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5章 被报恩的书生(29) (第1/1页)
对于关芙的担忧,赵生表示不用担心:“已经向地府请假,这几日可安心考试。” 关芙就松了口气,但同时,也准备好了在考试之余一直盯着他,一直到赵生安然无恙度过考试。 要是赵生真被拖出去埋了,他还得把他挖出来。 好在科考终究平安无事的度过了,赵生答完了卷子,关芙也发挥良好。 等到张贴榜单那一日,关芙在家读书,信德好事,早早的就出去,占了前排,势要将恩公的名次看到眼里。 关芙没等多久,就听见了信德粗豪的喊叫:“恩公!恩公!一甲第九名!” 齐氏拊手大赞:“不愧是恩公!” 关芙倒是并不算太意外,这是葛生多年的积累,是应该得到的成就。 世间大多数事是努力也得不到回报的,但只有学到肚子里的东西,永远不会抛弃自己。 葛生心情好了很多。 他现在,渐渐地也看开了,十五娘自有她的好前程,他也有他的人生路,只是只此一生,再无缘份罢了。 关芙夜里在院子里摆了桌子,对着月亮,喝了两杯小酒。 这一杯,敬十五娘对葛生多日的照顾。 这一杯,愿十五娘早日成仙。 齐氏本来正在屋顶上修炼。 她是一百六十年的狐狸,颇有天资,心无旁骛,比胡老爷子更加有仙缘。她是确定了将要修成狐仙的。 隐约的,她感到机缘就近在眼前,只要等她报了恩,这世间再无牵挂。 她吞回狐丹,从屋顶上跳下来,在暗处化作黄衣的绝色女子,走到关芙身边。 玉手执壶,为他倒了一杯酒。 关芙拿在手里没有喝。 气氛安静,齐氏缓缓说:“恩公何必如此孤寂,我愿为君侍奉枕席……” 关芙摆了摆手。 “小生并非有意阻碍齐娘子的仙路,只是,这一桩,小生做不得。” 齐氏低下头不说话了。 那她就继续找别的办法,照顾葛生直到他死,也是一个报恩的办法。 她命长,能担得住。 此后,齐氏再也没有主动提起以身相许,但也未曾离开,只cao持家务,做一个朴实低调的报恩者。 关芙喝完了酒,过几日就忙了起来。他和同年相会、交流,又推脱了几次上门的求亲,又去参加了殿试。 殿试上关芙对答又稳重流利,在一干三四十岁的进士们中间,难得的年轻英俊,形象比较好,被点为探花。 赵判官也发挥出色,虽没有到前三名,也是正经的进士出身。 关芙松了一口气,这葛生的人生理想,总算是暂时没有被他歪曲。 转过年开春,关芙从梦中醒来,枕边出现了一个孩子。 白白胖胖,乌黑的眼珠,大红的襁褓,眉眼间神似葛生。 他摸了摸孩子胖乎乎的小手,看出来这孩子有将一岁多了。 他趴在枕头边上盯着,看了一会儿,在心中默算,这孩子,大概是葛生和十五娘在刚结婚的时候怀上的。 那阵子十五娘还能维持住人形,两个人的感情也挺好。 大概是胡家照顾着孩子直到他这边事情都处理完,才把孩子送了回来。 眼前的景物开始模糊,关芙感觉到了葛生的欢喜,这感情如此强烈,让她几乎是被冲出了身体。 葛生的心愿是找到最亲近的人,找到家人。十五娘找不到,但他的亲生的孩子,出现在了眼前。 他重新有了家人,有了最亲近的亲人。 任务完成了。 相扶走了这一段路,关芙与葛生,也是时候分别了。 葛生趴在床上,缓了好久,才缓过劲儿来,重新cao纵了自己的身体。 他抬头看着自己的孩子。 看了又看,移不开目光。 过了一会儿,信德推开了大门:“恩公,孩子很聪明!” 葛生这才明白了,那年从崂山上下来,信德为什么欲言又止。估计那时候,他就知道了孩子的事。 自此之后,葛生带着孩子独居京城,有长辈和同僚为他说媒,却总是被他拒绝。 葛生的理由是老家有妻室,不可再娶,但人皆不信。 大家都觉得,孩子的母亲应该是早忘了。这么一个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孤身一人,不像话。 直到有人注意到他宅子里藏着个黄衣美人,才道葛生有美人相伴,闲人不必cao心,好事做媒者渐渐罢休。 后来,葛生宅子旁边居住的邻居,偶然发现,葛生家附近,在夜深人静时分,总有白色的动物出没,尾长身细,灵活夭矫。 葛生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容貌甚美,传出了神童之名,三岁能诗,七岁能文,八岁可与京城大儒辩驳,灵慧机变,颇有见解。 葛生之子对万事万物皆有怜悯之心,好做善事,路遇不平便出手相助。 有人曾经见到过他跟动物说话,看双方神态,情意相通,沟通无碍。 众谓之白狐之子。 葛生活到了八十岁。 他非常不好意思,一直对齐氏和信德说自己死的太晚了,让他们报恩报的很辛苦。 齐氏只是笑:“恩公说笑了。” 信德却说:“我只愿恩公多活百年。” 葛生死前两天冥冥之中有了感觉,他赶紧安排,把改捐的捐出去,该留给孩子的留给孩子,收拾好了就跟朋友们喝一场酒。 在快死的那一天,自己给自己洗澡换衣,收拾整齐,躺到床上。 他魂魄离体,就看见阴间来人接他了。赵判官五十岁的时候已经死了,等到他死的时候,赵判官在阴间经营了三十年,已经颇有实力。 齐氏和信德是狐狸,还能看见他的鬼魂,见状就收拾东西,跟着葛生的魂一路东行,送他到了地府。 胡老爷子结束了八十年窥伺于墙上看守家宅的日子,从墙头跃下,转身离去。 五十多的葛生之子这时候也是须发皆白,他回到家中,家中已经空了。 他弯腰驼背地咳嗽了两声,为葛生办了丧事,打理好了家中的事务,全捐了出去。 十天后,葛生之子身死家中。 有人信誓旦旦道,在给葛生之子收尸的时候,看到一只白狐,从床底下钻了出来,一眨眼就不见了。 三十年后,崂山附近有四位狐仙出世,世人称之有求必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