,可不能再这样了。”

    一系列的变故激起了殿下的雄心,在少女堆里玩乐的他不再年少,已学会了控制,他就想为成汤江山做些什么,作为成汤子孙,他不能坐视三山关邓九公叛归西岐,他要发兵征讨。

    于是,他张贴英雄榜,网罗豪杰,就有二龙山四位英雄前来投奔,分别是庞弘,苟章,刘甫,毕环,这四人来见驾,自言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