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回土行孙受激东进 闻太师起兵西伐 (第2/3页)
大,准提接引论道为武王欣赏,也就在道德上把包括文殊道长在内的西岐一干国师压制。 且说金奴拜在文殊菩萨门下,华姑闻听,惋惜之余也有心得,于闲聊之余就央求婵玉为二郎牵线。 婵玉应允后,华姑就对二郎说:“儿呀,这样的好姑娘,他家金奴不娶,我们何不求丞相作伐,为你说上这一门亲?” 见母亲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态,二郎也就扭头吐出个“不”字。 “母亲,男子汉大丈夫,立身在战场,功未成,名未就,业未竟,何以家为?啊,母亲,我现在还不想提,这个事留着以后再说吧。” “你,你,要杨家断了后吗?啊,你这不孝子。” “母亲,你不要这样,你听我说。” 华姑眼泪哗哗流下,二郎看到慌了,忙来把母亲安慰,华姑摇头,“二郎,你要不娶,这是不孝,对不起你父亲的在天之灵。” 二郎为难了,他一个人走到外面,正逢玉鼎真人讲解玄妙经: “朗朗乾坤,茫茫宇宙,谁启以光明?三界煎熬,众生作苦,怎能得安宁。成吾玄妙,洒泪苍穹,才知身归处。大千世界,万般变化,玄妙处处现。” 各位,玄妙无所不存,神秘莫测,它细微深远,连绵不绝,冠盖乎九霄,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悖乎里驰。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 玄妙之能,神秘莫测,无所不在,能使天以之高,地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玄妙之深,深远微妙,来去无踪,可诞生元一之气,化天地之两仪,吐纳众形之始,鼓冶亿类万物。 …… 二郎听得玄妙如此高深,径来求玉鼎收为弟子,专心学习玄妙,各位,后世传言杨戬有‘八九玄功’,也正是源与此。 华姑听说杨戬投玉鼎门下,却也心疼,但是也没有办法。他日,与殷氏,蝉玉一起来听尊者讲解道德,两位长者就在道场边拉咕了。 “现在的孩子,不知怎么想的,就一点不能体谅长者的心?” “是呀,他们都想做圣人不成?圣人又岂是人人都能作的。” 蝉玉在旁听着了,心中暗暗流泪,啊,他们这都是在欺负我吧?罢了,这里不是我所能待的,我还是回三山关吧,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恰在这时,三山关邓秀又送来消息,言东伯侯大军已调整好了,正向陈塘关来,是否派兵阻挡? 子牙得到传报,忙召集众人商量,婵玉经于土行孙商量后,主动请缨。 各位,此时天下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大体情形是这样。 朝歌这一边,闻太师正带兵来伐西岐,开国武成王黄飞虎与其大战数场,已占据一定的优势,西岐的军事力量兵进中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只要战胜了闻太师,朝歌就只有最后一道屏障-天险黄河,双方在那里势必还有一场大战,才能彻底瓦解纣王的江山,当然,东伯侯一直是虎视眈眈,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单凭东伯侯现在的力量,即使到了孟津,要想过黄河与朝歌大军决战,时机还欠缺。他的军事力量薄弱,必然要大会群侯,聚集天下兵力,来对抗纣王。 群侯会盟,必然要取盟主,谁做这群侯之主呢?这个问题不单是群侯在思考,东伯侯在思考,北伯侯在思考,子牙也在思考,如何能使武王以弱势的地位居于首位? 东伯西伯,东伯为首,西伯次之。东伯侯为群侯之首,zhan有一定的理论优势,但是,他的兵力已弱,现在盘踞在游魂关外畏手畏脚,已不再适宜做群侯之首,唯有西岐有此优势,前有文王朝歌得封,后有武王贤名远播,再有兵马日壮。 思量间,子牙也有犹豫,倘若把西岐大军动迁过去,用来压制东伯侯,又怕得不偿失,是呀,从此发兵到东伯侯所地,距离远,劳费大,军事力量受了牵制,军费开支必然会显得不够,捉襟见肘,再则,东伯侯正虎视这里,闻太师带兵来伐,胜负难测,此去若是被动,反而增加了东伯侯西扩的信心,所以,在这时候,最好派一个能说会道的能人去游说东伯侯,既能给予他一定的警告,以使各方兵马至孟津时,在天下群侯面前,东伯侯能主动让贤,提出让西歧武王作群侯之首。 至于共同讨伐无道的策略,摆在后一步再行探讨。 呵呵,这个担子重呀,西岐谁能担此重任呢? 既能压了东伯侯的气焰,又不能让他反目成仇,服了群侯又能达到既定的目的? 唉,这事难度很大? 子牙左思右虑,一干王公大臣里,竟是无人能行,无人有此巧妙的嘴,忽儿,子牙想到了土行孙,他却是比较合适,人虽瘦小,但功夫不弱,聪明能干,且还有灵牙利齿,嘴巴甚甜,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本领高强的美貌妻子可以协助。 想起邓蝉玉,子牙莞尔一笑,这丫头开始对土行孙还不服气,觉得他不过是靠耍计谋得到她的,总归,就是有些不如意的样子,私下里会闹些小意见,可经不起土行孙的妙嘴儿一哄,她对土行孙就切实臣服了,再见到时,总是把“我们家土行孙”这几字挂在嘴前面。 呵呵,她已是离不开他了,由此也可见土行孙这妙嘴确非是一般,此去当可以一用。 在子牙思谋的时候,恰土行孙和邓婵玉来请战: “丞相,末将愿前去三山关,在那里待机说服东伯侯姜文焕,让他拱手让出霸主之位。” “丞相,这个事唯有我们家土行孙去合适,他最有计谋了。” 聪明,聪明,竟是和我想到了一块。 他夫妻两个此去,虽是合适,任务却艰巨,不能不提醒,提防他们思想松懈,把任务无限期的拖延,岂不还是乱了这里的套路?啊,是了,请将更须激将,若想让他们完美的完成任务,还须激上一激。 想到此处,子牙就对土行孙说:“我当初说,九公一去,三山关邓家无人能担重担了。唉,邓秀年轻,还是嫩了点,阻拦东伯侯发兵西进这点事,他是作不了计谋,唉,九公一世英名,子女成行,怕是无人能解我心事呢?” 土行孙听到此话,果然跳了起来。 “丞相,你也太小瞧人了,我也算邓家的半个人呢,我此去定能完成丞相的心愿,但有差错,必提头来见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