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回:妲己魂归封神台 黑夜书此泪花流 (第1/2页)
各位,子牙会晤苏妲己,其间定是还有许多要情要说,上一回因为章节紧凑,没有尽力分解,在这一回里就有必要再为大家分解一下。 子牙曾问妲己:“苏娘娘,你不过一个弱女子,怎么有如此胆量?子牙又以何罪名将你和王娘娘定罪?” 妲己知姜子牙的意思,他是想推脱以下伐上的罪名,为后人留下一个美名,唉,事已如此,我何必还和他强解什么对与错?当下,她就对子牙说:“丞相大人,西岐长公子伯邑考既是因我而死,你正可借这条由头,把这个罪名安上,以我为狐狸转世,迷惑公子即可。” 子牙听了,正暗合他意,心里高兴,乃再追问,“苏娘娘,你既是狐狸转世,可知王娘娘又是何物转世?”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子牙,故他有此一问。唉,若说王娘娘也是狐狸转世,这世人难免瞧出端倪,难道成汤江山竟是建立在狐狸窝上?那后宫娘娘,嫔妃,美女子竟都是狐狸转化,那么,我们就想问了,这黄娘娘,姜娘娘,杨娘娘,她们是不是狐狸? 他们若是得不到确切的答案,或就会在背后数说西岐武王,说他不过是以霸权将罪行强加于成汤子民,武王的贤明也不足为信。 唉,他们若是这样问了,这叫子牙如何答?难道说要子牙承认这只是杜撰,这一切只为了有一确切的理由来应对于后世。 当然,他们或还会问,“姜子牙,你从何得出王娘娘是狐狸转世?莫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啊,依我等看,武王的贤名只怕是假的,说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怕也是假的,西岐这般徒众亦怕是徒有虚名。不过也是篡权的贼子。” 想到这些,子牙越发难下断语,若纣王的后宫只有一个苏娘娘,把狐狸精这个罪名加在她头上也还罢了,但还有一个王娘娘,加诸在她身上用什么名目恰当呢? 苏妲己看出姜子牙的难处,乃道:“姜丞相,妾也知你的难处,若是无因而使西岐的大王发兵朝歌,天下臣民必为不服,不若这样,王娘娘玉石既是来自岭南,那里盛产水果枇杷,玉石又极爱吃它,平常更是千里骑送以它为养容,丞相不若以她转自枇杷,这世人必为信任。” 听了苏妲己以番话,子牙也很动容,处处为他人着想,这种情怀真是不容易呀,一个女流之辈有这样的胸怀,更不容易,可她这样贬徘自己,一心赴难是为了什么?难道这样对她有什么得算吗? 枇杷枇杷,琵琶若何?且罢,容我在问一问她。 子牙想着就问了,他见苏妲己如此坦诚,问的也就不假思索,“啊,苏娘娘,你一心赴难,对你的孩子,你的父母难道就没有交代吗?” “姜丞相,你机智多谋,妲己的心思是瞒不了你的,邾儿既已托付于你照顾,也就罢了,我怎么还有不放心的地方,难道是对丞相你不信任了?丞相,我如此做,只是想求你一见事,我的死讯切莫让它北传,啊,我的父母知道了,他们能不伤心,我那莽撞的哥哥知道了,又怎么能不起兵?” 果然有计谋,子牙叹服,她这是借冀州的力量在向他施压,她死了也罢了,冀州的兵马打过来,岂不是又让武王再费了心思,这一战将歇,再战岂不又费周张?对,冀州那一方的兵马应该以安抚为上。 子牙向妲己施了一礼,“苏娘娘果然是看得远,古今美女如苏娘娘者,少矣,子牙决不让苏娘娘为难,一定如娘娘所愿,妥善解决冀州的问题,让苏老侯爷老有所安。” 妲己谢了,道:“丞相,有你如此一说,妲己去的心安。” “不,苏娘娘,让你这样聪明的女子赴难,后世之人能不骂子牙?啊,苏娘娘,你可还有其他想法?子牙一定成全。” “丞相,妲己无求了。” “苏娘娘,你无求了,子牙倒还有一求,不知娘娘能允吗?娘娘,子牙还想知道你的过去一些事端,望一并告知。” “这个、、、”妲己略有犹豫,“姜丞相,妾明白你的意思,这也是可以做的。” 子牙再施礼敬,道:“娘娘,你如此大德,冀州百姓会念着你的好处,子牙在这里先谢了,啊,你去吧。” 、、、、、、、、、、、、、、、、、、、、、、、、 那日,妲己上了断头高台,在三军面前现了容貌,风起处,衣袂飘舞,恍如九天仙女下凡,众将士皆看得目瞪口呆。 “这样的美人今天要断头,天呀?她这是遭的什么灾?” 更有朝歌来的百官跪在那一边高呼:“姜丞相,大商朝走到这一步,皆是我等碌碌无为,缺少责任,没有为大王尽责尽忠,致使jianian人当道,与贵妃娘娘何干?她处于深宫,不问政事,姜丞相,请你法外开恩,饶苏贵妃一死。你把我们杀了,以谢成汤在天之灵。” 子牙想,非是我不想饶她,唉,若是不杀她,武王君临天下,实在是缺少有力的借口,他就对那般多官说:“你们且起,这妖妃本是狐狸转世,惑乱人寰,命该如此,我今若饶了她,倒是有违天道。我主武王授命于天,天道早有安排,上苍赋予武王君临天下的权利,必是有所依持,子牙得天帝授命,死难的众将士及冤魂野鬼且都须释怀,为他们寻一永世安身之地。子牙自受命起,不忘天帝教诲,从不敢懈怠,每有冤魂,必先安抚,无论何时何地,多年来并无差错,故这么多年,天帝从没降我西歧怪异,今武王率仁义之师,解救天下苍生,擒此妖后,欲碎其尸,念她魂无所安,特垒此高台为冢,收其魂魄并神,故,子牙在此昭告天下,凡因此妖作乱,而祸及身家,累及无辜,致使冤魂无所归者,皆可入得此台,各以星辰为映,永照他的神位,得已万代传名,妖妃在此,亦得功名,她因得看护众魂,聚得功德三千年,其后必有报应,即便黑夜也会有善士为她翻案,使她得飞升天界。” 言罢,子牙将打神鞭取出,口中念念有词,一时间阴风阵阵,子牙在那里每念到一个冤魂之名,便在星位图上勾取一位,又作兵士亮起一盏长明灯,高台四周瞬间灯似盘龙,相映成辉,高台上,美人灯映下更是娇媚。 行刑将官腿底打飘,早已魂飞天外,手中的鬼头刀歪向一边。 “我的妈呀!这样的美人,要在我的手里遭殃,我怎么下得了手?” 子牙号令催促,刑官驻在思慕中,哪里还听得见鼓声? 子牙怒气横生,要拿他问罪:“令行不举当为昏,我西歧岂能有如此昏将军,今若留你,成了三军笑话?必不能饶恕你。” 看到行刑官被责下跪,亦要受牵连,妲己一笑,向子牙求情道:“姜丞相,莫栽无妄之罪,此位将军对妲己的爱护之情,妲己心领,啊,妲己不过是一狐妖,有何德能,得三军将士如此相看,姜丞相,上苍且有慈悲胸怀,妲己不才,可否为众将士弹上一曲,以解他们对妲己的相慕之心。” 子牙被妲己的话咽堵在那,倒也想不出反驳,这三军将士都在望着他,倘若他太严,显得太没有人情,令三军将士不能容,也罢,且准了她的要求,让她最后在弹上一曲。 于是,子牙着人将妲己那日日弹唱的古琴取来。 妲己睹物思情,一曲千古绝唱《大风歌》,气势恢宏,曲调优美,震撼了无数将士的心,三军将士听了,尽皆流泪。 呵呵,此曲如何是好,各位且听: 大风起高台,将军心生疑? 握着手中刀,杀敌在战场。 前乃一妖魔,纵容起祸端, 而今以为擒,一去不复返。 遥思少年时,也为春动怀, 及至得君宠,纵情取君乐。 父母得君恩,兄弟承君禄, 满门皆上品,得保家业康。 忽忽十多年,又动思春情。 琴里结知音,曲中述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