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四回:千古留名杜元铣 金殿尽忠梅大夫 (第3/3页)
气充足起来,也就大声斥道杜太师,道:“尤爱卿之言甚有道理。杜元铣无事诽谤朝廷,可恼,成汤历代圣贤,岂是你所能诋毁的,今日如此言语,应当重责。” 杜元铣见尤浑顶他的话语,心中恼怒,他瞧不起这年青人,嘴上没毛的东西,居然也能来站班,这会又见纣王偏听了尤浑之语,怒火陡然就升了起来,当即不顾嫌疑,大声顶撞道:“大王,为臣句句诤言,出自肺腑,劝大王应当远离美色,不要似夏桀无道,褒妹喜,倒把乾坤来颠覆,到时候是国不为国,君不是君,臣不是臣。国破山河失,那时后悔就已晚了。” 这一句话,却把纣王的火烧了起来,抑止不住,他受了尤浑之蹿咄,岂能再被杜太师喝斥?再也不顾君王颜面,开口大骂道:“老匹夫,安敢如此无礼,本王听着钟声阵阵,以为出了多么大的亊端,却不防是听你这无妄之舌,本王就似那夏桀?本王无道了?国破了?本王不是还好好的坐在金殿上?来人啦,杜元铣妖言惑众,给本王推出去砍了。” 金口一开,当时,就过来四名武士,把杜太师麻绳捆绑起来,推出了金殿,杜太师心里坦诚,自认有众家王爷的护驾,断不会因此获祸,他表现出一身正气,浑然不惧自身的处境。 捆绑起来,还自道:“大王,微臣忠心,莫听小人之语,可怜成汤一片大好江山,将要毁于何处。” 亚相比干赶紧出班,进谏纣王道:“大王,杜太师所言,亦是一心为国,成汤有此诤臣,实乃大王之洪福,罪不得他,斩不得他呀。” 一众大臣亦是跪倒相求: “大王,杜太师国之栋梁,斩不得。” “大王,朝纲如此非祖宗所愿,不斩不得正朝纲。” 尤浑再进言,这一会,他知道不能善罢甘休,斗争既起,不是你死我活,就是两败俱伤。 “你这个jianian贼,我打死你,尽进谗言。” 比干向着尤浑走过来,尤浑急忙避让,紧急呼喊,道:“大王,大王,臣是句句说实。” 纣王见下面情势如先期所预料,求情者态度都很强硬,本是着恼,这会又见尤浑呼喊,他的怒火开始上升,道:“孤这君王当的如何?岂不是累?” 必须要有一种强硬手腕的心态,在纣王心里定根,不再听任他人摆布,做一真正的君王,依靠着年轻的后起之秀尤浑费仲,才是纣王这一刻所求。 跪倒求情数人,平常在金殿上言语就都很冲,从来都是直言不讳,对他这个大王并不卖帐,这一会,比干又向尤浑逼过去,纣王看着了,他心中的怒气再向上升。 纣王怒火升起来了,不再买比干王爷的帐,得尤浑助言,他哪里还能听比干劝语,听着了只是更厌烦,认定这就是不忠,这就是黑恶势力,跪着的一干大臣,都是比干王爷的狐朋狗党,在强逼着他就范。 作为大王,岂能面临如此不堪? “比干王叔,啊,你也不必多说,本王意已决,你不要如此,且起来吧,起来,本王不治你的罪。至于,那边的,你们愿意起来,本王也不难为你们,而愿意跪着的,你们就这么跪着吧,只是,你们莫要怪本王翻脸无情。把你们都打入死牢。” 这? 众人稍有心寒,都注视着比干王爷,比干不好在纣王面前行为太过甚,稍稍站起了一些,众人虽是不情愿,也不能就此与纣王翻脸。 再说杜元铣,他出了金殿,却是骂不绝口。 “昏君,我乃三朝元老,你金殿上绑大臣,斩大臣,这是自绝成汤血脉,断祖宗社稷。” 纣王听报再怒,他这是想让他认怂,要他怕。 “反了反了,斩了他。再有替他求情的,也皆是死罪。” 跪到的那班大臣,听到纣王这话,皆是胆颤,没有站直了腰身的也赶紧爬起来,掸拭身上的尘土。 两班文武不敢再吱声,纣王现在变得可怕了,他以上可不是这样,现在的脾气怎么变得如此暴燥呢? 行列中有一位上大夫,同杜元铣比干都很厚近,同情杜太师,又被正气顶着。当即就挺身而出。 “大王,且慢,臣有话说。” “本王已传旨,求情都是死罪,你却还有什么话说?不信本王能饶你?” 众人见是上大夫梅伯,都暗暗替他捏了一把汗,只见梅伯越位上前,向纣王禀道:“大王,杜太师乃三朝之元老,国家的栋梁,治世的忠良,今天,你听信jianian贼谗言,斩忠良,不是仁君所为。这是昏君的行径。废贤臣,斩忠良,仁君所不齿,大王,你莫作昏君,醒悟吧,远离身边的小人。” 纣王大怒:“梅伯,你敢是不想活了,本王是昏君?身边是小人,你是什么东西,本王怎么偏信谗言?来人哪,将梅伯拖出去重责五十大板。” 梅伯被责,不觉声音大起来,他奏道:“臣听说,君乃臣之心,臣乃君之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歪斜,大王今如此,与夏桀如何,大王,今不是斩杜太师?是斩朝歌万民,废成汤数百年基业。” 梅伯言辞激昂,禁不起大声骂道:“无道昏君,眼看着天下诸侯争霸,昏君啊,你却在深宫日夜玩乐,将先帝的江山置于脑后,天下一但有变,无道的昏君,教吾辈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纣王暴然大怒。喝道:“本王是无道昏君?都给拖出去斩了,你这些老匹夫,倚仗先帝给予的权利,倚老卖老,全不把寡人看在眼里,都应千刀万剐。” 金殿上,纣王是暴跳如雷,感觉虽斩梅伯杜元铣,亦不足解其恨。乃问:“哪位大臣为本王谋划,有犯君者当取何刑,有诟君的又取何刑?诽谤的,又取何刑,一步到位,永缄其口,使朝政永安。” 比干急忙偈道:“大王,杜元铣梅伯皆是我朝老臣,国家的栋梁,斩不得呀。大王,如此做法,莫不寒了众朝臣的心?” 纣王大手一挥:“王叔,你不要多嘴,不然,寡人也跟你翻脸不认。” 众大臣皆面面相觑,不敢言语,纣王这一句话,比干闻听也是心有余悸,不敢再开口。 群臣再也不敢多言,一时金殿无声,忽有一人奏曰:“大王,臣有一计,可保金殿上,再无无故诽谤君主,垢骂大王的。流言皆缄其口,大王威严自生,朝中永安。” “啊,费爱卿有何好计?” 这正是: 昏君恋色久不朝,良臣金殿动本章。 只因佞臣多口舌,斩了先臣事茫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