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节《汉及以后》上 (第2/4页)
摧毁。不料,鸣鸿刀变为一只红色云雀,飞逃而去,消失在云间,不知所踪。黄帝见状马上下令追拿此刀,于是当时人人皆知此事。鸣鸿刀逃离之后,只敢躲在海外人烟稀少之地,由于长期吸收不到人类的精神能量,结果它竟然“死”了(关机了)!因此,在某一天,它被海外人士偶遇并获得。 海外使者听完,服了!马上跪拜在地,双手奉上宝刀,发自内心地说:“果然天朝上国多圣贤,博学多才赛神仙!”(后来,鸣鸿刀入选《中国宝刀排行榜》,名列第一位,武圣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排在第七位,轩辕剑在《中国宝剑排行榜》中排名第一。) 汉武帝心想,巧了!正愁没礼物送人昵!于是他在得到鸣鸿刀以后,把玩了几天,就打赏给东方朔了。东方朔收回鸣鸿刀后,要回天界(月球)上缴。于是,在某一天,他和汉武帝辞别,离开人间,回归天界。东方朔临走时,告诫汉武帝:“要远离烂人!千万不要被烂人污染成烂人!不然无法成神!”东方朔回归天界之后,被人类尊为“智圣”。东方朔的调查体验报告说明,人类还是孺子可教(有培养前途)、有教无类(所有人都可以受到教育)的,因此在他的建议下,圣星人精神领袖圣帝尊继续派神下凡,尽量引导中原文明健康地向前发展。 说完张曼倩(东方朔),再说一位姓张的人——张骞。他比东方朔小三岁左右。张骞为什么会成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呢?因为他曾经奉汉武帝之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当时,汉朝和月氏国都被匈奴严重sao扰,张骞出使西域有两个任务,一是联合西域各国(主要是联络“月氏国”)抵制匈奴,二是寻找周天子去过的昆仑及昆仑山。一路上,张骞施展他的聪明机智化解了很多危机,顺利地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其实丝绸之路在上古时代就早已存在。此外,张骞还打通了联系中原地区与东南亚、南亚一带的“南方丝绸之路”。由于张骞的功劳特别大,所以他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当时能被封侯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侯就是侯爵,爵位之一。爵位从高到低一般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个等级,都是大官,都是可以世袭(传给子孙后代)的! 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原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到了西域,又从西域各国向中原引进了汗血宝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但是张骞的第二个任务没有完成,他没能帮汉武帝找到昆仑山,本来汉武帝想像周天子一样到昆仑去旅游一番的。不过汉武帝觉得能够重新打通上古丝绸之路已经可以名垂青史了,就不必非要找真正的昆仑山了,也省得再劳民伤财了。于是,汉武帝参照史书中记载的昆仑山的特征,把新疆的一座差不多模样的山命名为昆仑山。因此,新疆昆仑山实际上并非上古昆仑山。 其实张骞差点儿就到达昆仑(非洲)了,差点儿就找到昆仑山了!要知道,他的路线就是沿着上古丝绸之路,一路追寻着月氏人西迁的足迹,经过大宛国(位于中亚地区)到达大夏国(大夏国的领土就是希腊及周边地区。本书前面讲过希腊就是夏禹的封地)。原来,月氏人不堪匈奴的sao扰,一直向西迁移,到达大夏国境内,占领了大夏国,还把“大夏国”改称为“大月氏”。 在张骞所经路线的南方,从东到西有三个疆域很大的国家和地区,一是身毒国(今印度地区),二是安息国(最开始由黄帝的一个叫做“安”的孙子建立,后来叫波斯,即今伊朗地区),三就是昆仑(东非地区)!张骞只打探到了前两个地区(印度地区和伊朗地区)的信息。当时张骞在到达地中海北岸的大夏国(大月氏)以后,误以为当地就是曾经的夏朝中央政府所在地。其实夏朝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地中海南岸的东非地区。 汉武帝自从明白了“神”的存在和“轮回”的存在以后,就下令在圣旨上一定要以“奉天承运”开头,奉就是顺应,顺应天道才能行得通!才会大有功德!才会有助于自身早日成神!易学高人也认为布局改运不如顺天承运!后来就算亡了国,由于知晓“轮回”的存在,皇帝也不敢销毁这些秘密,因为要让拿上接力棒的人仍然能够懂得这些秘密,以告诫后来人不要再逆天而为,这也是大有功德的。因此秘密得以传承下来,掌握在了少数人的手里。别看有些人高喊不信神、要逆天,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他自己悄悄地信!从此以后,凡是懂得这些秘密的统治者的“圣旨”就是以“奉天承运”开头。 在汉朝中期,有一个叫王莽的人出现了。他是蟒蛇转世,其前世被汉高祖刘邦拦腰斩断,为了报仇雪恨,他把汉朝也拦腰斩断了。因此王莽之前是西汉,历时两百年左右;之后是东汉,也历时两百年左右。汉朝,一共持续了四百年。 大白蟒蛇本来也是人,圣星人收走了他的躯壳之后,给了他蟒蛇的躯壳以及超能力——带着前世记忆,还给它下载了圣星人的各种先进知识,让它在凡间配合圣星人做实验,给圣星人提供实验数据。没想到大白蟒蛇竟然被汉高祖刘邦拦腰斩断,它轮回转世后,重新得了人身,并且取名为“王莽”,这名字也意味着他是要称“王”的蟒蛇。 王莽在当皇帝之前,曾经辅佐年仅九岁的小皇帝——汉平帝,当时定义年号为元始,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年号。元始元年正好是公元1年(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元始二年就是公元二年,如果这样一直实施下去,就会使地球东西方的纪年法完全一致。(西方的耶稣和三皇五帝中的颛顼是同一个生命,其在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躯壳和身份。颛顼是黄帝的子孙,耶稣是上帝之子,黄帝和上帝是同一个生命,可见传说都有相似共通之处,是可以对应的。犹太人的《圣经》中的“上帝”一词最初是复数形式,指天上的众神,后来才专指天上众神的首领,再后来才引申为宇宙创造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