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节《推背之图》1 (第6/7页)
一边说悄悄话,一开始他们还商议国家大事,谈着谈着,气氛就变了。 “听说你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正在悄悄地进行布局?你要干啥?” “没有此事!” “有!在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你悄悄地用你的人替换我的人。” “没有!” 太祖好像喝多了,拿起旁边的摆设,是一把玉斧,瞪着眼,把玉斧往弟弟手里塞,一边说:“你要作皇帝,可杀我而为之!” 烛光把两人的身影在窗户上进行了投影,室外的宫女和太监看到,烛影摇晃中,赵光义站起来,摆手后退,似在躲避什么,清晰地听见玉斧戳地的“嚓嚓”声音。 “你要作皇帝,可杀我而为之!”赵光义一边往后退,一边琢磨哥哥的这句话,突然,惊起一身冷汗,因为他想起一件事…… 在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初,召集全国的军区司令一起进京,他赐给这些军区司令每人一匹良马以及一些弓、剑等武器,然后一起出城打猎,并没有带贴身侍卫,只是带着弟弟。他们一起来到荒无人烟的山林中后,赵匡胤下马解除自己随身携带的武器,对其他人说:“此处无人,你们谁想当皇帝,可杀我而为之!”军区司令们听见这句话后吓坏了,立即翻身下马跪拜,而赵匡胤依然在重复刚才那句话,军区司令们连说不敢。赵匡胤此时才缓缓地说:“你们如果真的认我这个皇帝,以后就要对我尽忠,不可再飞扬跋扈。”军区司令们齐呼万岁。心想:“我们哪敢啊,一是怕你有埋伏,二是打不过你(赵匡胤的本领非常高强),三是你弟弟还在,更打不过,四是就算杀了你,其他人也会杀我争做皇帝。”军区司令们口服心不服,后来果然有两个军区司令叛乱,赵匡胤平叛后,进行了“杯酒释兵权”,让军区司令们全部退休疗养。 赵光义心想:“看来哥哥是不想履行之前的‘金匮之盟’了,喝完今天晚上的酒,马上就该让我去退休疗养了。我还年轻,不甘心啊!”于是把心一狠,接过了玉斧…… 这时室外的宫女和太监听到太祖大声喊:“你好为之(你好好做皇帝吧)!好为之!(好好做皇帝吧)”然后就没有了动静。历史上称此事件叫“斧声烛影”。 一直到深夜,赵光义才出来,和众人说皇帝已经睡了,不要进去打扰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光义带亲信和大队人马进入皇宫,全部戒严之后,宣布,宋朝的缔造者太祖猝死,自己理应马上即位,并且拿出了“金匮之盟”,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大臣们这时刚来皇宫正要上班,看到这种情况,只得认可,称赵光义为宋太宗。 难道宋太宗以后真要依“金匮之盟”实行交叉传位?他会把皇位传给宋太祖的子孙?不会!因为没过几年,宋太祖的两个儿子神秘死亡,其他的都远走避祸,不敢和叔叔争皇帝之位了。 从此,北宋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子孙,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就是杀岳飞的那位,也是赵光义的子孙,但是由于受了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而唯一的儿子又夭折了,所以又把赵匡胤的子孙找来当南宋的后续皇帝。 第二十象 诗: 若逢女子上牛头, 有一猖狂上陈州, 家是十千加一点, 那得国乱此中由。 图说:一人坐船中,一女子坐对面胡床上,另有两人执旗和刀。 意:再来说辽国,公元969年,耶律贤即位,为辽景宗,他封萧绰(小名叫燕燕)为贵妃,后来又册立萧绰为皇后。 辽景宗因长期患病,由萧绰(萧燕燕)皇后代理军国大事。萧皇后其实就算半个皇帝了。 979年,已经当了三年皇帝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率军平灭北汉,毁了太原城(的龙脉)。军队没有进行休整和准备就顺势攻辽,企图乘辽国不备,一举夺取辽国南京(今北京),然后再收复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这一片地区)。 辽守军坚守等待救援。接到前线告急求救,萧皇后马上派出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率两路精骑兵增援。两路援兵到来时,城中守军也出城杀敌。 辽军反击速度和强度出乎宋军意料,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因为辽军在高梁河(北京西直门外)这个地方大败宋军,所以史称高梁河之战。 情急之下,宋太宗乘驴车狼狈逃走。辽军追了上百里,至涿州才停止追击。涿州离北京70公里(140里)。 此次战争是五代十国时期结束以后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了宋朝统一中原的步伐,并且在军事上总体开始处于劣势。 第二十一象 诗: 有一女子大英雄, 掌握乾坤在手中, 一朝四海兵戈起, 头上出角是真龙。 图说:一妇人带金冠,手牵一狗。 意:982年,辽景宗死,长子即位,就是辽圣宗,这时萧皇后就升级为萧太后了。这一象就是说铁娘子萧太后,此女也相当于皇帝,可以和武则天相提并论,在某些方面,武则天也难望其项背。因为她心胸开阔,心系民生,发展有思路、有眼光、有魄力,任人为贤。军事才能出众,所以身前身后之事都很圆满。 话说辽圣宗年仅十二岁,太小了,不能服众,所以萧太后摄政,也就是垂帘听政,协助小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后来萧太后自称为“朕”,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处理军国大事,和皇帝也没什么区别。 986年,宋朝派杨业、潘美、曹彬将兵分三路攻打辽国。 辽国方面,萧太后带16岁的辽圣宗亲至前线,一边督战,一边锻炼小皇帝,她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法,大败曹彬后,乘胜击败潘美,并在朔州俘获杨业。战争结束后,萧太后励精图治,让国民学习汉文化,辽国从此进入盛世。 再说杨业,他被俘后拒不降辽,绝食三日,饿死,后人以其事迹编演成杨家将的故事。杨业就是杨家将里的杨继业,潘美就是故事里的jianian臣潘仁美。 第二十二象 诗: 但说逆贼八州起, 妖气立志同群止, 分明取得缘稽脱, 却命天子换新志。 图说:一人乘船,背着一剑(有御驾亲征的意思) 意:这一象在讲重大历史事件——“澶渊之盟” 997年,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宋真宗赵恒登基。 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这娘儿俩率大军南下攻宋,真是母子情深、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要知道,这时候辽圣宗已经三十多岁了,铁娘子萧太后还是放心不下。 辽军势如破竹,深入宋境。这时宋真宗赵恒怕了,想南逃,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之下,也壮起了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