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演义_第十一节《三皇五帝》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节《三皇五帝》下 (第2/3页)

的召唤和指挥。他们后来对没见过金字塔飞船的人吹牛时,说这个飞来的大家伙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于是把金字塔飞船传说为“昆仑”,后来又把按飞船模样建成的金字塔也叫“昆仑”了,还把金字塔飞船停泊的山称为“昆仑山”。“昆仑”是拟音词,读音既像飞船的声音,也像大火山(乞力马扎罗山)爆发时的声音。在希腊语里,这个读音指圆锥状物体,后来又演化为拉丁语(conus),最后演化为法语和英语(cone)。

    动用约十万人(包括负责后勤保障的人等),只用十年左右,就可以造好一座金字塔。让十万人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可以产生很多精神能量,这些精神能量的品质几乎一样,非常利于提纯。通过盖金字塔,圣星人收获了很多精神能量。(当时盘古大陆还没有分裂,希腊西北的波斯尼亚和东北非几乎连在一起,位置在埃及和利比亚交界处。后来人类科学家发现波斯尼亚也有金字塔,同样是地球上最古老、品质最佳的混凝土结构,底部有可以产生电磁场的铁板、用于释放负离子的地下水流通道,顶部经常发出和光速一样快的特斯拉驻波,内部有放大能量的螺旋隧道,塔的表面、底部和隧道中有石英晶体用来接收和放大能量。人类科学家在金字塔内检测到了一种特殊的能量,将其命名为奥刚能量,奥刚能量其实就是精神能量!)

    除了金字塔,方尖碑也是“3D”打印的。方尖碑相当于巨大的晶体天线,可以传输能量信号。数万年来,地球各地出现过很多金字塔类和方尖碑类的建筑,后来美国白宫广场也建有方尖碑,全是按照圣星人的旨意建造的。

    人类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寿命都很长,平均寿命都有两百多岁。《黄帝内经》中讲了,当时的普通人可以活二百岁左右。所以三皇五帝统治全世界的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

    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人类在东北非建造了近100座金字塔。除了三皇五帝,一些王侯也有资格在死后享用金字塔。后来中原地区的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记载的炎黄时代的时间和古埃及(上古中国)金字塔王朝建立的时间是相符的,因为本来就是黄帝开启了古埃及(上古中国)的金字塔王朝。

    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圣星人频频显示神迹,重塑人类的信仰。因此,第五次人类文明产生了原始的宗教,有宗教就有图腾,图腾一开始用简单的抽象的线条表现,从图腾到壁画再到绘画,后来传到希腊(禹的封地、故乡),经过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

    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人类各地的统治者从圣星人处学到了更为系统完善的《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内容,用来指导地球各地的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当时地轴还是竖直的,地球上的任何地区都没有季节的变化,不同纬度的地区处在不同的季节,因此《黄帝内经》中春夏秋冬的内容对应不同的地区。《黄帝内经》主要内容为人体保养手册,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因为人体本来就是神级外星人创造的,人本来就是圣星人为了研究宇宙奥秘而制造的“生物机器”。

    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人类有信仰、追求精神、建造金字塔,圣星人收集到了足够的精神能量,月球就可以启动反物质动力远离地球了,只是没想到月球启动以后会引发盘古大陆分裂,“盘古开,天辟地”,人类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元气大伤,无法再建造金字塔了。

    当黄帝完成了在人间的任务以后,就要返回天上(月球)了。这天,有一艘飞船来接黄帝。伴随着像滚雷一样的“轰隆隆”的声音,飞船徐徐降落在指定地点,飞船舱门打开以后,伸出了舷梯,黄帝和其他下凡到地球协助他的圣星人先后登船,一共有七十多人。后人传说黄帝是乘龙返回天上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商朝甲骨文“龙”字给出了答案,甲骨文“龙”字十分接近甲骨文“帝”字并向下方延伸出一条曲线。而接近甲骨文“帝”的那个字就像是画着一艘飞船,自上而下画着舱、翼、起落架。闹了半天,原来“龙”字就是指拖着运行轨迹的飞船,而且还是帝乘坐的飞船!而“龙”字的发音,正是来自于飞船发出的“轰隆隆”的声音!

    黄帝乘飞船回归天界以后,恢复了天帝(上帝)的身份,祂遗留在人间的物品被放入了上古中国(古埃及)的金字塔里。后来,这些遗物(包括衣物)被商朝统治者挟带到了中原地区。中原到了秦代时,人们给黄帝立了一个衣冠冢,里面只有衣冠等物品,并没有遗体,因为黄帝连躯壳一起“升天”了。回归天界的黄帝在西方人的眼中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中国神话中天上的神仙领袖——天帝,也是《山海经》中经常提到的天帝。天帝的很多事迹和黄帝的很多事迹都是大同小异的,事实上,都是同一个生命,那就是神级外星人——圣星人的精神领袖圣帝尊。后来人类在想象中把他拔高,使他成为了宇宙级创世神,不过他最终也达到了宇宙级创世神的境界。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就是黄帝、伏羲(女娲)、炎帝(神农),这是三个圣星人领袖在人间的身份;而“五帝分别是少昊(黄帝之子)、颛顼(黄帝之孙)、帝喾(黄帝的四世孙)、帝尧(黄帝的五世孙)、帝舜(黄帝的七世孙)。五帝的躯壳全被安葬在金字塔里了。后来人们考古发现,有一具帝王的木乃伊戴有“类似黄金的面具”,这个面具已经和木乃伊的头部长在一起了,但不像是黄金做的。研究团队对该面具的化学成份进行研究,发现它的组成成分在元素周期表上竟然找不到!地球上没有这种材料!原来,它是用来自圣星的可编程金属制作的,这种金属甚至可以和其他物质融合在一起(长在一起)!

    黄帝活了三百岁左右,后来传位给儿子“少昊”,升天回月球了。

    少昊活了两百岁左右,他后来传位给自己的侄子“颛顼(圣星人投胎附体)”,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拾遗记》中记载:颛顼当政时,有“曳影之剑”(神级外星人提供给人类统治者的智能*,长约一米五左右),腾空而舒(可以飞出去施展威力),若四方有兵(假如其他地方出现了叛乱),此剑则飞起指其方(智能*就会向敌人飞去),则克伐(把敌人炸翻),未用之时(不用的时候),常于匣里(就储备在像盒子一样的弹匣里),如龙虎之吟(对了,智能*发动时会发出“呼呼”的声音,就像龙形飞船的声音,也像老虎的声音)。《拾遗记》的由来:秦灭六国时,六国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