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3章 陈锋往事 (第1/2页)
月牙地标办公室。 葛小天依旧在苦恼四十八个亿该怎么花。 仅以保值来讲,跑京城囤地皮或者投资四合院,显然很合适。 跟九所闲聊,那边一座五百平小院子,现在才一百来万。 如果没什么限制,四十八亿,估计能买下一大片。 等到二十年后,一座几千万,这钱赚得简直没法算。 但是,四十亿资金来自一卡通。 一卡通与天成商会扩张息息相关,又间接影响到天成广场繁华度,左右自家房地产销售成绩。 若想把一卡通推广到东山各地区,甚至整个华夏,势必要让用卡的人尝到甜头,吸引更多用户,完善自家配套设施,卖出去更多房子。 如何尝到甜头? 时不时来个折上折,或者免单大促销,或者充多少送多少…… 小便宜么,谁都爱沾。 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多优惠,天成又如何才能亏得起? 肯定是短时间内,将四十八亿变成九十六亿,甚至一百九十二亿,数额一直这么滚上去…… 而方法么…… 金融确实牛掰,但没有实业做支撑,再牛掰也要完蛋。 所以,葛小天的思路一直围绕房地产打转。 毕竟这是自家最大的优势! 圈地、建造、兜售、回笼资金、圈地…… 先来十座天成广场,再来二十座大型社区,以及对应的奇观…… 思路渐渐清晰,葛小天打开地图,写写画画,选定投资地点。 这时…… “老板,总部发来消息,说豪哥和小兰,领着二十名安保去了江南!” “嗯?干什么去了?”葛小天接过徐玲泡的茶,轻轻抿上一口,他忽然发现,即便普普通通的毛尖,竟然也比另一个时空没喝过的母树大红袍味道还要纯正! 那玩意简直就是劣质的茉莉花! 果然,茶叶都是炒出来的! “老板,可能因为这个!”徐玲取出一沓报纸。 在华夏,私人无权经营报社,想要发行报刊,唯有挂靠或者代理,又或者承包版面。 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受网络传媒和众多dm杂志冲击,种类繁多的报社生存空间日益狭隘。 像一些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小报,为了混口饭吃,只要不涉及‘过火的内容’,稍微给点钱就会‘为您服务’。 甚至有些小报社名存实亡,暗中被企业‘收购’,沦为后者宣传工具。 这也是几年后,地区以下报社被新闻总署整合的原因。 眼前的报刊,排版有点乱,似乎着急出发行。 一看就是‘杂牌军’。 上面没有任何关于天成的负面消息,只是公开指责东山建联、济府商贸,不择手段打压本地新秀企业。 短篇主体明确,文情并茂,引以典故,简短有力,深深打动人心,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葛小天粗略看完,翻翻其它,大概意思都差不多。 只不过。 总感觉后面少了点什么。 按照抨击文章的套路,前半部分指责,中间部分引发读者同情心,尾部怎么也要摸黑吧? 如果在另一个时空,让他来写这篇文章,绝对给沈志鹏安排几个小情人,再给钟潇潇弄上几对复杂儿女! “奇了怪哉!”葛小天摸摸下巴,“找个这么牛掰的‘老师傅cao刀’,竟然去掉了最重要的部分!” 不摸黑,不挑刺,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老板,这是魏长丰在表态吧?” “估计是!” “但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 “还能有什么!”葛小天放下茶杯,起身将刚刚勾勒的‘四十八亿投资路线图’,用胶带贴到墙壁上,“何顺完了,虽然魏长丰很想进入济市,然后顺势拿下整个东山的零售业市场,但咱们天成现在也不是吃素的,他远道而来,又得不到本地支持,自然要退回去!” 徐玲恍然大悟,“他是想?” “卖掉4S店,甚至卖掉花园片区和长丰大厦,以及何顺留下的顺河写字楼。” “这么说,他跟沈志鹏接触过……” “肯定啊,毕竟他们属于同一战线!” “老板,魏长丰给咱示好,是不是代表,沈志鹏坑魏长丰,魏长丰不甘心,打算投奔咱?” “想啥呢!”葛小天拍拍墙壁上的纸张,“魏长丰才跟咱示好,估计是想麻痹咱们,或者挑起咱们跟东山建联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