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演义_第三十九节《推背之图》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节《推背之图》1 (第4/7页)

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后来朝代用的传国玉玺都是假货。

    第十二象

    诗:

    一个真人受天配,

    总领群胡来即位,

    母子号泣丧英雄,

    猛火中间方能对。

    图说:有一个房子(代表中原)着了大火(战火施虐)

    意:

    前文说了,936年,后晋建立,后唐灭亡。正如石敬瑭的部下刘知远所说,契丹不知道满足,通过灭后唐的战争检验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以后,契丹也想把后晋灭了。

    942年,石敬瑭死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承了后晋皇帝位。石重贵登基后,决定脱离对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称对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耶律德光很生气。

    耶律德光生于902年,是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的二儿子,契丹的第二位皇帝,经常东征西讨很有能耐。

    944年,42岁的耶律德光派契丹军队攻打后晋,双方在交战中互有胜负。

    945年,契丹军队再次南征攻打后晋。后晋皇帝石重贵亲自领兵出征,打败契丹。

    947年,耶律德光调动全部契丹军队南征,后晋军队的司令官投降契丹,这样后晋的主力就丧失了。契丹军队很快进入后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石重贵全家被俘虏(母子号泣丧英雄)。耶律德光在汴京宣布辽国成立。成为了辽国的开国皇帝辽太宗。

    后晋的山西军区司令刘知远得知首都沦陷、皇帝已死,为了收拢残部、凝聚人心、号召天下,他在太原称帝,仍以后晋皇帝为名。同年(947年)年底攻入首都,赶走辽国军队,建立后汉。

    五代十国是以当时时代视角记录的历史事件,其实应该是十一国,把辽国也算上,因为辽国也是在中原建立的朝代,和其他十国没什么区别。《*》认为,只要在中原登基改朝换代就必须记录,没在中原登基称帝的就不会以主视角记录。因为唐太宗当时就是这么问《*》作者李淳风的:“我朝以后,中原又都诞生过什么朝代,这些朝代是什么情况,发生过什么大事。”

    第十三象

    诗:

    百个雀儿贴天飞,

    九十九个过山西,

    内有一个跳破足,

    大梁城里见骑驴。

    图说:山上有数十只雀飞过,有一只折足不飞。

    意:辽太宗耶律德光因中原人民武装反抗,辽军死伤很多,再加上水土不服,人生地不熟,因此辽太宗发出“没想到中原人民如此难以统治”的感叹后,决定率辽军北归,回老家。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谁不说俺家乡好?俺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辽太宗念叨着,一心想回到山西之北的老家。

    “百只雀儿贴天飞”,就是说辽太宗不敢从山西走,因为山西有后汉刘知远截断退路了,而且正向首都杀来,所以辽军要回家只能绕道河北。

    公元948年初,辽太宗耶律德光带兵回家途中,走到了今天的河北栾城,得了一种病,高烧不退,他不听私人医生的劝告,坚持用女色泄火退烧,所以很快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

    “九十九个过山西,内有一个端破足,”山上有数十只雀飞过,有一只折足不飞掉下来了。指辽太宗死在半道上了,回不去了。

    辽国太后接到报信后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当时是夏天大热天,要保存尸体很难,一位军队的厨师出了个主意,把皇帝用做“菜”的方式进行保存!

    北方游牧民族杀了牛或羊以后,一时吃不完,会把牛羊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类似腊rou,这样在夏天也不会腐烂。辽太宗就这样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做成“菜”的皇帝。

    而此时,从太原起兵的后汉刘知远早已经率大军南下,乘虚攻入大梁城(今河南开封,也叫“汴州”““汴梁”“汴京”),建立了后汉。

    有了辽太宗的前车之鉴,后来金国皇帝也没敢到中原定都长期滞留,只是劫掠一番,拿了好处就走。因为这个原因,《*》中记录金国的故事是以宋朝为主视角,而记录辽国是以辽国为主视角,因为辽国是在中原建立的,在中原的改朝换代都会记的。

    第十四象

    诗:

    亲族杀去尚何疑,

    岂识河边赤帝儿,

    矫诏一军人尽泣,

    园中只有石榴枝。

    图说:一石榴树上有石榴一枝

    意:石榴(刘),枝(知),园(远)。刘知远,山西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刘知远本来是后晋石敬瑭的部下,在辽国南下攻打到后晋都城(河南开封)时,(山西的)刘知远率军断了辽军的退路,收复了一些失地。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但还是用后晋的名义号召天下,948年,刘知远率军攻入大梁城,才用后汉的国号取代了后晋。后汉正式成立。

    第十五象

    诗:

    赶得和尚过河无,

    河南拱手是姑夫,

    等得姑夫坐中土,

    嫔妃卿相皆成奴。

    图说:一女子头上插一枝花,有石碑三面,还有一小石碑。

    意:这一像在说后周开国。

    948年,刘知远死了,他的儿子刘承佑登基,成了后汉的皇帝,但是新皇帝由于太年轻不能服众,为了立威而屠杀功臣。

    后汉有一个军区司令,叫郭威,经常被新皇帝猜忌,被迫造反。听闻郭威反了,新皇帝杀掉郭威在京城的全部家属,郭威的亲儿子也全死了。只有带兵在外的郭威和他的侄子柴荣幸免遇难(柴荣叫郭威姑夫)。

    手握重兵的郭威在951年推翻后汉,血洗京城,后汉皇帝的“嫔妃卿相皆成奴。”然后,郭威建立了后周,史称他为后周太祖,因为占驻中原(河南地区),所以算正统政权。

    刘知远的弟弟,新皇帝刘承佑的叔叔,刘崇,一直在山西太原留守,当他听说后汉被后周取代了,于是在951年建立北汉割据政权(不算正统政权)。20岁的杨业(杨家将的始祖)是北汉的将领。杨业是山西太原人,以骁勇远近闻名。屡立战功,后来成为北汉军长级别的大将。28年后,后周被宋取代,北汉这时也撑不下去了,向宋朝投降,51岁的杨业成为宋朝的军区司令。

    第十六象

    诗:

    圣朝天子日日精,

    十年枯木一枝荣,

    生得霞光如月影,

    不需甲马生三城。

    图说:一束柴内有一枝柴生有新叶子。

    意:枯木就是“柴”。

    这一像说周世宗柴荣。上一像里两次提到的姑夫就是说建立后周的郭威,因为柴荣的姑姑就是郭威的老婆柴氏。柴荣从很小就和姑夫郭威在一起,被当作养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