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演义_第十二节《嫦娥奔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节《嫦娥奔月》 (第2/2页)

丹,吃了以后就可以沟通神灵,呼叫圣星人的飞碟,上天任职。羿兴高采烈地往家走,半路上遇到了徒弟们,他还炫耀了一番。

    羿回家和妻子说了原委,准备和妻子一起上天成仙得道。羿想给圣星人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作为礼物,于是出去打猎了。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jianian诈小人,他想偷吃羿的仙丹,好让自己升天成仙。于是他来到羿的家里,威胁羿的妻子,让她交出仙丹。情急之下,羿的妻子把两颗仙丹都吃了,赶紧和神灵进行沟通。圣星人发现后,开启了月球上的远程精准枪,激光立即从月球发出,穿过云层,就像一道闪电一样消灭了蓬蒙。

    圣星人把羿的妻子接到了天上(月球中),把她安顿在月球大药房,成为了管理药品的普通工作人员,这类在月球工作的人类女性都叫嫦娥,嫦娥并不是只有一个。由于羿犯了炫耀、攀比、贪心、浪费这些禁忌之一,导致仙丹被坏人觊觎,惹出了事端,所以圣星人不再给他仙丹了,因此羿最终没能上天任职。

    每当有人问起来:“羿的妻子去哪儿了。”知道答案的人都会指指天上的大圆球(圣星人的月球飞船),说嫦娥飞“天”了。后来,人们把上空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的圆球叫做月亮,于是人们把“嫦娥飞天”的故事传说成了“嫦娥奔月”。

    话说在圣星人处理完金乌以后,由于没有了金乌的照射,白天时的“天”和地之间就暗了许多,人们用“混沌”来形容这个时期的环境,天地间一片混沌。

    在尧当政第30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327年,有人向尧报告,发现有巨大的船在西海(盘古大陆西面的海洋,现在的印度洋)出现,这些船会飞,飞向天空,飞向月球(当时叫天),还会再飞回西海。在这不停地往返飞行的期间,船体会很亮并且闪烁着光(飞船上的灯光)。有时候可以看到船上的“羽仙(圣星人)”出来,他们戴着头盔、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羽毛(圣星人白色的宇航服,不像人类宇航服那样臃肿),没有翅膀也可以在空中飞……(此事记录在《拾遗记》中,《拾遗记》主要记录上古历史秘闻)

    尧赶紧和上天沟通,初步了解到一些情况。原来,圣星人这时准备把月球飞船从地球旁边挪开,并逐步远离地球。在对月球飞船进行全面检修的时候,发现一些零件有所损坏,需要重新制造安装,但这需要收集一些稀缺材料,很费时费事。这时,圣星人突然想起来,亚特兰蒂斯人的材料库中积存着大量的材料,早先随着大西洲一起沉没了,于是他们去西海打捞。

    圣星人打捞材料用了十年时间,在公元前2317年才全部打捞完毕。又用了十年时间把材料制作成零配件并且安装到位。再经过九年模拟测试,一切似乎都准备就绪了。

    地球时间公元前2298年,尧收到了圣星人的正式通知。圣星人让尧提前给人类“打预防针”,告诉大家,要变天了。尧看完通知,彻底明白了一切。原来……

    从恐龙时代起,圣星人就在不断地扩建月球飞船,月球的直径、体积和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积累的资源和能源也越来越多。几千万年下来,月球的直径增加到了3000多千米,体积变大,质量变大。当时月球在所处轨道所能承受的地球引力达到了临界点。为了避免质量和所受引力逐渐加大的月球撞向地球,月球必须远离地球!

    圣星人下凡引导各地区人类建造世界奇迹,收集了足够的精神能量,又从金乌中提取了大量的普通能量。用这些能量驱动月球中的反物质发动机,把月球从地球旁边推离。有个意外情况就是,月球的远离使地球改变了地轴角度,并导致地球上的陆地格局发生了巨变,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洪水(下一个章节《月球远离及大陆漂移》会重点讲这个事件)!

    月球远离地球以后,用了约4300年的时间逐渐远离地球,直到稳定在离地球约38万千米的轨道上。平均算下来,月球轨道每小时抬高10米。当然,在刚开始时,月球轨道每小时可以抬高数百米,后来月球每年远离地球才几厘米。

    在月球逐渐远离地球的过程中,圣星人仍然在扩建月球,对月壳加固加厚并进行伪装,直至月球的直径达到了3468千米(约等于中国国土的最东边到最西边的距离)、表面积达到了38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四个中国国土的面积。对比数据:中国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后来中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刚刚到达约有*国土面积的月球背面,就说已经探明整个月球背面了,绝对没有外星人!美苏都不敢说月球背面没有外星人。难道中国科技已经超越美苏一百年了?哎,这是说给傻子听的,因为傻子不配了解真相!有智慧的人,都看本书,从中领悟真相。

    圣星人扩建月球的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呢?前期月球离地球不远时,圣星人仍然从地球上开采露天矿石(包括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后期圣星人到地球不太方便了,就从小行星和彗星上提取。

    人类的上古神话中记录了月亮在空中随便乱动的情景,月球就像一个足球似的在空中蹦跳,忽东忽西,忽远忽近。不只是神话中有记录,一部人类国家的正史《金史·天文志》中也有记载:“在公元1133年6月15日这一天,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行去,不一会儿,月亮又回到了它原来的轨道上。”这是月球在抓捕撞向地球的各种天体,帮地球人抵挡灾难。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就是这么来的。那些“撞向”月球的小行星和彗星,只要有一颗撞到地球,人类就会被毁灭掉。从这个事例,还可以算出,月球在宋朝时,离地球还没有今天的38万公里远,很可能是30万公里,这是按照月球用了4300年远离地球38万公里算出来的。以当时地面人类的视角,可以明显地觉察出比今天大两倍的月亮在天空中移动。从古人留下的诗词等资料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古人看到的月球比今天人们看到的月球要大很多。而科学家的研究也表明,月球是在逐步远离地球的,只不过现在的远离速度是最慢的,在月球刚离开地球的时候远离速度是最快的。本书的下一个章节《月球远离及大陆漂移》就要隆重讲解月球远离了。

    圣星人将捕获的小行星及彗星粉碎,提取其中有用的部分,如金属和宝石,把没用的部分磨成粉状材料,就像铺水泥一样铺在月球表面。因此月球的表面相当坚固。20世纪的人类发现阿波罗号飞船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有的年龄比地球年龄还要长,这是因为有些岩石是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的碎片啊!

    圣星被撞毁,这是圣星人心中永远的痛,因此圣星人在建造月球时,就充分考虑了化解撞击的方案,他们把月球的外壳做的像蜂巢一样,“接住”小行星完全不成问题。对于个头较大的来犯者,月球可以转动,也可以移动,像太极拳一样以柔克刚,把撞来的力道化解掉,而不会硬碰硬。对于“接”不住的来犯者,也可以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顺势牵走并甩出去。哪怕就像地球这么大的行星撞过来,月球也能把它牵走。

    月球的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撞击坑,这些撞击坑都很浅,这是由于月球外壳的蜂巢构造缓冲消散了陨石的撞击力。月球上直径大于一公里(一千米)的撞击坑有三万三千多个,太阳系各个类地行星(包括小行星)上的撞击坑也都有很多,而地球上总共只有176个,非常稀少,并且地球上的撞击坑大多都分布在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这全是月球的功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