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狐媚眼的辩机和尚 (第1/1页)
看到《大唐西域记》的手稿,房遗爱想到一个人。 辩机,那个勾引高阳公主的秃驴! 这本书最终成书,应该是玄奘口述,辩机笔录。 如今玄奘还在亲自书写,可见辩机并没参与其中。 要是能搅合进这件事,说不准可以见到辩机。 只要能见到那个秃驴,还不信坑不死他! “法师在西域见了不少奇人异事。”房遗爱放下手稿。 “贫僧打算编撰成书,无奈还要翻译佛经。”玄奘回道:“不知得多少年头,才可完成。” “为什么不找人一同编撰?”房遗爱说道:“法师口述,由他人笔录,岂不是快捷?” 玄奘恍然:“将军提醒,如同醍醐灌顶,让贫僧茅塞顿开!” “有合适的人,我给法师介绍。”房遗爱脸上堆满笑容。 其实他心里琢磨着的却是另一件事。 回到梁国公府,刚进门就撞见了房遗直。 房遗直劈头问他:“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去了弘福寺,和玄奘法师聊了会。”房遗爱问道:“兄长找我有事?” 房遗直说道:“刚来了圣旨,要你明日一早陪同高阳公主去会昌寺,替陛下还愿。” 陪高阳公主…… 房遗爱一脸的不情愿。 皇帝下旨要他陪同,无非是给高阳制造见一见他这位驸马的机会。 “明儿陪着公主,你得多照应。”房遗直叮嘱:“得给公主留个好印象。” 房遗爱嘴上答应,心里却在嘀咕:给她留好印象?那和亲手在自己头上刷绿漆有什么区别? “会昌寺高僧辩机,和我有些交情。”房遗直接着说道:“我可以请他多照应。” 辩机? 房遗爱眼睛一亮。 原来勾引高阳的秃驴是会昌寺的和尚…… 明天这趟还真得去! 得罪高阳,还是先往后放一放。 把辩机这个秃驴整到不能以僧人身份招摇撞骗、勾引人妇,才是重中之重。 “长兄既然认识高僧,明天还请引荐。”房遗爱装着恭敬,提出请房遗直引荐。 “好说。”房遗直回道:“辩机佛法精湛,二弟多与他谈谈,对修身养性也有好处。省得四处惹事,总让父亲母亲担心。” “长兄说的是。”房遗爱嘴上答应着。 他心里却在琢磨,见到辩机,想个什么法子,才能把他往死里弄! 弄垮了辩机,婚事黄不黄反倒还在其次,高阳以后红杏出墙,可就少个选择! 当天晚上,房玄龄和卢夫人少不了又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他惹恼了高阳。 憋着一肚子坏水,房遗爱当然态度恭谨的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早,房遗直早早去了会昌寺,为他打点去了。 房遗爱则在宫门外等待高阳公主的车驾。 直到日上三竿,高阳公主的仪仗才出宫门。 房遗爱迎上去:“我已在此等候公主多时。” 轿帘没有掀开,里面传出个甜美的声音:“本宫梳洗颇费时辰,想必右卫将军不会有怨言。” “公主金枝玉叶,我能有机会等候,那是莫大荣幸。”为了整辩机,房遗爱只能先讨好高阳。 “小嘴倒是挺甜。”轿子里的高阳慵懒的回道:“前面带路吧。” 上马走在轿子旁,房遗爱昂首挺胸,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 高阳公主坐在轿子里,偶尔掀开帘子的一角偷看他两眼。 房遗爱以往名声不好,高阳每次提起都觉得头大,尤其是皇帝赐婚后,恨不能立刻把他弄死。 自从他治疗晋阳,高阳的看法有了不少改观,这会看着,居然越看越顺眼。 皇宫到会昌寺,其实没多远。 高阳公主到的时候,几位僧人连同房遗直已等在寺庙门外。 其中有个僧人大约二十六七岁,生的唇红齿白,容貌还挺俊俏。 只是他生着一双凤眼,眼角上扬,带有几分狐媚气。 目光在众僧人脸上扫了一圈,房遗爱认定这个僧人就是辩机。 “小僧辩机,领会昌寺众僧众,恭迎公主。”果然,开口迎宾的正是他。 “怎么?”高阳还没回应,房遗爱就在马背上弯下腰,阴阳怪气的问了一句:“只迎公主,不迎驸马,是不是看不起皇家?” 他给栽的这个罪名着实不小,辩机吃了一惊,连忙回道:“小僧怎敢,请驸马入寺奉茶。” “我说你这个和尚。”房遗爱咂巴着嘴:“懂不懂尊卑贵贱?公主尊贵,驸马还在其次,请我入寺奉茶,把公主撇到哪去?” 辩机被他问的瞠目结舌,不知说什么才好。 陪同高阳的几位宫女,都掩着嘴偷笑。 轿子里的高阳也在嘀咕:好一张伶牙俐齿的嘴。和尚向来会说,居然被他三言两语给绕糊涂了。 房遗直在旁,见他闹的不像样子,小声提醒:“辩机法师是高僧,二弟不可胡闹。” “礼数本来就有问题,怎能说我胡闹?”房遗爱嘀咕着,下马来到轿子旁。 他毕恭毕敬的对轿子里的高阳说道:“请公主下轿。” 一名宫女掀开轿帘,扶着高阳下轿。 本来低着头的辩机,在高阳下轿时偷偷抬起头。 看清高阳容貌,他愣了一下,目光流露出一抹痴迷。 房遗爱一直在留意着他。 看出他目光中的那抹邪念,房遗爱暗暗冷笑:毫无来由对付你,还会于心不忍。既然你作死,那就怪不得我了。 进了会昌寺,辩机引领高阳等人去进入禅房。 走进禅房,他吩咐小沙弥为众人上茶。 众人落座,辩机说道:“公主与驸马驾临,敝寺蓬荜生辉。” “都说佛家淡薄名利,辩机法师说话,怎么带着这么重的市井气?”房遗爱以带着蔑视的语气问了一句。 辩机被他说的满脸通红:“驸马说的是,小僧佛法不精,实在惶恐。” “说起佛法,我倒是认识玄奘法师。”房遗爱说道:“宝相庄严,一言一行都有佛家风范,才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唐玄奘西行取经,历经十数年,不仅佛门推崇、世人称道,就连皇家也极力推崇。 房遗爱提起他,辩机一脸钦羡:“玄奘法师是佛门圣僧,小僧只能远远听道,不曾有机会当面受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