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第2/2页)
里之内无异状,说明此地很可能是安全的渡河地点,他们也是骑兵,只要能安全渡河,便是天高任鸟飞,即便匈奴事后发现了他们,也难以留住这支队伍。 紧接着斥候薛仁贵;先锋吕布;中军赵明、李世民;最后是冉令,一万大军终于安全到了对岸,赵明当即下令卢俊义、岳云、关铃带五百陇西军,再从冉令的后军拨了一千人马给三将,共计领一千五百骑兵,令其在附近继续收拢船支,并留守此地,保证大军退路。 剩余八千五百精骑,并不入兴县,一路往南而去,大战,就在眼前。 兴县往南五百多里,进入西河郡境内,大军找了个地方佯装渡河登陆于此,突袭了附近的镇子,抢了些粮草,故意暴露了一下身份。 这一战抓了不少俘虏,审问之后方才知道自己等人之前多心了。这半年来,王弧乘一直联络收拢河西诸部,南方数百里之内的部族基本上被王弧乘或收买、或征服,是故一路而来竟然如此顺利,没有遇到羌胡部族sao扰。 众人听罢这个情况,心中无不对王弧乘忌惮三分,此人能力确实极强,只半年时间便将南方数百里的部族尽收于匈奴帐下,最少为匈奴平添了十万兵马,若此人不除,必为大患。 审问得知,王弧乘在中阳城内,那中阳县乃西河大县,城高民多,又驻扎了数万兵马,强攻就是送死。况且王弧乘不止收拢了西河以西的部族,更将西河马场经营得有声有色,汲取了前番被突袭马场的教训,此次王弧乘屯重兵守护马场,赵明手中这点兵力,不被王弧乘围剿便已是大幸,硬碰硬除非王弧乘脑子进水了,跑出来找吕布、薛仁贵斗将,否则没半点机会。 众人眉头紧锁,这与计划不符,计划中袭扰西河各县再见机行事。可哪里能料到王弧乘以收服如此多的部族,在西河屯了重兵,最少有上万骑兵在这里,更兼西河有马场,王弧乘手下俱为异族兵马,随时可再组建数万骑兵,战场若是放在西河,手下这一万汉骑就算是白送了。 “唯今之计,恐怕只有袭扰别郡,方能有些收获。”老将军冉护国如此说,他是来求死,不是来送死,起码要死得有价值。 “袭扰别郡?”赵明暗想:再次突袭太原吗?如今已入西河境内,而且暴露了身份,若是绕过太原去打背后的雁门等地,只怕日久生变,难有什么作为,只有突袭太原腹地可以搅乱整个匈奴中枢。 想到此,赵明抛砖引玉道:“孤王欲再次突袭太原腹地,搅乱匈奴中枢,再见机行事,诸位以为如何?” 情报不足,在场众人都不知道太原腹地有多少敌军,去突袭太原腹地,这一撞进去,犹如进了口袋一般,怕是难以脱身。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选择?打西河是别想了,去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经过太原,若绕过太原的话,天长日久敌军必有准备,骑兵闪袭的优势荡然无存,眼下除了打太原之外,只剩一个选择,打道回府,可这个选择又如何能让诸人甘心? 李世民率先赞成:“对,先打了再说,我军骑兵讲求的就是一鼓作气,当得一个勇字,若是前怕狼后怕虎,失去了锐气,不如及早撤军为妙。” 如此一说,众人纷纷点头,李世民部下李靖却道:“我军主力去打太原,可再分出数股百骑或数百骑而成的精锐,袭扰西河各处,混淆视线,拖延西河匈奴主力,不求一战成功,只求将太原、西河搅得遍地烽烟,我等方有可趁之机。” 善!深入敌后,兵微粮少,想要活命决不能聚在一处等匈奴围剿,当分兵各处遍地袭扰,混淆视线再见机而战,或有所作为。 赵明当即拍案赞同,众人又商议了细节,随即下令:杨士翰、马岱各引陇西军二百五十骑去西河以北袭扰;秦琼、秦用各引三百骑到西河以西袭扰;张辽、侯成各引三百狼骑在西河与太原之间扰乱视线,剩下六千八百骑先至太原,收集情报,再见机而动,而留下sao扰的这六将,只需持续sao人三至五日,为大军争取这几日时间行事,便可回兴县等待与大军汇合。 计议已定,众人分头行事,赵明引主力一路不耽误,直入太原。 ---------------------------------分割线----------------------PS: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还可以入目一观,请大家莫要吝啬多点一下推荐,谢谢,十万个感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