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节《夏朝商朝》下 (第3/4页)
人都认可!”上古时代天下一家,人类社会是地球大共同体,人类全信神。无论神委派谁当统治者,人们都认可。) 苏美尔人为中原地区带来了新的文化,并结合中原本地的甲骨文创制了商朝甲骨文。商朝甲骨文中有一个核心词语:“帝”(《山海经》中经常出现“帝”这个字),帝就是天帝和神灵(圣星人)登录附体的人间帝王。“帝”的商朝甲骨文写法和苏美尔文的写法一模一样,都是“米”字形。这是因为,苏美尔人和中原当地人的文字系统都源于更早的史前文明,即第一次人类文明和第二次人类文明。第二次人类文明毁灭后,苏美尔文明(沿海文明,第三次人类文明)崛起,亚特兰蒂斯文明(第四次人类文明)和苏美尔文明的核大战之后,人类世界就乱套了,各地各自为政,对当地的文字都作了改进,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字都有所不同了。(这和后世的一个现象是一个道理,19世纪的俄国及20世纪中华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阎锡山辖区,在修铁路时专门把轨道的宽度修的与众不同,以避免入侵的军队使用他们的铁路。)黄帝统一人类世界、开启第五次人类文明时又重新设定了文字,但是新文字并没有大规模使用,只掌握在上层的少数人手里,各地的普通人主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以致偶尔才使用的当地的文字系统都慢慢地失传了。 (前面在《三皇五帝》的章节中讲了,三苗部落从东非地区来到中原地区之后,传承了蚩尤文明。中原本地有一个民族叫彝族,也加入了三苗部落。彝族和蚩尤文明使用文字系统相同,都源于史前文明。彝族文字就是黄帝叫仓颉造字之前的中原地区通用的文字。后来彝族文字专家得出结论:彝族文字和苏美尔文字同源,都源于史前文明(即第一次人类文明和第二次人类文明),后来的商朝甲骨文非常像是彝族文字的改进版!) 在商朝苏美尔人来到中原地区当统治者之前,中原当地的各个部落都是有自己的本土文明的,都是传承自更早的史前文明,和苏美尔文明都源于史前人类大共同体。他们不但都使用形状相似的文字,而且都有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外貌。唯一不同的是,中原地区在三苗部落的影响下尊蚩尤为神,苏美尔人入乡随俗,也尊奉蚩尤,同时也加强了炎黄子孙这个概念的宣传(流传到现在,中国人把炎帝、黄帝和蚩尤并称为“人文三祖”),因为全地球的人都是炎黄子孙(这里的子孙就是子民的意思,指人民都是天子和父母官的子民)! 印章文化是由苏美尔人带到中原来的,后来中国流行的独特游戏——麻将,就是印章的“变异”,用印章来玩游戏。印章分为阴文印章(字是向里凹进去的)和阳文印章(字是向外凸出来的),麻将就是一种阴文印章。为什么麻将要用阴文呢?因为阳文印章的凸出来的字容易磨损,而阴文印章的使用寿命更长,更实用,更容易码摞。(代表诚信的印章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崛起,而反映人性猜忌的麻将则体现了中原文化的没落和扭曲。麻将是中原地区的传统游戏,起源于商朝,经过历史演变,在清朝时定型。清朝之后的麻将体现着一种被扭曲的哲学文化,那就是:不管自己能不能赢,反正不能让别人先赢!自己好不好没关系,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印度的佛印文化和中原的印章文化都源于苏美尔文明,后来中原人把印章、拓片、纸张、油墨等结合了起来,在唐朝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在宋朝(北宋时期)时,有个叫毕昇的人在玩麻将时突然受到了麻将的启发,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中国汉字来讲,活字印刷术的意义不大,这是因为,需要做成活字的汉字多达几千个,查找排版起来非常繁琐;而活字印刷术传到西方后就非常有意义,因为英文只有26个字母,非常适合应用活字印刷术。总体来说,活字印刷术使印刷变得十分方便,使书籍从贵族物品很快变成了平民物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活字印刷术为整个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商朝的统治阶层——苏美尔人并不与中原本地人通婚,后来周朝的统治阶层——希伯来人也没有和中原子民通婚。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注重本阶层血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商、周是正义之师、文明之师,和后来侵略中原、烧杀抢掠、祸害百姓、破坏文明的蒙古人、满人、日本人等根本不一样。自从人类诞生到商周时,人类社会一直是神权社会。人们信奉神(神级外星人),无论哪里的人,都只会把统治者看成是被神委派来的管理者(就像现代企业从别的单位调过来的一把手一样,下面的人还是照常工作,更像是由外国人来管理合资企业)。 自从商朝苏美尔文明在中原开启了正统的华夏文明之后,中原本地人又陆续融合了很多文明,同时也做到了传承上古文明和史前文明,并开创了升级版的华夏文明——中华文明,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包容性最强的文明。从此以后,无论中原的统治者是谁,中华文明都没有中断,就是因为其包容性很强。所以几千年来,中华文明陆续融合了其他很多文明,把它们全都本土化了。本来,全世界的人都是炎黄子孙,但其他地方的文明由于包容性很差,所以都中断了,没有传承下来,只有中原人系统地、完整地把整个人类文明进行了不断地传承和融合。文明只要传承了下来,就算数,所以后来的中国说中华文明自黄帝时代起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更准确地讲,应该有三万年的历史,应该从人类有文明时就算起。 “中国”一词本来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意思,是全球的政治中心,位于盘古大陆中心地区,其他地区还有很多国,都属于人类文明共同体,都接受三皇五帝的统治。商朝是“中国”的正统传承者,它从盘古大陆的中心地区而来,从亚欧非三大洲的中心地区而来,东迁五次到中原地区、管理中原地区。传承文化,和人有关系,和地域没有关系,无论“中国人”走到哪里,传承的都是正统文化。打个比方,如果地球毁了,中国人迁移到了别的星球上,还是自称为中国人。 自商朝开始,独特的中华文明就在中原地区正式地生根发芽了。人们常说,中华是礼仪之邦,但礼法并不是孔子发明创造的,而是圣星人精神领袖附体的黄帝在统一盘古大陆后,在引导人类文明时,为了提高人类的素质而创造的。黄帝时代创建的上古礼法一直延续到夏末商初。商朝东迁到中原后,商朝统治者为了和中原本地人搞好关系,提高了蚩尤的地位,尊蚩尤为神,并且不再要求所有人都遵循上古礼法。由于此前的中原地区一直被信奉蚩尤的三苗部落进行着粗犷式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