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节《四大部洲》 (第3/3页)
中都有“解放路”或“五一商场”一样,只是为了纪念而已。真正的昆仑山就是东非的乞力马扎罗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明明是同一座山,被不同地方的人或者不同时代的人流传为不同的名字,因此昆仑山又叫不周山,也叫须弥山(苏美尔山),这样就把后人给弄晕了。各宗教也是一样的,本来都在讲同一件事,但用了不同的说法。其实只要明白了本源,就不会乱。(现在中国西部的那座昆仑山是汉武帝命名的,因为当时找不到正宗的昆仑山,不想再劳民伤财地找了,就按史书记载的特征重新命名了一个。) 后人记载“昆仑距嵩山五万里也,地之中也。”明确地说明了昆仑山离嵩山有五万里远,昆仑山是盘古大陆中心最高的山。嵩山是中原地区最高的山(中原另外还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合称五岳)。请注意,这里的五万里约为后来的两万五千里左右,也就是一万两千五百公里左右。因为当时一里约为三百步,差不多是后世的250米左右,当时的一里仅为后世一公里的四分之一左右。 乞力马扎罗山和嵩山的直线距离约是9191千米(公里),在盘古大陆分裂、陆地漂移之前,两者相距8000千米(公里)左右。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从陆地上走过去,还要经过很多山、很多河,绕来绕去,差不多就是12500千米(五万里)。同理,上古时,如果沿陆路从南赡部洲的行政中心走到西牛贺洲的行政中心的话,要在盘古大陆上绕大半圈,这曲折的路程就是十万八千里(约为后世的两万七千公里)。吴承恩只是沿用了上古的说法,并不是后来“长安”和“西天”的距离。(需要注意的是,盘古大陆时代,印度不在亚洲,从东亚到西亚只能从现在的印度以北地区绕行。) 吴承恩参考的是陆路绕行的方式。《山海经》中经常有去岸十几万里的说法,那是指海路绕行。哪怕就是到了大航海时代,欧洲人到东方,也要绕过非洲好望角,以海路的实际路程为参照,而不会说直线距离。 以今天的肯尼亚一带为中心的昆仑地区,在三皇五帝时代包括中非、北非、东非和西亚等地,是盘古大陆的中心地区。当时的昆仑山是“帝之下都(天帝在人间的大本营)”。后来盘古大陆分裂了,唐朝人才把“昆仑”的含义引申为非洲全境,把整个非洲统称为昆仑,把非洲黑人统称昆仑人,把黑奴统称为昆仑奴,后来就将肤色较深的外国奴隶都称为昆仑奴了。唐朝首都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上层贵族豪门流行一种奢侈品叫“昆仑奴,新罗婢”。昆仑奴主要指来自非洲拨拔力国(东非的马赛人族群)的可以勇斗虎狮的黑人,其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新罗婢来自于今天的韩国一带,受过专业训练,乖巧能干,类似于今天的菲佣。在唐朝时,新罗大致位于现在的韩国地区,朝鲜地区则大致属于高句丽。唐朝以后出现的高丽和之前的高句丽的领土差不多重叠,但高丽和高句丽没有传承关系。 专门讲上古地理的纬书《河图括地象》中讲“地中央曰昆仑,昆仑山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是谓偏域。”这里的神州就是指东胜神洲,东胜神洲就在盘古大陆的东南,昆仑山就在盘古大陆的中心。 “昆仑之丘”指的是东非的金字塔所在的高地(吉萨高地),位于赤水和黑水之间,“赤水”本来是“红河”,盘古大陆分裂以后形成了红海。同理,“黑水”是“黑湖”,盘古大陆分裂以后形成了黑海。“流沙”就是现在的撒哈拉地区,在月球远离时,海水大量涌上岸,将近二十年没有退去,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流沙地区,后来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昆仑南渊”就是非洲的“维多利亚湖”,是地球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面积很大,平均水深为40米,最大水深为82米。“昆仑南渊”又叫“弱水之渊(源)”,“弱水”就是“尼罗河”,维多利亚湖就是尼罗河的源头。西汉时的司马迁没有见过非洲的风土人情和野生动物,所以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为什么司马迁不敢说?因为有关《山海经》的真相即使在开明的21世纪说出来,也会被一些庸人当作疯言疯语。其实,“方向”就是破译《山海经》秘密的关键钥匙,只要把方向搞清楚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是,由于认知水平太低,人们怎么会相信地磁翻转、地球反方向自转、盘古大陆分裂引发陆地剧烈漂移及地轴倾斜之类的事呢? 《山海经》的四山经与四大部洲一一对应,《东山经》对应东胜神洲,《南山经》对应南赡部洲,《西山经》对应西牛贺洲,《北山经》对应北俱芦洲。《山海经》是记录真实历史地理情况的史书,只不过人们无法理解当时的情况。其实,要解读《山海经》并不难,只需遵循以下要领: 1、《山海经》讲的是全球地理。 2、当时地球上只有一块整体陆地,即盘古大陆。 3、地球曾经反方向自转,上古史前文明资料中记录的方向与现在相反。 如果司马迁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有巨鸟,诱人而食,饱食后,翅不动而上九霄,其啸声千里可闻。”他也许会把“千里”理解为虚数,但他不会认为这是飞机载客后轰鸣上天。要知道,古人只能用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字、词汇和写作习惯作记录。 四大部洲是圣星人在地球上设定的行政区,其实,任何世界中都有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就是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设定,不光地球上有四大部洲,一粒沙中也有四大部洲,银河系内也有四大部洲,宇宙中也有四大部洲。地球属于银河系的南赡部洲,现在的中国属于地球上的南赡部洲。 无论哪里都得有方位设定,人类将来进入星际时代(神话时代),也要在宇宙中设定方位。将来进入人身体内的医学纳米机器人也需要行动方位指令设定。没有方向就无法编程、无法执行任务。 每一台电脑中,也有一个世界,每一个屏幕中,也有上下左右。不确定方位,就乱了秩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哪怕在虚拟世界,也要用四大部洲来划分,而宇宙,本身就是虚拟世界,有很多很多四大部洲,本书和佛经一样,都是以地球上古世界的四大部洲来举例、讲故事的。自从有了宇宙,也就有了时空。时间和空间,全是根据需要进行的人为的定义。因为,要想让人们理解宇宙,就得有最基础的划分,在时间上划分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定义中心、划分东南西北。如果不划分,就迷失方向了,就无法记录、描述、传承了。 后来吴承恩领悟到佛教是以地球上的四大部洲为例子讲道理的,因此他写的《西游记》里提到: 如来讲:“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yin乐祸,多杀多夺,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这段说东胜神洲的人敬天礼地,心态很好。对北俱芦洲的黑人和西牛贺洲的印度人,性情描述也很到位。对南赡部洲的人的描述,也很到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