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回:意中人苦口婆心 二魔王互生猜疑 (第1/3页)
第一百零三回:意中人苦口婆心二魔王互生猜疑 各位,上回书说到龙吉为了折服洪锦,暗中使了些心机,其实好胜心也是女孩子的一个天性,若不是洪锦大意,画圈为营,龙吉岂能又轻易取胜? 旗开得胜,先机尽得,下一步的行动将便利了许多。想到了妙处,龙吉暗自笑了起来,脸色透出了幽红,心里布满了春意。 洪锦却自有度量,他是血性男子汉,看到龙吉的面容上春色笼罩,也是暗自开心。他本就不愿和女孩子动手,又思着三灵之冤,心神一度不能安定。 而龙吉聪明机智,美貌出众如此可人,洪锦岂能愿意伤她,他画圈为营本就心存相让。然而,这个过程必须要掩饰得天衣无缝,不能让龙吉公主觉察出来,从而伤了她的自尊,怨生添恼。 闲言少叙,且说意中人和龙吉进了洪锦帅府,双方喧闲已罢,意中人将子牙所书锦帛递交给洪锦,书中大意是这样: 素闻洪元帅胸襟坦荡,姜某慕求已久,方今天下,商纣无道,诛妻灭子,rou泥重臣,滔滔罪恶,罄竹难书,民怨载道,群雄并起,战乱频繁,黎民失所,天下四分。古来以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论天下英雄,唯吾西歧武王乃一代明君,圣明之主,文臣来归,雅士附集,贤能齐拜。元帅乃一代豪杰,明察是非,谙知阴阳。若能幡然醒悟,附吾武王,则百姓幸甚,天下幸甚。从此生灵不再遭受屠炭,黎民少受苦难。武王本忠信之君,元帅又是雄才大略,忠肝义胆,若得共谋,必成大业。霸业成日,元帅若有所取,皆能得偿如愿。 某年某月某日西岐丞相姜子牙顿首再拜。 洪锦边看边思考,姜丞相语言中肯。意中人进而言道:“洪元帅,目前的情况你最清楚,也不要我多说,商纣无道,诸侯争霸,成汤江山已是风雨飘摇,朝歌四面皆敌,已然难保。洪元帅,天下四关已反其三,你不过是小上庸关的关主,怎有能力保大商江山完好?洪师弟,想必你也清楚。方今天下,四大诸侯当中,还有谁是西岐武王的敌手?姜文焕本有能力一争天下,但自盟津之会后已惨败给武王,他的声名已经不再了,唯有在西岐称臣。方今天下,老魔头是个异端,但老魔不过徒逞口舌之能,以他道德之威就想虎视天下,岂不是天下的笑话?自古枪杆子争天下,他那糊弄人的道德能如何?明理的人岂不知西岐姜尚的道德,他以独特的思想武装了西岐队伍。师弟,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师弟,你该拿一个主意,军中粮草欠缺,你当早作定夺。” 洪锦想了一会,说:“师姐,这一切我都明白,你这是金玉良言,但这其中牵涉太多,须容我考虑!” “考虑什么?将军还看不清眼前的形势?是不是刚才输得不服?要不,我们再比试一番?” 龙吉话冲,且是一语双关,洪锦面露尴尬,不由眼神向她瞟去。意中人急忙拦着龙吉,说:“公主,你莫急躁,这是他为帅的策略,洪将军之所以为帅,正是有这许多考虑,公主,领兵统帅,这其中许多细节,你还需向洪将军学习。” 意中人这么说着,但看龙吉不怎么高兴,就接着说:“洪师弟,西歧的公主为你而来,你可愿她再为此舞刀弄枪?” 这个话里透露出玄机,龙吉冰雪聪明,心中竟是隐隐升起了一种期盼。按《易经》所载,男女相安,男子如此更相宜。 洪锦伤痛未解,不好答,他对三灵还有愧疚。意中人就岔开话题,问起如花如玉的消息,道:“洪师弟,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不急着逼你表态,但现在我们想知道,如花如玉两个妹子会怎么样?” “师姐,虽说军中大权在我手,但自老魔来了后,他的威望已经遍布了各营,你也知道,现在军中的事情,并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特别是情魔到来,这里每个人的言行都受他的控制。但有对通天教主不利,被他晓得了,必然是魂魄无归,唉,他比监军还厉害,如花如玉两位jiejie,想是被他看出什么道,或是在什么地方说漏了嘴,即使她们现在没有生命危险,情况却也不太好。” 龙吉道:“洪元帅,似你这等说来,就没有办法救她们了?在情魔面前,你有点懦弱了,呵,三军主帅竟被情欲两魔左右了?” 龙吉咄咄逼人,洪锦并不为所动。他对她说不出有反感,相较三灵温顺于他的性格,龙吉更有叛逆性,或者是娇惯,或者是公主性格,或者就是率性,他还是有些喜欢上她了。 洪锦毕竟是三军主帅,怎么能忍受他人小看,何况还是一个女人。思虑了一会,他就有了主意,问意中人。道:“师姐有没有和情魔几位见过面?” “还没有见过,龙吉公主曾和他会过,他甚是阴险狡猾,差些要了公主的性命。” 意中人把山洞里的情况细说,洪锦道:“既然如此,我有一办法,情魔和我在一起喝过酒,知道了他一些情况。” “你且说来听,有什么好计谋?” 洪锦了解了龙吉的性格,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原来,情魔俗家时姓戴名利,大概是喜欢名利吧?投在师傅门下后,自命为情魔,后来又化名为王魔,分赴四方为师傅收集情报,他又有结拜兄弟七人,分别叫做情毒毛凤,化名叫高友乾,情海毛利化名叫杨生,情欲朱四化名叫李新霸,情缘沈阳又叫小随缘,情花芳子曾化为宫妃,情圣钻空又叫到处钻,化为宫中太监。他们这七个人投在教主门下,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