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浣纱自苎罗(8) (第2/2页)
家还好,可若是对城南的难民来说,却是一道重压。 而且,这个月收的赋税,是以往夏日里收的赋税两倍之多,这些官府为了中饱私囊,竟然暗自加税,这些钱对城南的流民来说几乎要了命,而对寻常的长安百姓来说,亦非随手可拿得出。 百姓们拼命拍门,而青衣书生在门外大声道, “大周皇室蒙羞, 大周皇室蒙羞!” 门内,衙役们站成一排,皆面有急色 “大人,为着上次那件事,如今衙门里已经半个月没有开门接案了,咱们这样,这官府就名存实亡了,怎么能顶得下去。” 京兆尹面色肃穆, “本官也不知道,明明就是上面传下来的旨意,说是要增加赋税,如今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该减免赋税,本官将那日衙门口发生的事情报上去,却不曾想,治粟内史一口咬定,陛下批准了免除赋税,但那命令加税的密诏上的玺印亦是造不得假的,本官都不知道,哪边是真哪边是假。” “如今那些赋税早就都进了国库,本官就算是要还给百姓,求一个清净,也没有法子。除了禁闭大门,哪还有什么方法,就算是一直不接案子,耽误正事,也只能如此了。” 众衙役面面相觑。 京兆尹话音未落,却听外面有人高声喊道, “大周皇室蒙羞!” “大周皇室蒙羞!” 京兆尹皱眉, “这是何意?怎么会有人喊这个?” 一个衙役道, “回大人的话,那就是上次闹事的书生,上次来的时候,在大堂里直说长诀小姐蒙冤一事。咱们顾及他所报案子牵扯到陛下,所以把他赶出去,他便妖言惑众,说出赋税的事情,导致今日这般局面。” 京兆尹道, “他报案时要报的,会不会就只是宫家长女的事情,如今这局面,只是他报案被拒,心有不甘,言语挑拨所致。” 京兆尹忽然一拍脑袋, “快!把那个书生拉进来,别让他妖言惑众了!” “他要说宫家长女的事情,就让他说,只要咱们不管便是!” 几个衙役面露难色, “可是,大人,咱们这些人手,只怕是不够和外面那些百姓抗衡的。” 京兆尹道, “去,马上把后院里的护卫和小厮马夫叫出来,笼笼统统,得有五十个人,拉一个人进来必然不是难事。” “是!” 快速寻齐人之后,数十人同时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半扇门。 另一些人死死地顶住剩下没有打开的那半扇门。 而冲出去的那些人快速在百姓的推搡中寻到青衣书生,把青衣书生架着就拖进去。 青衣书生高声道, “救命啊!官府杀人灭口了!” 出来的这些人硬着头皮从百姓中冲出来,门重新开了,那些人拽着青衣书生,剩下的人马上关住了门,反身压在门上。 门仍被推得一动一动,旁边的人忙架上门闩。 好不容易关上门,墙头那边却露出一个头来,而后,是更多的人从墙上翻了下来。 衙役和小厮们面色大惊。 青衣书生跑进大堂,随后便是方才那些堵在门外的百姓。 百姓大喊, “狗官,你中饱私囊,把骗我们的钱都吐出来!” 京兆尹面色大惊,慌忙地找躲避的地方。 百姓却把他揪出来。 众人要伸拳就要打, 京兆尹捂住头道, “本官可是朝廷命官,你们打了本官,要吃牢饭的!” “吃牢饭?正所谓法不责众,你要抓我们哪个!” “你假传圣旨,加收赋税,就算我们不打你,你也要死,就算是我们打死你,又能怎样!” 众人就要打。 青衣书生高声道, “住手!” 一听青衣书生制止,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一怔。 明明是青衣书生将他们带来说必然要让他们能为赋税之事讨一个公道,如今又是为何制止? 青衣书生道, “这位京兆尹刚刚调来长安没多久,不可能这般只手遮天,他也不可能这么大胆,一来就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必然是上面有人在搞鬼,正好殃及池鱼而已。” 有人不解道, “那我们来做什么!” 青衣书生道, “京兆尹大人,如果你有能证明清白的证据,就请赶紧拿出来吧,我们给你一次自证清白的机会。” 京兆尹颤颤巍巍地站起来, “我有,本官有证据,本官是清白的!” 众人见京兆尹这般毫不犹豫的样子,心中咯噔一声, 难道这京兆尹真的是冤枉的? 京兆尹从高案中的抽屉里拿出一卷黄帛,快速展开,声音都颤抖不止地道, “这…这是陛下的密诏,是陛下让我这么做的。” 识字的人围过去,看了内容之后,面色大惊, “这是,这是陛下要增加赋税的密诏?” 青衣书生道, “京兆尹大人如何证明此物是真?” 京兆尹悄悄抹了一把冷汗,还未等他说话,便有人道, “怎么可能,陛下一定不会下这种荒唐的圣旨,关廷尉都亲口说了,陛下同意了免除赋税,明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陛下怎么可能这般刻意的出尔反尔。皇帝一言九鼎,你见过哪个皇帝出尔反尔,把自己说的话收回来的。” “是啊,而且国库怎么可能穷到这个程度,就算是退一万步来说,若是真的不能缺这个赋税,陛下大可在之前就不答应免除赋税,如今为何又要无端端地这般不仅要收,还要增收,那个时候,边关可是大捷,根本就不会因为需要银两支援三军而翻倍增收,你这必然是骗人的,陛下有什么理由这么去做!” “就是,定然是你这狗官知道瞒不住了,所以假造了一份圣旨,要骗我们!” 群情激愤,京兆尹辩解都辩解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而青衣书生却挤开众人,上前拿起圣旨,不过是看了一眼,便惊道, “不,这圣旨…好像是真的!” 青衣书生将眸中情绪遮掩,把圣旨反向百姓的方向, “你们看,这个玉玺的印,若非是真的玉玺印章,不可能是这般模样,这个印章上的红泥,只有宫里才有,而且印记清晰,线条明显,刻纹必然是大家所作。隐隐有丘处机一流之风,试问,能集齐这些的,到底是真是假?” 京兆尹一听,青衣书生在为他说话,马上就反应过来, “就是,我是冤枉的啊,这可是陛下身边当红的朱公公来宣旨的,又有玉玺的印记作证,就是陛下的亲笔密诏。” 清风阁中, 杨晟道, “廷尉大人,你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拿到的玉玺?” 关无忘道, “山人自有妙计,殿下不必再多理会了,总之,臣会一直站在殿下这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