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安置 (第2/2页)
反而白白净净的。看着跟大户人家的公子似的。 老李车上除了三口大箱外,还有一些粮油米面。感觉像是搬家似的,把贾应的东西都拉来了。池夏帮着把东西搬到贾应的房间。零零碎碎的收拾了一天,贾应才将那些东西规整完毕。房间有些小,放不下的被暂时安置在堂屋。 池夏瞅见时不禁眼角抽了抽。她是不是该感谢大叔没把大件的家具拉过来。要不然,这三间屋子哪儿够啊。齐母还真考虑过搬家具的事情,最后还是被齐熊以池夏家地方不大为借口拦了下来。 瞧见堂屋里的杂乱,贾应有些不好意思:“抱歉。义母是怕我不习惯,才送了这么多东西来。稍后我会想办法收拾起来的。” “没事儿。反正我东西比较少。再说这地方也是公用的,你随便用。”池夏不在意的摆摆手,“你收拾了一天,还缺什么?” “缺衣柜、澡盆、脸盆、脚盆。” “衣柜先不买。买了也没地儿放。入冬前,我打算翻新一下这房子。到时有了新屋再买。其余三样,我明天去镇上帮你弄回来。”池夏建议道。 贾应点头同意:“这里有五两银子,你拿着去置办那些东西吧。多了也不用给我,就当家用。” “好”,池夏没有迟疑接过银子。她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不用多说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这下子她的后顾之忧是完全没有了。 对于给不给钱,贾应在心里暗自琢磨了一会儿。虽然对池夏不太了解,但从对方的只字片语当中能感觉到池夏是个不喜麻烦的人。他在这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可能是一年两年或是更长久的事儿。他自己也不喜欢欠别人的。能用银子解决比什么都强。 而另一头的林春苗,刚一到家,就被王德叫住:“春苗,小夏那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林春苗以为公爹是关心小夏也不多想,张口就道:“齐熊带着儿子到小夏家,拿出当年小冰、她和我约定的文书,说是儿子和小夏是定过亲的。小夏知道后坚决不同意。气的齐熊差点没动起手来。最后大家各退一步,让儿子留在小夏家。对外就称是小夏的表哥,家里遭难过来投靠。” 听到池夏拒绝那门亲事,王德心里一松。开始关心起其它问题:“齐熊回来了?你怎么不让她到咱家来坐一下?”儿媳的这个好友,他也见过。人不错嘴又甜,当年从军后就没了人影。没想到还能活着回来。 林春苗笑道:“叫了。她现在在兵役司任职。大小也是个官,忙的很。她说下次会来看您的。” “那敢情好。下次让她带着家眷一块来。” “这个恐怕不成。”林春苗说道。 “为什么?” “她没成家。” 王德有些纳闷。刚刚不是说给她儿子和小夏定亲么。这没成家哪来的儿子。 “那是她在西北认得义子。那孩子和娘跟齐熊一个军营的。他娘是孤儿,他爹身体不好。在他娘去世后,也跟着去了。齐熊见那孩子可怜,就收养了。” “原来如此。”王德感叹道,“那你刚刚提到的约定是什么?” “我们三人说要结儿女亲家。这事儿我早就忘记了。齐熊倒记得清清楚楚。” 王德心下一喜,还有这等事儿。那栗子和小夏在一起的机会就更大了。可惜他不知此前池夏已经明确表示把栗子当弟弟看。 “哦,那那孩子怎么不留在身边好好照顾?留在村里干嘛?”池家村又不是什么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一个犄角旮旯里的山沟沟。哪有家里舒服。 “您不知道,齐熊家里就一个老娘和一个老仆人。一家子娘们粗心大意惯了,冷不丁家里多个小子都不知怎么办。齐熊又每天忙着衙门里的事情。等发现义子越来越内向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就送到小夏家里。想着那孩子跟村里人多接触一下,变得开朗一些。” 没爹没娘的孩子确实可怜。王德脑海里忍不住勾勒出一个可怜的小白菜的模样。“对了,那孩子多大?什么时候让小夏带过来瞧瞧?” 林春苗道:“跟荷花一样大。过几天,估计小夏会带他来拜访。您老别急。” 大致问清后,王德彻底放下心。两人的年龄不对,难怪小夏不同意。而且那小子再有两年就会举行冠礼。让他一直等小夏也不可能。这样看来,还是栗子的机会大一些。等池夏出孝后,他会跟儿媳商量着把小夏定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