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回习道德夫妻闹笑造木马幺奴逞强 (第3/3页)
,防着它吃不住,到了水里受他的罪,啊,这也太玄了,能装多少粮草?多了岂能不压翻了它?” “来来,不要怕,大家都上来试试,我们这多人应该有一车粮草重了。” “大家都不要怕,我也上去。” 子牙身体力行,有很大的号召力,众将皆跳入了木排中间,这么多人应该有很沉的重量,水将木排包围,只在上边缘还留有三两层栅栏,众人满满挤在内里应是很重了,木排却还是安安稳稳。土行孙试着将两边的车轩摇荡,木排竟然前行,再把后面的尾巴摇荡,居然就改变了方向。 众人这才对土行孙佩服之极,改变虽是不起眼,却对西岐有很大的帮助,子牙就对大伙道:“看到这个东西虽然人人都能想到,可是在座的谁又会费力去做?第一个能做出来的才算是真本事,哈哈,明知螃蟹好吃,谁是第一个动手吃的人呢?这么多年,又有许多时间,谁真的想到了?即使想到了,谁又真去动手做了?哈哈,这都是孙将军的功劳。” 二郎拿起桨在水中划了一下,见木排在水中前行平稳,他就叹道:“枉我灌河口逮渡多年,怎么就没想出这么个主意呢?唉,把蝉玉输给你,我们都不服,今天我倒是服你了,还是你的神通大呀?” 金奴犹自不解愁,问道:“说你这个物事是个木排,它又不像,说它是大车,又在水里,又无轮子,啊,你这个倒叫什么呢?” “是呀,是呀,你做出来了,可知叫什么名字呢?若是没名诌,一样不能留名,不为你的功劳。” 土行孙一时未语,望着子牙,子牙略一思索,颔首道:“不错,不错,是该起个名字记录孙将军的丰功,啊,它能顺水而流,依我看就叫流车如何,孙将军,水里地里你都是顶呱呱,大家可要好好向他学习,平常多用脑子。” 是,是! 众将附和,土行孙很是兴奋,道:“丞相,百斛粮食都能运,而且很安全,省了许多力。” 子牙微笑点头,对杨戬、金奴等人道:“你们也要多动脑筋,不要计较些许得失,要向他学习。” 众人心悦诚服,点头称是。且说李幺奴,本是快嘴之人,平常甚有傲气,见子牙只是夸张土行孙就有了愧意,自愧不如,又见土行孙甚是得意,心中又有了不服。 这天,他就对着一旁的牛车发呆,二郎见了,笑着问,“幺奴,你难不成也想做回疯子,搞什么发明来?” 幺奴连忙道:“是呀,是呀,做回疯子又如何,我正想着呢。” 二人平常相处极为厚近,话语又投机,当下,他就和二郎商量:“我正想着遇着沟坎,如何推大车?把粮草运输过去,啊,这样了,推着就能上去,不用牛拉也能跑起来呢。” 当他把心中的构想对二郎说了,二郎也就热络起来,找来棍棒,和他拿来车轮车架搞起了试验。 这日,二郎来见子牙。道:“丞相,有件东西想请你看一看,参谋一下。” 子牙笑道:“神神秘秘,究是什么东西,难不成你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不是我,是幺奴,他先想到了。” 子牙站起身来,招呼燃灯大师和李靖等人一同来看。 “走,走,看看去。” 来到幺奴处,见他脸上都是油腻,淌满了汗水,李靖就哈哈大笑,道:“我家这小子,也有点头脑子了,真没想到,他能静下心来躲在这里搞起发明创造,是呀,比我那会有点子,儿呀,你做这个是什么东西,就这样成吗?” 幺奴红着脸道:“还没完全好呢?” “啊,那正好让丞相和燃灯师傅帮你再出出主意。” 众人相看幺奴做的玩意,前面是高高的马头,后面是一四条腿的物件,中间靠地的地方却有一个木头轮子,但那四条腿并不是一样长短,后面两腿较短,这样,那物件在外力带到下就能仰头俯首,叩着前行。 此时,幺奴将马头一提,稍一带劲,在中间的轮子带到下,那物件便在场地中转了起来,然而,它的四腿却时常被地上石块拌住,歪在一旁不能动弹。 “呵呵呵,看来还是有缺陷,你将它拖至山路旁,再走着试试。” 子牙笑着令幺奴把它拖到一边山路上,却因山路更陡,四腿终是太长,难走半分,幺奴就羞着脸推了回来。 “丞相,让你失望了,这个还是不管,且让我再想想办法。” 子牙道:“对,就得多动脑筋,看来,你还得再想一想办法?” 土行孙在旁看了一会,看出了些毛窍,上前就将二个矮腿拿下,直接把前面提起来,推着走,这一会,走倒是能走了,可是停下后它又站不稳,而且,提起来都甚为费力,更别说再驮着东西了。看来,这样也还是不行? 二郎就对土行孙说:“孙兄,我在后边稳着,你且把前面扶起,这再看看如何?” 边说他边用力,将那马头翘起来,这一下,土行孙倒是觉得推轻快了。只是,两个人的力量在一起不好协调,时常还是歪,看来还是有困难。土行孙灵机一动,就将前腿下了,只绑在后边作稳定,二郎用力一推,推跑了好远也没有歪倒。 众人笑了,虽然要用两臂稳住,但它总算是走的稳,且还能走远些,和先前相比还真是不错了。 子牙笑道:“这木头马跑的倒轻快嘛,也不简单,有这木头马,足可配土行孙的流车了,哈哈,你们都是有计谋的豪杰呀。” 众人就笑谓幺奴,“李将军,丞相夸奖你了。” 幺奴再次感到脸红,靠着土行孙的帮助,才使木马得以成功,以前他对土行孙多有捉狭,土行孙却从没在意,这该是他的不是呀? 从此后,幺奴就增加了对土行孙的敬佩,再也没有和土行孙斗过气,而是协助他制造了大批的木马流车。 各位,大家可能会想到,所谓的木马,就是今天的独轮小推车,而且,今天的小推车更是简捷且方便适用,这所谓的木马倒是很笨拙,显得繁琐,呵呵,是那时的人笨吗? 非也,在今天看来,小推车平淡无奇,甚至已在逐渐的淘汰,可是,在那个时候,该是人类多么大的进步,多么伟大的贡献。 各位,任何一件东西的面世都有一个过程,从繁琐到简便,就如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那是一个多么大的庞然大物,即便那样,又怎如现在提在手里的计算机轻便快捷? 当然,大伙也明白了,所谓流车就是现代船的前身,这两样东西,在今天都是平淡,但在那时候,确是不简单的发明,并且,到了战国时期,这项技术居然是失传了。直到三国时,诸葛亮根据古籍记载,又重新研究制造出了新的木马流车,哈哈,此乃后话,不去再提。 这正是: 创造需从实践来,那有凭空筑高台? 木马就是小推车,说与你知笑开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