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_53颜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3颜师 (第4/4页)

习,想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意思,几乎不可能。更不要说,用的还是秦汉时期所特有的雅音雅言。根本就不是他这个半路出家的货色能够理解的。

    不要说贾清,就是贾玖也是一脸崩溃。他的耳朵里面来来去去就只有“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两句在回荡,就跟听到紧箍咒的孙悟空一样,那感觉真的是太好了,好到他根本就不敢形容。

    四人中,贾倩是一脸沉默地坐在那里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唯有梁丽华,似乎也情不自禁地微微摇晃,脸上也露出有所得的笑容,显然是最自在的一个。

    儒门大能,果然不是凡人可以理解的。

    良久,贾玖才听得有人在他头顶上道:“可有所得?”

    贾玖晃了晃脑袋,这才发现那朗诵声已经停下来了,可是他的脑袋里面依旧有声音在盘旋,那感觉,真的叫人难以描述。

    被那洗脑魔音攻击,贾玖初时还以为对方问别人,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听到对方第二次追问,这才确定原谅来眼前的这位是在问自己。

    贾玖抬起晕乎乎的脑袋,只见自己面前站着一位鹤发童颜、无法辨别年龄之人。满头白发、银霜胜雪是对对方的最好的形容,可是对方的脸真的很水,水嫩水嫩的,说对方二十来岁,不过是因为意外而导致白头一样有人信。

    如果不是梁丽华事先告知眼前这位乃是颜师,是颜洌的亲祖父的叔叔,只怕贾清会高叫一声骗人了。不过,现在他显然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倒是贾玖,在对方的眼神之下很快就反应过来,道:“抱歉,您念了这么多变,我就听了清楚了两句。”

    “哦?哪两句?”

    贾玖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只见对方点点头,道:“你能听清楚这两句,也算是你有悟性。如何?可有所得?”

    贾玖涨红了脸,道:“对不起,我没有读过论语,这两句话,我有听没有懂。您能告诉我第一句说的是什么么?”

    颜昰深深地看了贾玖一眼,在贾玖的面前盘膝坐下。道:“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因此圣人才会称赞泰伯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贾玖一愣,道:“难道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老太太开口,我父亲也该把祖宗基业让给二叔家么?”

    对于这件事情,贾玖可是非常敏感的。

    对方反而呵呵地笑起来了:“泰伯让位,其先决条件乃是姬昌有圣德……”

    贾玖道:“不是一样么?大家都说我那个堂弟是个有来历的、将来必定会光宗耀祖的。也亏得我们家老太太不知道这个,若是我们老太太知道了这句话,只怕第一个闹上金銮殿。说我们家对二叔一家不够宽仁了。”

    颜昰道:“古公亶父乃是泰伯的父亲,你们家老太太是男是女?”

    贾玖道:“自然是女的。”

    颜昰道:“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担心?”

    贾玖道:“公理是公理。跟男女没有关系。难道说若是祖父在世,也跟老太太抱着一样的念头,也可以废长立幼么?昔年商纣王亦有两位同胞兄长,不过这两位同胞兄长却是他的母亲还是妾妃的时候所出,所以,即便年长。也被文武大臣一致否决,故而才有了商纣王上位之事。商纣王千古骂名。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他的正统,为何老夫子不能以视正听,反而要用这种似是而非的话来奉承周王室?”

    一句话,孔老夫子,你的骨气呢?还是说,因为你自己是野合出来的jianian生子,所以对这样的事儿可以昧着良心说反话?

    颜昰道:“那你认为呢?”

    贾玖道:“承担责任是勇气,知道自己不能胜任所以选择放下也需要勇气。我认为应该承认的是这种勇气,而不是逃避责任行为本身。既然涉及王位,那么泰伯与其二弟应该也是王子,既然是王子,在幼年之时享受着臣民的供奉,在长大之后自然有回报臣民的责任与义务。也许他知道自己不能胜任王的职责所以选择退位,但是也不能就这样逃跑。如果是我,哪怕是退位也要退得堂堂正正的,然后以臣子之身辅佐君王继续为百姓做事。跑到荒郊野外,只会让人怀疑事情的经过与事实,也对国家的安定没有好处。”

    “你认为泰伯留在京师会更好一点?不怕周因此而分裂么?”

    贾玖摇摇头,道:“如果是这样,我会要求公平竞争,同样的村庄,同样多的子民,谁治理得好,就让谁成为下一任的王。身为王者,容人之量应该比本身的才华更重要。光光圣德二字,根本就不足以满足一个国家对王的需要。”

    周文王有多少圣德?在贾玖看来,也不过是个乱臣贼子而已。身为商的诸侯,他本来就有跟商纳贡的责任,可实际上,他却背叛的商,自立为王之后,还弄了一本,编了许多商纣王的坏话,却对商纣王当初面临的境遇只字不提。

    这样的周王室,也难怪后来会重蹈覆辙,甚至到最后连起码的尊贵与体面都不能保留。

    贾玖只有两个字奉送:活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说的这句话的的确确是一句大实话。

    颜昰深深地看了贾玖一眼,道:“那么在你看来,一位贤明的君王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贾玖愣住了,迟疑了一会儿,道:“我不知道。但是我希望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是个明白人。他可以沉溺于美色,但是不能因为美色而耽误国事;他可以喜好奢华,但是不能因为喜好享乐而增加百姓的负担;他可以偏听偏信,但是不能因为偏听偏信而被臣子玩弄于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